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兩種不同類型的光放管在性能上並無差異目前,歐洲光放管的產量與客戶需求的匹配度為50-50。近期根據歐盟OCCAR (Organization for Joint Armament Cooperation)有關夜視技術計畫的參與國比利時和德國透過共同開發、採購,向世界上最大的夜視鏡製造廠希臘Theon Sensors 採購MIKRON夜視鏡,並採用法國PHOTONIS公司的P43綠屏光放管(PHOTONIS為現今最大光放管製造商,全球市佔率近50%),從而達到北約能力目標L1201「先進單兵作戰能力」所要求的能力並確保了步兵和軍用車輛駕駛員擁有共同的基本夜視能力。
同時據悉美國軍方為強化自身的夜戰能力,即將採購高達20萬具使用P45白屏的單兵用BINOD(Binocular Night Observation Device)雙眼雙筒夜視鏡,意即高達40萬根P45光放管將優先滿足美軍需求,幾年內將無法對外輸出至海外客戶,可能會大大加劇目前光放管的全球短缺狀況。這對國軍後續提升夜戰能力將增購4萬多具單眼單筒夜視鏡及1萬多具雙眼雙筒夜視鏡之際,不得不審慎評估。加上俄烏戰爭可能持續且NATO各國均提高國防經費以應對,在可見的未來,光放管將會更加難以籌補,國防部應該盡快思考如何確保穩定、可靠的光放管來源,並避免走上死路,造成延宕這項具戰略性的採購案。
芬蘭Paukatti Oy夜視鏡公司所生產的PVS-14單眼單筒夜視鏡,看起來跟美製的PVS-14夜視鏡大同小異,但是配備來自中國北方夜視科技公司(North Night Vision Technology,簡稱NNVT)第2代+的綠屏和白屏光放管。負責光電及夜視鏡產品研發生產的中國北方夜視科技公司為北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縮寫為NORINCO)旗下一員。其中號稱FOM值達1800的NVT7型光放管,光譜範圍大幅提升自380nm到1100nm,在近紅外波段具有較高的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