SOGO論壇
標題:
肯定「空」,才能建設「有」
[列印本頁]
作者:
李洪元
時間:
3 天前
標題:
肯定「空」,才能建設「有」
肯定「空」,才能建設「有」
「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所在,一切佛法雖然是從「緣起」所展開出來的,但是緣起的另一面就是「性空」。「空」是無法推翻的真理,大師認為佛教講「空」,是一項對人生很有貢獻的學說,能夠認識「空」的真理,可以讓人看破,進而從「空」中建設「有」。因此,肯定「空」,才能建設「有」;有了「空」的人生觀,可以昇華人生的價值。
但是長久以來,一般人錯解了「空」,總以為「空」「有」是相互對待的兩個境界,凡事沒有了才是「空」、毀滅了才歸於「空」,所以講到空,都很害怕,都會心生排斥。
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他總是從積極面去引導人認識佛教、了解佛法,因此針對一般眾生不喜歡「空」,而喜歡「有」的根性,總在平常開示時,使用淺顯易懂的譬喻來說明空與有關係。例如,大師說「空」是因緣,是正見,是般若,是不二法門。「空」是無限,就像數字中的「0」,你把「0」放在「1」的後面,它就是「10」;把「0」放在「10」的後面,它就是「100」;把「0」放在「100」的後面,就變成了「1000」……它可以無限的增加至天文數字。「空」也像數學中的「X」:你把「X」擺在那裡,它就能解出什麼,所以「空」無所不包、無限廣大。「空」不但不是破壞「有」,而且是成就「有」、建設「有」。
「空」,可以說是最富有建設性的真理,因此大師強調,「空」建設了「有」,建設了人生,建設了宇宙萬法,因為「空」才生出宇宙萬物。「空」與「有」的關係就像拳與掌、水與波,看似兩個,其實理體是一,如《般若心經》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所以說「空有」是一如的。
既然空就是有、有就是空,那麼佛教最讓一般人產生誤解的「四大皆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也可以說是「四大皆有」嗎?既是如此,大師因此一反傳統的說法,乾脆把「四大皆空」說成「四大皆有」。
當然,大師說「四大皆有」並非表示四大不空,他只是權巧的從「緣起」的角度來說「有」,所謂「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大師先讓人肯定假有的存在,從「有」上去體認「空」義,之後再從「空」上建設「有」,如此調和「空有」之後,才能過著空有不二的圓融生活。
(星雲學說的真理闡揚)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