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碧維學 Biviology-吳東龍個展】
[列印本頁]
作者:
阿良車輪餅
時間:
2025-9-12 01:18:00
標題:
【碧維學 Biviology-吳東龍個展】
【碧維學 Biviology-吳東龍個展】
2025-9-12 01:17:55 上傳
下載附件
(113.31 KB)
展期:日期:2025-09-20 ~ 2025-11-01
地點:大唐生活美學館(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588號)
參展藝術家:吳東龍
展覽文述
《碧維學(Biviology)》是藝術家吳東龍以個人創作語彙為基礎的抽象視覺系統,結合色彩、空間與形構,轉化為一套內在秩序的視覺語言。
展名結合了中文詩意與西方語源結構:「碧」Bi 象徵著靜謐、深邃與內省的色彩狀態,「維」vi 則指涉結構、維度與感知,而「-ology」的詞尾,常見於如生物學(biology)或符號學(semiology)等並意味著一種持續演化的觀看方法。此一造詞 Biviology,意在表達色彩、空間、知覺之間交織而成的共感系統,是一種以理性建構詩意、以秩序召喚靜謐的藝術方法與創作過程。
創作的脈絡上,以極簡抽象作為核心語言,嘗試在最少的視覺元素中,尋找最大的感知張力。畫面中的幾何形構不再是理性規則的演算結果,而是與身體節奏、呼吸與空間感同步生成的視覺節奏。在反覆構思的過程中強調虛實互換、節制與結構的平衡——畫布上的線、面與比例不是為了描繪什麼具象,而是構築一種看似靜止卻又深邃的感知場域。極簡是一種向內收斂的秩序,一種讓觀看者停駐、遞延、靜心的入口。這些作品是靜默的、無語的,卻也因此成為觀看與存在之間某種純粹關係的載體。
此外,色彩與基底在創作中亦是核心的精神媒介。藝術家偏好使用沉靜優雅的色域——碧、湛、黛、赭、灰——這些難以命名的過渡色調帶有模糊而含蓄的感性能量,既不強迫觀看,也不完全退場,而是在觀看者與畫面之間創造一種懸浮的心理狀態。色彩在層層疊擦來回堆抹後呈現出手工畫布的有機紋理,是從平面轉化為心理空間的延伸。這些色域像是溫度微變的空氣,也像水面無聲的波瀾,令每次凝視都像在碧色薄霧中重新定義觀看的可能。
附件:
31.jpg
(2025-9-12 01:17:55, 113.31 KB) / 下載次數 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g3MzY0NDR8OTNlNWQ3YWJ8MTc1ODk5OTMyMH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