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以無為有,以眾為我 [列印本頁]

作者: 李洪元    時間: 12 小時前     標題: 以無為有,以眾為我

以無為有,以眾為我

因為大師懂得空無的妙用,所以他對世間的一切,來了並沒有覺得歡喜,去了也沒有覺得可惜,他覺得人生應該任性逍遙,隨緣放曠,能夠與道相應、與法相契,就是最富有的人生了。因此,他對弟子開示說:「我一生奉行『以無為有,以眾為我,以退為進,以空為樂』的人生觀,凡我出家弟子,都應該本諸出離心,須知『佛道遍滿虛空,真理充塞法界』;法界一切,都是我的,但形相上的無常,一切都不是我的,不要對世俗有太多留戀。人間佛教雖然不捨世間,但是『猶如木人看花鳥』,一切不要太去著意,不要有太多分別,凡我徒眾,擁有佛法就好,金錢物質,儘量布施給人。」

大師一向言行一致,對於自己所立下的人生準則,都是如實的徹底奉行。例如,大師一生從來沒有個人的擁有,在他名下,沒有一座寺院,沒有一間房子,也沒有一部車子,甚至沒有一張屬於自己專用的桌子,連一個抽屜、一把鎖匙都沒有,更別說私人的存款了。

大師不要錢,也沒有錢;正因為他沒有錢,也不要錢,所以才能建設佛光山,才能成就各種弘法事業。因為大師說:如果他很有錢,還有誰會願意捐錢來護持他呢?如果他要錢,有了錢就留為己用,如何建設佛光山,如何推動佛教事業呢?因此,「無」並非「沒有」,因為「無」、因為「不要」,反而得到更多,所以大師一生的成就,都是因為「以無為有」,都是因為「不要而有」。

大師奉行「以無為有」的人生觀,這是他多年修行體驗所得的佛法智慧,而他也總是把個人修行的心得體悟,化為一句句的智慧法語,如他在《佛光菜根譚》說:

以謙虛忍讓養深積厚………即空

在無求無得中享有三千大千世界………即有

以犧牲奉獻融和人我………即空

在泯除對待中得到無量法喜禪悅………即有


這就是一種「空有一如」的修行境界,這也是大師一生最佳寫照。

(星雲學說的真理闡揚)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