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爲什麼求道要先積善功
[列印本頁]
作者:
發表回覆
時間:
3 天前
標題:
爲什麼求道要先積善功
爲什麼求道要先積善功
3 天前
上傳
下載附件
(87.61 KB)
許多廟觀都掛有一副對聯,叫做“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副對聯出自明清時期十分流行的道教善書《太上感應篇》,廟觀裏掛這副對聯是對於信徒行爲的規勸,就是一生要做善事,不要做壞事。世界上各種宗教都勸人行善,道教也是如此。在《道德經》裏,太上對我們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在《太平經》裏多次說到“天道無親,唯善是與”。“親”有兩個意思,一是血親,父母與子女,兄弟與姊妹;二是親朋好友,關係密切。這就是說天道是不分血緣和親疏關係的,天道是最公平的,不講情面的。用現在的話說,是不開後門的,它只給予那些行善的人。修道的人目的就是得到天道,與天同壽,怎樣才能做到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行善。
那麼,什麼是“善”呢?道教的“善”就是一切行爲要符合天地萬物的自然,不要做違反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事。反過來說,所謂“惡”,也就是逆自然和社會規律的各種行爲。葛洪說“慈心於物,仁逮昆蟲”就是這個意思。整個自然界是一個相生相剋的循環,行善的人是不會去人爲破壞這個循環的。要愛護林木花草,不要在春夏季節漁獵,彈射飛鳥,挖胎破卵,殘害生靈,也要愛護綠化,植樹栽花。俗話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說的是種樹澤及後代。從現代科學揭示的自然之道,它的意義遠遠超過這一點,因爲林木生長有利於空氣更新,有利於保護水土,有利於大氣潤溼,有利於動植物生長,當然歸根結底有利於人自身的健康生活。
葛洪說“積善立功”,“恕己及人”。歸結起來:一是“忠”,忠於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忠於自己的道教信仰。決不做有傷國格、人格和道教形象的事。二是“恕”,爲別人的高興而高興,同情別人的疾苦,賙濟別人的急難,救濟別人的窮困,諒解別人的過失。三是“儉”,不貪污受賄,不奢侈浪費。一草一木,一茶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以節約爲美德。四是“誠”,見人之得如同自己所得,見人之失如同自己所失。誠懇待人,不嫉妒,不中傷,不欺騙,不背後議論人之長短,不口是心非,不作僞證。五是“樸”,謙虛樸實,不自以為是,不驕傲自大,不驕橫跋扈,盛氣凌人,不奉承拍馬。六是“孝”,孝順父母,尊敬師長。不論他們貧富,都能始終如一的問寒問暖。父母和師長年邁體弱,應該關懷備至,服侍照料。七是“信”,說話辦事講信用,承諾的必定做到,借人的必定償還,損壞他人的必定賠償,不貪小便宜。八是“慈”,無論是對於親人或者陌生人,都要懷有一片慈愛之心。特別是像婆媳關係、師友關係等處理,更要彼此間多一點相互體諒的慈心。九是“禮”,待人接物,萬事要講禮貌。俗話說,禮多人不怪。講禮貌,體現在一舉一動之中,不能將禮俗化爲送禮。老話說,禮輕情義重,不能計較禮物價值。十是“義”,兄弟姊妹或者同師的弟兄姊妹既要堅持原則,又要相互幫助,友愛關心,一人有難,衆人相助。
對於“善”的要求,隨着時代的發展會不斷增加新的內容,但是“天道”是“自然”的這一條基本內容,卻是不會變化的。道經上說人身上有“三尸”,專門記錄人的善惡功過,每逢庚申之夜,趁人熟睡時,就要上天說人善惡,增人之壽,奪人之算。民間也有竈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日上天說人善惡的傳說,給人以報應。經上還說:人慾地仙,當立三百善要成仙,就樹立一千二百善的形象。假如一千一百九十九種善行,卻忽然又出現一種惡行,那就盡失了從前的善命,人又應當重新起用善數。這裡說的立三百善或者立千二百善的標準是很高的,因爲,一個人做些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正因爲如此,我們要多行善功,對得起祖師,對得起子孫,一定會得到善報的。
(泰玄道觀)
附件:
98.jpg
(
3 天前
, 87.61 KB) / 下載次數 3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kzNzQyMTd8NzZkNmZjMDZ8MTc2Mzc2NzcyNXwwfDA%3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