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痛批指稱 OpenAI 從網路擷取大量受保護小說文本訓練大型語言模型,形同「大規模系統性盜用」,對作家造成嚴重傷害。公會執行長瑪麗·拉森伯格(Mary Rasenberger)聲明強調,若不立即遏止這種侵權行為,將危及美國深厚的文學文化;優秀作品源自作家畢生投入的心血,如果生成式 AI 可以任意使用作家作品,作者將失去對自己作品應有的控制權。
為支撐侵權指控,作者訴狀列舉多項 ChatGPT 輸出範例。有人提示要求 ChatGPT 為《冰與火之歌》第二部《列王的紛爭》創作與第三部《劍刃風暴》的續集大綱,結果 ChatGPT 產生名為「A Dawn of Direwolves」詳細情節構想:不僅延續原著人物角色與世界觀,還提出新「遠古飛龍魔法」及坦格利安家族遠親競逐鐵王座等情節細節。
AI 生成內容是否構成著作權侵害?
上述指控揭櫫生成式 AI 與著作權法間的複雜爭議:「AI 模型產出的文字內容,是否可能侵犯原著作權人的權利?」傳統觀點,著作權侵害通常發生於直接複製或未經授權的改作。馬丁等人的主張重點則認為,ChatGPT 雖不見得逐字抄錄原文,但它重現了受保護的故事元素與角色設定,屬於未經許可的改編。
史坦法官在他的裁定中舉例指出,ChatGPT 所產生的《冰與火之歌》摘要「透過模仿原著的劇情、角色和主題,傳達了作品整體的語調與風格」。他進一步評論這些 AI 輸出「無疑是在對原著核心可受保護元素(如背景設定、劇情架構、人物塑造)進行刪節或濃縮」。在法官看來,一位「具備敏銳鑑別力的觀察者」完全可以認定這些輸出在受保護表達上與原作品實質相似,因此足以讓侵權指控成立並進入審理。
不過,判斷實質相似僅是侵權認定的第一步。即便原告能證明 AI 輸出與原作實質相似,法院仍須進一步考量被告能否主張「合理使用」抗辯──合理使用是美國著作權法的例外原則,允許在特定情形下未經授權使用受保護作品,例如評論、新聞報導、學術研究等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