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串流百工百業,經濟部帶動五大信賴與六大戰略產業加速升級
今年創新經濟館首度由經濟部產發署召集中企署、技術司、能源署及國營司共同策劃,以「AI 生態系 串流百工百業」為核心,展示「半導體」、「智慧機械」、「次世代通訊」、「精準健康」、「能源轉型」五大子題,呼應國家五大信賴產業,並同步打造 AI 應用專區,展現跨產業發展方向。全館共展出 169 項成果,彰顯台灣創新實力與產業動能。
其中值得關注的亮點技術,包括原見精機的「機器人安全皮膚感測技術」,透過高靈敏觸覺感測機制,提升人機協作環境安全性,並已獲日本電裝與川崎重工採用為安全標配。該技術更是全球第一個原廠認證通過 CE 和 UL 的安全產品;另外還有新夥伴科技的「新一代智慧網路資安維運整合與 AI 分析技術」,可整合多維度數據進行即時監控,協助提升營運效率與防禦能力。
工研院展出「數位雙生巨量裝置展演技術」與「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前者運用智慧工廠數位雙生軟硬整合技術,可同時驅動超過 500 組顯示器與機械手臂,以 3 米高的科技瀑布,呈現全球最高解析度的互動顯示展演系統;後者運用 AI 優化冷鏈能源,兼顧節能減碳與電網穩定,助力企業邁向淨零轉型。台灣中油則推出「太陽能板缺陷影像識別系統」,透過 AI 大幅提升巡檢效率,預計 2026 年將應用於多座大型光電案場。
群聯電子(PHISON)推出的專利「aiDAPTIV+ 一站式生成式邊緣 AI 地端模型微調訓練及推論加速解決方案」是創新經濟館的另一大亮點。該技術能大幅加快 AI 運算,效能提升逾 10 倍、成本降至 1/10,推動 AI 大眾化。
在智慧永續館中展出的各種最新技術中,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能讓手機族為之震撼的黑科技:AI 裸視 3D 感視膜「立方盾」,透過專利光學護膜與 AI 圖像轉換技術的結合,讓使用者無需配戴特殊眼鏡,也能觀看沉浸式 3D 影像。另一個亮眼展品是「星韌通訊 – 非地面網路(NTN)通訊韌性解決方案」,這是臺灣首套全自主化高韌性通訊系統,透過整合專屬網路電話與衛星通訊技術,打造不依賴地面網路的架構,適用於偏遠、災後等場域,具備高韌性、快速部署與全通訊加密等資訊安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