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一個電力公司需求就比台灣多 台灣業者瘋日本儲能,報酬率高到像詐騙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森崴能源 [列印本頁]

作者: mojeku    時間: 前天 05:18     標題: 一個電力公司需求就比台灣多 台灣業者瘋日本儲能,報酬率高到像詐騙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森崴能源

一個電力公司需求就比台灣多 台灣業者瘋日本儲能,報酬率高到像詐騙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森崴能源

天下  2025-10-13

這兩年,沒有一家台灣能源公司不搶進日本儲能市場。一個國家有10個台電,每家開出的需求都比台灣多;投資只要兩年就回本,年化投報率媲美台積電股票。這波能源產業的日本風潮,對照出台灣能源轉型有什麼深層的問題?

這兩年台灣能源公司最熱門的關鍵詞,非日本莫屬。團隊不是在日本標儲能案場、蓋儲能案場,就是在飛往日本的路上。

光是股票上市的綠電三雄,近期好消息都離不開日本。

去年5月,泓德能源成為首家打入日本儲能系統容量市場的台灣公司,預計11月在北海道的50MW(千瓩)儲能案場商轉併網。雲豹能源預計年底前取得至少30個儲能案場,已陸續開工,明年有望貢獻營收。森崴能源則是選擇與日商丸紅合作儲能系統技術。

沒上市的能源公司,更是少不了日本佈局。力麗集團旗下的愷森能源,今年底前預計在琦玉縣將有4MW案場併網。而代理RIMOWA、G2000等品牌的台灣老牌貿易商高林實業,旗下的高明能源在九州熊本的2MW儲能案場,也已經動工。

綠電公司為何瘋日本儲能?最直接的原因,是高得嚇人的內部報酬率(IRR)。

兩年就回本,詐騙集團等級的投報率
去年,各家能源公司的Line群組曾流傳一份簡報,直接寫明,未融資下在日本投資儲能案場,內部報酬率有望高達100%。相比之下,台電四年前開出儲能市場的初期IRR,最高只有10%。

100%可能是太癡人說夢的本夢比,但是當《天下》求證數家能源公司,給出的IRR預估也十分驚人:未融資情況下可以到20%至30%,融資後更可以超過4成,等於兩年多就回本。

「根本是詐騙集團等級(的投報率),」高明能源副執行長林哲衛直呼。

這幾乎可媲美台積電股票五年年化報酬率的誇張數字,背後是日本近年為了淨零碳排能源轉型,而創造出的商機。

2023年,日本政府就根據未來用電需求,規劃未來四年所需電力,啟動「長期脫碳素市場」制度,徵召民間儲能案場,加入容量市場,買賣預定的發電容量。

「日本的電力公司是民營,要賺錢的,」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觀察,日本是電業自由化國家,完全靠市場機制應對電網不穩的問題,不是靠政府編預算做資本支出建設。

不只容量市場,連日本各家電力公司要穩定電網用的電池,需求也很大。

日本目前再生能源佔比約27%,當局預計2040年達成再生能源佔比5成,等於15年內要讓併網的再生能源翻倍。

電網首要任務就是穩定。再生能源是間歇性發電,併網後不論是電發不夠或發太多,都會造成電網頻率不穩。蓄電池就可以幫電網調節,因為電池掛在電網上、在用戶的電表之前,也稱作表前儲能。

日本有10大電力公司,等於是10個台電。為了因應2040年再生能源願景,加上發展AI、半導體的擴大用電需求,每家電力公司都想確保電網穩定,有足夠儲能和再生能源案場可以調度。

於是,去年4月,幫助電網調頻的「調整力市場」全面上線。

能源市場多樣,報酬率也樂觀
「就像買保險,每家都會需要安全調度量,」深耕日本市場多年的能源管理公司聯齊科技執行長顏哲淵分析,儲能是較新的能源裝置,價格比其他能源類型更好。

日本當局評估,2030年儲能總需求量將超過30GW(百萬瓩),但目前只有7GW併網。「光一個電力公司的儲能需求就比整個台灣還多,」愷森能源董事長何佳璟觀察。

電力公司按照當下的電池採購以及建置成本等,算出融資後約2成的IRR,以相對優渥報酬,希望吸引能源公司投入。

沒想到在2025年,因為貿易戰、中國產能過剩等原因,電池芯價格大崩盤,跌到三年前報價的三分之一。電池佔案場開發成本約5成,但在容量市場的議約價格沒變、調度市場供給遠少於需求的情況下,有卡到位的能源公司,IRR直接翻倍。

此外,日本每一種能源市場裡面都有好幾種電力交易的商品類型,一個儲能案場,只要控制好、效能達到要求,並不設限只能參與一種。

「就像你進到一個賭場,可以選擇吃角子老虎,你可以選擇玩二十一點或其他遊戲,」綠電整合商創揚科技董事長李泰安生動比喻,這也是報酬率如此樂觀的原因之一。

「這兩、三年很值得進去,」何佳璟分析,隨著併網量增加,競標費率不會一直維持高檔。以愷森的案場為例,調整力市場價格好,案場投入三年後設備攤提回本,第四年可以參加固定費率。「到時投資報酬率會很平穩,賺的每一塊錢都是淨利。」

台灣表前儲能崩盤,0元競標做心酸
日本前景如此看好的儲能市場,在台灣則是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台灣的儲能市場其實走在日本前面。2021年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上線,推動電網調頻輔助(AFC)市場,約等於現在日本收益最好的調整力市場。

然而,因為沒有總量管制,導致儲能量能嚴重供過於求,容量費率兩年前就出現0元競標,大型案場去年更是紛紛退場不玩了。

林哲衛還記得2023年崩盤的那四天。在電力交易平台上,他眼睜睜看著容量費率競標價從200多元跌到80元,第四天啪一聲:0元。

頭已經洗下去的表前儲能案場,現在簡直是做心酸。「現在光是一個4MW的小案子,每個月稅後都虧100萬,」他直言,台灣表前市場停滯,銀行看到風險也縮緊銀根,不願意給資金。

李泰安分析,相對之下,日本的市場機制非常完善。

日本十家電力公司合組成第三方單位「電力聯合會」,把市場需求訊息盤點公開,申設過程透明,有明確階段性目標與總量管制之外,也有各種交易市場可以參與,不會只限縮在一種市場。

這些設計,在台灣儲能市場通通都沒有。「台灣的表前儲能沒救了,」一名能源公司高層談及台灣市場,劈頭就對《天下》說。

早年走在日本前面的台灣儲能市場,如今已崩盤,高明能源副執行長林哲衛(右)看著競標價從200多元降到0元。圖左為高明入股的充電樁業者雲樁科技執行長葉勁廷,雙方一起在日本拓展市場。(邱劍英攝)

一顆電池還能玩套利和避險
儲能商機不只如此,在電業自由化市場,玩法還更多。

泓德旗下售電平台星星電力,也跟著揮軍日本,著眼的就是未來的日本電力金融市場。

「因為日本九大電力公司都在追求一件事情,就是全時綠電,」周仕昌說。

全時綠電,簡單來說,就是每分每秒的電力需求都由再生能源供應。相較之下,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的重點在總量達標:即便某些時段使用了含碳電力,只要透過綠電憑證或儲能等方式抵消即可。但全時綠電要求更嚴格,必須確保尖峰時段、夜間或陰天等任何情況下,用的都是綠電。

自不待言,因再生能源的不穩定,全時綠電的風險很高,長期的電力合約就需要避險工具,等同買保險。「日本電力金融市場本身剛起步,但需求很強,」周仕昌說明。

泓德在日本之前,已在澳洲練過兵。澳洲已宣布讓燃煤電廠退場,2030年目標8成以上電力來自再生能源,也大力推動儲能。尤其澳洲具備自由化的電力市場,有現貨、合約、電證與電力金融衍生商品等等交易層次,為能源業者創造多元的收入種類。

台灣的綠電開發前景不明
日本有強大的拉力,其實反映的是台灣這一頭的推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只本地儲能市場將近停滯,其他綠能的前景也不被看好。過去,這些能源公司幾乎都有發展太陽能案場,然而,做光電需要土地開發,牽扯到土地開發,就會牽扯到地方勢力、黑白兩道,是一潭不可測的深水。

在台灣,能源公司被質疑砍樹、搶農地、搶魚塭已是家常便飯,更嚴重的是黑道光天化日開槍、檢調大舉搜查公務員貪污、監察院彈劾前能源署署長,光電的負面新聞,比八點檔還精彩。

更棘手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對綠電開發經常態度不同軌,公務員蓋章速度愈來愈慢,申請流程愈來愈不明朗。

去年9月,雲林縣政府率先發難,宣布暫緩核發綠能證照。雖然經濟部隨後修正「電業登記規則」,強調開發案要落實地方溝通,但看在能源公司眼裡,新申請文件遞上去,已經做好完全沒有下文的心理準備。

「台灣的地面型(太陽能開發)完全不用想了,」何佳璟說。

在樂觀的日本市場前景背後,台灣能源公司大舉前往日本投資,其實是應對台灣本身能源轉型產業停滯,不得不的生存之道。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