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不太適合創業的幾種典型情況,可以作為自我評估的參考:
1. 心態與性格層面
• 極度追求穩定與安全感的人:
o 創業的本質就是「不穩定」。收入時有時無,壓力如影隨形,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如果你需要一份固定的薪水、穩定的作息才能感到安心,創業會讓你非常痛苦。
• 無法承受失敗與挫折的人:
o 創業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失敗是家常便飯。一個產品可能沒人買,一個行銷活動可能毫無效果。如果你無法從失敗中快速學習、調整,而是會陷入自我懷疑和沮喪,很容易就被擊垮。
• 習慣等待指令,缺乏主動性的人:
o 在公司上班,有上司給你分配任務。創業時,你就是自己的上司。所有事情,從戰略規劃到倒垃圾,都需要你自己主動發現、決策、執行。沒有人會告訴你「下一步該做什麼」。
• 完美主義者(到偏執程度):
o 追求完美是好事,但在創業初期卻是致命的。市場不會等你準備到100分。很多成功的企業都是先推出一個「最小可行產品」,根據市場回饋不斷反覆運算。如果總覺得「還不夠好」而遲遲不行動,只會錯失先機,耗盡資源。
• 玻璃心,無法接受批評的人:
o 你的產品、服務、想法會不斷受到客戶、合作夥伴、甚至市場的殘酷檢驗。負評、拒絕、質疑會排山倒海而來。你需要有強大的心臟,把批評當作改進的養分,而不是對你個人的攻擊。
2. 能力與資源層面
• 只有點子,沒有執行力的人:
o 世界上有偉大點子的人很多,但能將其實現的寥寥無幾。創業是 1% 的靈感加上 99% 的汗水。如果你只喜歡空想和談論,卻不願意捲起袖子去做那些繁瑣、艱苦的具體工作,那點子將永遠只是點子。
• 財務觀念薄弱,不懂控管成本的人:
o 創業就是在有限的資源下求生存和發展.如果對數字不敏感,花錢大手大腳,沒有嚴格的預算和現金流管理,再好的生意也可能因為資金斷鏈而倒閉。
• 完全沒有人脈與資源的人:
o 這裡說的不是要靠關係,而是創業過程中你需要各種幫助:技術夥伴、導師、種子客戶、供應商、投資人等。如果完全從零開始,沒有任何連結網絡,起步會異常艱難。
• 無法同時處理多重任務的人:
o 創業初期,你很可能同時是執行長、業務、行銷、客服、會計和清潔工。必須具備強大的多工作業能力,在不同角色間快速切換,處理各種突發狀況。
3. 個人狀態與觀念層面
• 想快速致富、一夜成名的人:
o 創業是場馬拉松賽,不是百米衝刺。90%以上的新創公司都無法在短期內盈利.抱著「快速成功」想法的人,很容易在遇到困難時感到失望而放棄。
• 為了逃避工作而創業的人:
o 如果只是因為「不想被老闆管」、「不想上班打卡」而創業,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創業後你會發現,你將面對一個更嚴苛的「老闆」:市場和客戶,而且你需要24小時全年無休地為他工作。
• 家庭或個人經濟壓力極大的人:
o 如果家裡有房貸、車貸、小孩教育費等硬性開支,完全不建議「All-in」創業。創業初期很可能沒有收入,甚至需要投入積蓄。巨大的經濟壓力會扭曲你的判斷,讓你做出短視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