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北極曾是溫帶森林? 加拿大發現2300萬年前「霜凍犀牛」化石 [列印本頁]

作者: awcc    時間: 5 天前     標題: 北極曾是溫帶森林? 加拿大發現2300萬年前「霜凍犀牛」化石





藝術家筆下的「霜凍犀牛」(Epiatheracerium itjilik)與「行走海豹」(Puijila darwini,左下)生態想像圖。
研究指出,這兩種已滅絕的生物,約在2300萬年前,共同生活在當時氣候溫暖、林木茂密的加拿大高緯度北極地區。
(圖:加拿大自然博物館)


近40年前,研究人員在加拿大高緯度北極地區的一個隕石坑內,發現了一批保存完好的化石。根據《生活科學》(Live Science)網站報導,這些遺骸如今被證實屬於一種生活在2300萬年前、前所未見的無角犀牛滅絕新物種。

科學家將這種動物命名為「Epiatheracerium itjilik」,其種名在當地原住民因紐特語中,意為「霜」或「霜凍」。根據加拿大自然博物館(CMN)的說明,這種生物的體型與現代的印度犀牛相似。

這些骸骨之所以能被完美保存,得益於一個直徑23公里的隕石坑。該隕石坑約在2300萬年前形成後,迅速被水填滿。這隻年輕的成年犀牛,可能是在隕石坑變成湖泊前,死於其中。當時該地區的氣候遠比今日溫暖,植物遺骸顯示,當時的加拿大高緯度北極地區,是一片溫帶森林。

後續的考察,也發現了另一種生活在2300萬年前的物種「陸行海豹」(Puijila darwini),研究人員認為,牠們很可能與這種北極犀牛共同生活。


為「北大西洋陸橋」存在時間提供新證據



「霜凍犀牛」的化石骨架(上圖),其完整度高達75%。
下圖為加拿大自然博物館的研究人員與這批珍貴的化石。
(圖:加拿大自然博物館)


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發現有助於釐清「北大西洋陸橋」的存續時間。他們透過分析其牙齒、下顎骨與顱骨的特徵,發現牠與2300萬年前、生活在現今歐洲的犀牛關係最為密切,並推測該物種是從歐洲,經由此一陸橋遷徙至北美洲。

科學界對這條陸橋何時消失仍有爭議。研究團隊表示,此次的新發現,支持了陸橋可能持續存在至更晚近的假說。該研究發表於《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



資料來源 : 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novelty/breakingnews/5233469


附件: 霜凍犀牛A 5233469_1_1.jpg (5 天前, 58.03 KB) / 下載次數 6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kzNTIwMTB8ZjhlZGFjMzB8MTc2MzY4ODA2MnwwfDA%3D

附件: 霜凍犀牛B 5233469_2_1.jpg (5 天前, 97.55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kzNTIwMTF8OGZmMGI1YWF8MTc2MzY4ODA2MnwwfDA%3D

附件: rwd_ltnlogo.png (5 天前, 31.55 KB) / 下載次數 2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kzNTIwMTJ8ZWVhYThkNTV8MTc2MzY4ODA2Mn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