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中國最美的村莊~婺源 [19P]
[列印本頁]
作者:
pen987654
時間:
2008-7-26 20:31:33
標題:
中國最美的村莊~婺源 [19P]
中國最美的村莊~婺源 [19p]
彩虹橋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廊橋,建於南宋(1137年)規模最大──全長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設計最科學的一座廊橋,被眾多媒體譽為中國最美的廊橋。
彩虹橋的橋面部分是木質,不可能永久保存,它面臨自然腐化。先輩們考慮到將來的維修,所以整座橋沒有雕梁畫棟,做工都顯得粗糙、不清細。用隨時可請的普通木工來建造,只要做到厚重、結實、耐用就行。因此,八百多年來。歷代都有維修,充分體現了越簡單實用的工藝,越容易傳承與延續的哲學思想。彩虹橋的木質部分是古人圍繞後人易於維修而設計的。
江西婺源地處贛東北,與皖南、浙西毗鄰,已被國內外譽為“中國最美麗的農村”。
婺源古村落的建築,是當今中國古建築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縣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代的古祠堂113座、古
府第28棟、古民宅36幢和古橋187座。村莊一般都選擇在前有流水、後靠青山的地方。
婺源明清時代的徽式建築幾乎遍布全縣各鄉村。走進古村落,可以看到爬滿青藤的粉牆,長著青苔的黛瓦,飛檐鬥角的精巧
雕刻,剝落的雕梁畫棟和門楣。古村落的民居建築群,依山而建,面河而立,戶連戶
,屋連屋,鱗次櫛比,灰瓦疊疊,白牆片片,黑白相間,布局緊湊而典雅。門前聽水響,窗外聞鳥啼。
婺源民居中的“三雕”(石雕、木雕、磚雕)是中國古建築中的典範。不僅用材考究,做工精美,而且風格獨特,造型典雅
,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號稱“江南第一祠”的汪口喻氏宗祠,占地665平方米,其梁、柱、窗上的淺雕、深雕、浮雕、透雕、圓
雕形成的各種圖案達100多組,刀功細膩,工藝精湛,被我國古建築學家譽為“藝術殿堂”。
編輯本段景點概述
婺源是江西省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歷史上曾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裡和中國鐵
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
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農村”。以山、水、竹、石、樹、木、橋、亭、澗、灘、岩洞、飛瀑、舟渡、古民居為組合的自
然景觀,有著世外桃源般的意境,猶如一幅韻味無窮的山水畫,形成一個獨特而美麗的田園風光游覽區,給人們一種回歸自然和
超凡脫俗的感覺。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婺源是一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抒情詩。
恬美和諧的家園,緣自婺源對“綠”的呵護。始創於婺源的群眾性自然保護小區目前已發展有自然生態型、珍稀動物型、資
源保護型等6類191個,6000多株名木古樹建檔掛牌。
泰山歸來不看岳,婺源歸來不看村。婺源家園的美,美在與環境渾然天成的和諧。“青山向晚盈軒翠,碧水含春傍檻流”。
無論是民居、村落都非常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環境關系,或枕山面水,或臨溪而居,山山水水都是“家”,形成此間,村
村是畫,步步是景。粉牆黛瓦的村落被青山和綠水所環繞,加上飄渺朦朧的薄霧、古意盎然的石徑和廊橋,全然是水墨丹青的韻
味。
村如詩畫,城亦詩畫。婺源縣城是現代都市與山水鄉村完美結合的城市。清幽典雅的蘭桂花園、玉宇花園等極富現代氣息的
生活小區點綴山城;清逸俊秀的虹井公園、濱江公園,以星江河為天然景致,依城而落,就水城而成;占地105畝的婺源大型文化
生態廣場,具有濃郁的地方民俗風情和時代氣息,集休閑、集會、旅游於一體,體現文化、生態、生命、環境、綠色的和諧。婺
源,一座以人文山水相輝映、文化生態共繁榮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日益凸顯。
編輯本段自然特色
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農村”。以山、水、竹、石、樹、木、橋、亭、澗、灘、岩洞、飛瀑、舟渡、古民居為組合的自
然景觀,有著世外桃源般的意境,猶如一幅韻味無窮的山水畫,形成一個獨特而美麗的田園風光游覽區,給人們一種回歸自然和
超凡脫俗的感覺。
恬美和諧的家園,緣自婺源對“綠”的呵護。始創於婺源的群眾性自然保護小區目前已發展有自然生態型、珍稀動物型、資
源保護型等6類191個,6000多株名木古樹建檔掛牌。
縣境內縱橫密布、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澗與怪石奇峰、古樹茶亭、廊橋驛道相得益彰,融雄偉豁達與纖巧秀美於一體。著名景
點有西北部的大鄣山與靈岩洞群,東北部的浙嶺與石耳山,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游山,唐宋以來就是游覽勝地。蘇東坡、黃庭
堅、宗澤、岳飛、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贊美的詩文。
編輯本段人文景觀
婺源古村落的建築,是當今中國古建築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縣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代的古祠堂113座、古
府第28棟、古民宅36幢和古橋187座。村莊一般都選擇在前有流水、後靠青山的地方。村前的小河、水口山、水口林和村後的後龍
山上的林木,歷來得到村民悉心的保護,誰要是砍了山上的一竹一木,就要受到公眾的譴責和鄉規民約的處罰。自1992年建立自
然保護區後,河流、林木、古民宅、古樹、古橋、古祠堂、古府第、古樓台、古碑和珍禽飛鳥保護得更好了,成了全國“生態文
化旅游示範縣”。
婺源明清時代的徽式建築幾乎遍布全縣各鄉村。走進古村落,可以看到爬滿青藤的粉牆,長著青苔的黛瓦,飛檐鬥角的精巧
雕刻,剝落的雕梁畫棟和門楣。古村落的民居建築群,依山而建,面河而立,戶連戶,屋連屋,鱗次櫛比,灰瓦疊疊,白牆片片
,黑白相間,布局緊湊而典雅。門前聽水響,窗外聞鳥啼。許多古村落被影視導演看中,成了影視拍攝的鏡頭。
這裡民風純樸,文風鼎盛,名勝古跡遍布全縣。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築,有田園牧歌式的氛圍和景色。整個兒就是一幅未
干的水粉畫,又像是莫奈的印像派,處處都散落著可以謀殺膠卷的美。
婺源民居中的“三雕”(石雕、木雕、磚雕)是中國古建築中的典範。不僅用材考究,做工精美,而且風格獨特,造型典雅
,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號稱“江南第一祠”的汪口喻氏宗祠,占地665平方米,其梁、柱、窗上的淺雕、深雕、浮雕、透雕、圓
雕形成的各種圖案達100多組,刀功細膩,工藝精湛,被我國古建築學家譽為“藝術殿堂”。
值得一提的是,婺源縣城鄉今天人們建造的公寓、酒樓和民舍,也按縣政府要求,均為清一色的明清式建築,與古代的建築
相輝映。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婺源是一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抒情詩。
泰山歸來不看岳,婺源歸來不看村。婺源家園的美,美在與環境渾然天成的和諧。“青山向晚盈軒翠,碧水含春傍檻流”。
無論是民居、村落都非常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環境關系,或枕山面水,或臨溪而居,山山水水都是“家”,形成此間,村
村是畫,步步是景。粉牆黛瓦的村落被青山和綠水所環繞,加上飄渺朦朧的薄霧、古意盎然的石徑和廊橋,全然是水墨丹青的韻
味。
中國最美六古鎮古村之一
2005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布。此次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全國34家媒體協辦的“中國最美的
地方”評選活動,歷時8個月,共評出“專家學會組”、“媒體大眾組”與“網絡手機人氣組”三類獎項。“媒體組”與“人氣組
”分別以媒體投票及網友、手機用戶投票的方式各產生12個獲獎地方。而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濃墨重彩推出的 “專家學會組”
獎項則別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島、海岸、瀑布、冰川、峽谷、城區、鄉村古鎮、旅游洞
穴、沼澤濕地等15 個類型。其中,婺源古村落群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古鎮古村之一。
《 本帖最後由
pen987654
於 2008-9-30 13:24 編輯 》
作者:
ymca125
時間:
2008-7-26 22:43:48
真的有古色古香的味道
只是隔壁的大樓很礙眼
作者:
tonywang
時間:
2008-8-29 19:4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ㄅㄨㄅㄨ咕嚕
時間:
2010-10-28 12:00:08
標題:
[參加回覆比賽]
雖然沒有去過中國大陸.可是感覺那邊真的很漂亮
而且還解釋的那麼清楚.好讓人了解那邊的美妙之處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讓大家欣賞那麼多美麗的圖片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