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台灣鐵道之美∼五堵之美
[列印本頁]
作者:
孤夜寒星
時間:
2008-6-5 09:40:14
標題:
台灣鐵道之美∼五堵之美
火車放慢速度由飛快疾駛而逐漸緩慢下來,吱∼吱吱∼吱∼在一陣急促刺耳的煞車聲下,火車停靠在
五堵火車站了;五堵隸屬於基隆市的七堵區鄰近六堵工業區,現在就跟我一起回味,我小時候熟悉的
五堵(因為它是我逃學的路線之ㄧ),及曾在上頭嬉戲的吊橋。
來到五堵不得不提的自然是每逢大雨颱風來襲必淹水的百福社區。曾是一片農田的北五堵如今已被公寓
高樓取代,成為機能完備的百福社區,原本是一大片青翠的農田,如今只剩少許農民在高樓間殘留的零星
菜園裡種菜。不管你從那個方向進入百福社區,都一定要過橋才能抵達,這正是社區地形最大的特色:三
面環河一面靠山;二十幾年前社區尚未形成之初對外聯絡道路除了實踐橋就屬五堵吊橋了,當時如果要
去台北就得走過五堵吊橋到省道等公路局直達車(台汽國光客運的前身),為了避開車輛的灰塵及噪音
可以站在吊橋中間等公路局,等車時河谷的涼風迎面吹拂,欣賞基隆河風景,也算是一個小小的享受。
曾幾何時那大片綠油油稻田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高聳入天的公寓大廈,吊橋只剩斑駁的橋墩供人
憑弔,對面河岸茂密蒼翠的濃蔭已被冷冰冰的河堤取而代之,站在實踐橋面上我彷彿還依稀感覺到
橋面的搖晃,就像小時候三五孩童在吊橋上奔跑,左右搖晃的兒時憶趣,深深的吸一口氣,我彷彿
還聞的到翠綠的青草香,那熟悉親切的稻田香味與氣息。
介紹完五堵火車再度徐徐的啟動,告別五堵之後下一站我們到隸屬於台北縣汐止市的汐止站去吧。
PS:台灣鐵道之美系列文章為個人之創作,歡迎轉載但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另外為了振興經濟發展閱讀完後請親臨造訪,您將會發現您不虛此行喔!
《 本帖最後由
波波的
於 2008-6-5 09:42 編輯 》
作者:
lo_lo
時間:
2008-7-2 21:51:59
標題:
為何叫五堵
為何叫五堵?有無歷史古蹟可看?是不是有一堵牆,還有遺址嗎?
作者:
cks222
時間:
2008-7-4 00:48:17
標題:
回覆 #2 lo_lo 的帖子
我是基隆人. 根據老一輩的說法. 甲午戰爭. 台灣割讓給日本人.劉銘傳將軍領軍抵抗日本人.保衛台北城.
從基隆起. 在基隆河沿岸. 設下幾道軍事防線. 有八堵. 七堵.六堵. 五堵. 堵就是防線的意思. 可是最後日本人沒從基隆登陸. 因有一位漢奸. 帶日本人從淡水豋陸. 台北城就被日軍佔領了.
作者:
孤夜寒星
時間:
2008-7-4 23:40:27
原帖由
lo_lo
於 2008-7-2 21:51 發表
為何叫五堵?有無歷史古蹟可看?是不是有一堵牆,還有遺址嗎?
哈哈你問說五堵是不是有一堵牆您這次算是猜對了耶但是很抱歉喔早就沒有遺址了耶
坐火車由基隆南下的時候,基隆到汐止之間,沿途得經過八堵、七堵、五堵等三個堵,
這種「堵來堵去」的地名的確很是有趣。其實,除了這三個「堵」以外,還有一個六堵
夾在其中,四個「堵」都位於基隆市轄區內,自於你問為什麼地名有個「堵」字呢?
根據歷史的記註中提到,在台灣的地名中﹐凡是用「堵」為名的,都是漢人墾拓時為抵禦
凱達格蘭族的侵犯有關呢!由於漢人並非台灣的早住民早在漢人橫渡黑水溝來台開墾的時候
平原就充斥著凱達格蘭族與平埔族的早住民,所以漢人常常要與早住民爭奪墾植土地,所以
為了抵禦凱達格蘭族的侵犯所以需要構築土垣土牆,我們從字面上看,「堵」就是牆垣,
古時候以土垣一丈為板,五板為堵,通常設在平埔族或凱達格蘭族出沒之處,利用天然的山河
狹隘之處設置;如果就動詞上而言呢,「堵」也就是防堵的意思,藉以阻止外族的入侵。
作者:
天天吃ㄚ鈣
時間:
2008-7-5 09:45:41
故鄉的回憶總是比較美,
五堵似乎沒有較出名的景點?
基隆的景觀以前為了雨水太多要防止屋子漏水大部分房屋都在屋頂搽柏油,
遠遠望過去就是一片黑鴉鴉的,
現在似乎依舊,
但雨水卻少多了.......
作者:
午夜小貓
時間:
2008-7-5 19:04:33
嗯
堵這個東西確實當初是設置來防止和原住民的衝突的
和台北的木柵(閘門)古亭(鼓亭 警戒裝置)
都有類似的意義
作者:
shucky
時間:
2008-7-5 20:36:36
寫的真的太美了,真是該給你拍拍手鼓鼓掌~~
如果能附上幾張照片就更容易融入那個意境之中啦~~
作者:
a547896321
時間:
2014-2-2 12:18:33
故鄉的回憶總是比較美,
五堵似乎沒有較出名的景點?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