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花東」花東縱谷
[列印本頁]
作者:
qop56987
時間:
2008-3-9 21:29:01
標題:
「花東」花東縱谷
花東縱谷是指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狹長谷地,因地處歐亞大陸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的縫合處,產生許多斷層帶。
縱谷由花蓮溪、秀姑巒溪和卑南溪等三大水系構成綿密的網絡,其源頭都在海拔2、3千公尺的高山上,因而形成了峽谷、瀑布、溫泉、曲流、河階、沖積扇、斷層及惡地等不同的地質地形,也造就了許多獨特的自然景觀。
其中,瀑布景觀方面,以富里羅山螺仔溪上游的羅山瀑布,高達65公尺的飛瀑奇觀最為壯麗。斷層則以瑞穗斷層為代表,瑞穗斷層位於掃叭河階東北方,又稱掃叭斷層,具有不連續地層和近乎直立之礫石層。
利吉月世界則是最典型的惡地地形,原是堆積在海底的泥層,因板塊運動被堆擠而露出地表,地質鬆軟,雨水長期侵蝕,形成一道道蝕溝,景觀相當奇特。
河流是花東縱谷的生命泉源。花蓮溪、秀姑巒溪和卑南溪三大水系,盤據了縱谷的北、中、南區。這三大流域分布甚廣,交織成龐大的網絡,不但左右縱谷的景觀,也挑動著縱谷的人文脈動。
這些河流大部分發源於高聳的中央山脈,流水與山脈爭鋒,或迂迴或切割或交融,於是出現了溫泉、飛瀑、溪潭、峽谷、沖積扇、河階等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
高山溪流在水量暴漲時挾帶大量砂石,造成溪流谷地明顯的沖蝕與V形的切割。秀姑巒溪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海岸山脈的大港口層屬於海洋沈積物,性較鬆弱,易受侵蝕,因此在古老的年代,秀姑巒溪下游河道侵蝕海岸山脈,切割成壯麗的峽谷,並襲奪了古老花蓮溪的河道,形成了現在的秀姑巒溪,遊客於此泛舟之餘,均可欣賞到兩岸瑰麗的景緻。新武呂溪也發生類似的現象,形成了南橫公路沿途的峽谷、斷崖。
河階是河流堆積與切割的見證。河川從上游帶來大量的礫石,在河床逐慚形成堆積層,後因地殼上升,使得河流侵蝕加劇,將河床上平坦的堆積層,向下侵蝕成新的河道,舊河床比新河床高了出來,如此周而復始,就形成了河階。
縱谷因為板塊的碰撞,形成不少斷層,加上三大水系的支流,大都發源於中央山脈的東側,由於地勢陡降,山高水急,溪流從高山到谷地,距離雖只有短短幾公里,落差卻很大,許多溪流因而常見到賞心悅目的溪流景觀。
例如位於富里的羅山瀑布及鳳林的鳳凰瀑布,都很受遊客的青睞。
「惡地」(badland)是指地表遭受強烈侵蝕,出現無數深峻相鄰的溝谷,而導致崎嶇難行,且不易作為農業土地利用的地區。利吉層廣泛地分布在海岸山脈的南端,自台東市附近沿著海岸山脈的西緣向北延展約70公里,直到安通溫泉附近的樂合。它的標準出露地點在台東市北方約8公里的利吉村。
構成利吉層主體的是一巨厚的泥質沈積物,由濁流沈積的砂岩和頁岩或泥岩所構成的交互層。利吉層有個顯著的特徵,出露的地方常形咸惡地地形,是利吉層中的黏土質泥岩岩性利吉層成為一個複雜紛亂的非均質岩體或外來的許多不同岩塊。
學者依據族群分佈區分為南勢阿美、海岸阿美、秀姑巒阿美、卑南阿美及恆春阿美。阿美族人則自以文化、血緣及群落遷徒,分為:
1. 純邦查(tada pangcah):為花東地區的原始阿美族人,身材高大、體育表現傑出。
2. 里漏(lidaw):自稱八里漏(palidaw)而得名,傳說為漂流來台先祖的嫡裔,群居於吉安鄉東昌村,擅長航海、造舟及捕漁;行舟祭(palonan)為其特有。
3. 七腳川(cikasowan):傳說來自西部平原、新竹一帶,遷徙至花蓮縣吉安鄉七腳川溪流序。生性勇敢善戰,日治時代發生七腳川事件,英勇事蹟至今引以為榮。
4. 撒基拉雅(sakizaya):與台南的台窩灣、西拉雅族具有淵源,至今仍保有其語言,散居於花蓮市、壽豐鄉、吉安鄉、豐濱鄉及瑞穗鄉一帶。
5. 葛瑪蘭(kafalan):原居蘭陽平原,於200多年前吳沙開墾當地後遷徙至花蓮縣新城鄉及豐濱鄉,為阿美族中漢化最深之一群,語言及歌謠尚存。
喜好水:
阿美族人渡海而來,性喜擇水而居。水是生命之源,巫師以水治病,新娘挑水示愛,墓地灑水追緬先人等,皆顯示阿美族人對於水的深厚感情。阿美族人天性樂觀實為大海、大水的長期薰陶所致,其豐沛的歌謠、舞步亦常為水波或浪濤之意象。
尊重女性:
族人尊重女性,稱母親為太陽(cidar),紅色的傳統服飾、羽冠、花冠、肩帶上的圓形貝殼、腰帶上的鈴鐺等都是太陽(母親)的象徵,歌謠中出現母親、媽媽的字詞亦多。
敬老尊賢、遵守禮儀:
年齡階級組織嚴謹,為身分地位及權柄的來源。部落中年紀較長、階級較高就具有絕對權威,高齡者在會議中亦享有否決權,為貫徹年齡階級的服膺法則及倫理,禮儀訓練成為年齡階級教育中最重要的課程之一。
依據巫師的說法,阿美族固有之宗教信仰以kawas為核心(鬼神皆為kawas)。宇宙中最主要的kawas為居住西方之造物神馬拉道(maladaw),掌理土地森林、動植物、爭戰及年齡階級組織。女神(dogi)位居北方,支配壽命、生育、性別、婚姻、健康、族別。坐鎮東方的海神(kafit)則掌理海域、氣象、航海、漁事、地震及颱風。祖靈凝於南方,保護家族及家人。
每年7~8月舉行的「豐年祭」是阿美族人最重要的年度盛事之一,除了慶祝及感謝祖靈的庇祐,讓族人在過去的一年中衣食無虞,也請祖靈繼續庇祐族人在新的一年依然能逢凶化吉。
布農族由5個社群組成,即郡社群(isbukun)、巒社群(taki banuaz)、丹社群(taki vatan)、卡社群(takibakha)、卓社群(taki tudu)等;
在花東縱谷居住的布農族以郡社群(is bukun)最多,分佈在台東縣的延平鄉、海端鄉,其次是巒社群(taki banuaz),分部於花蓮縣的卓溪鄉;丹社群
(taki vatan)居住於萬榮鄉的馬遠村及瑞穗鄉的奇美部落。
布農人的生命歷程,可以說是一部實踐儀式過程的記錄,無論日常生活行事,生命中的關口,以及年中的各項活動,均以「儀式」串聯而成,如此嚴謹有序的歲時祭儀及生命禮俗的生活,其所代表的意義,是要布農人依賴生命中的節奏生活,樂天知命,活在生命的節拍中。現代的布農人已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在各部落裡,形成新的精袖所託。
布農族人以農耕與狩獵為主要生活,族人基於小米耐寒、耐旱,能適應不良環境的特性,而做為維生的主要作物,因此產生了許多有關的粟作祭儀,重要的祭儀有:開墾祭、拋石祭、播種祭、鋤草祭、封鋤祭、驅鳥祭、收穫祭、進倉祭等。布農族依據月亮的圓缺,將1年分為12個月,刻於木板上形成有名的布農族畫曆。在布農族有關的粟作祭儀中,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布農族人認為這首歌唱得好壞與否,將直接影響收成,所以從開始到結束,都要保持嚴肅、虔敬的心。
=======================================================
心得:記得在我小的時候,舅舅們常常帶我去花蓮的水源地和當地原住民一起玩水
那邊的風景真的很美,河谷乾淨,希望大家能去玩但不要製造髒亂。
《 本帖最後由
獨步九州
於 2008-3-10 11:21 編輯 》
作者:
lai7866
時間:
2008-7-5 07:14:46
標題:
這麼詳盡用心的介紹
今天在花蓮過夜
不能免俗的又來多羅滿(設備好又價格合理)
瀏覽花東資訊 時
又嚇一跳 這麼詳盡用心的介紹
怎麼沉在這麼後頁
快速給它往前推推
也給版大一聲加油
作者:
天天吃ㄚ鈣
時間:
2008-7-5 09:50:22
我也來推一下!!
相較於台灣西部的鐵皮屋景觀,花東的確是台灣的淨土,值得一年去好幾次
而除了美麗壯闊的高山與大海外,原住民的文化也值得細細品味
以馬太鞍的養/捕魚文化來說,就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作者:
oyw337
時間:
2008-7-26 23:33: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twshck
時間:
2008-8-29 20:56:35
哈~在那邊讀兩年書~感覺不賴
有養老的FU~~~@@
下星期要回花蓮玩玩~~期待啦
作者:
jimmy520x
時間:
2008-8-30 03:13:32
我前幾天從台東回來~我發覺台東那邊真的是
地廣人稀樹木多~空氣好~視野廣~溫泉爽~各位朋友有空一定要去台東散散心~初鹿的鮮乳好喝喔
作者:
劍君十二
時間:
2008-9-1 22:49:17
花東阿 它可是我們 台灣人的驕傲 阿
像我2~3年就會去 花東 走走.看看
其實不用出國也可以看到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美景的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09-1-13 18:59:38
[慶祝元旦新春活動]
現在的花東恰似卅年前的西部
每一個景點,純樸自然,渾然天成
初見面的驚艷,只因為它未經雕琢的原始之美
小徑步道溪流瀑布,每一景色,沒有人工的刻意
可惜的是,商業的包裝已一步步的侵蝕這塊處女地
連原住民的豐年祭都有了濃濃的銅臭味
真擔心,再過幾年,原始山林成了都市叢林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