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孩子的形.來自父母 [列印本頁]

作者: 手邊的幸福    時間: 2008-8-31 14:55:26     標題: 孩子的形.來自父母

                                                      

一輩子看到一個人一眼只有1/61的機率,今天能與大家見面,希望大家
          把緣分放在心上,我們好「有緣」,好「惜緣」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
          我 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

          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所以,
          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
          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
          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
          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
          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
          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
          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
          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

      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
          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
          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
          爬山、溯溪的好朋友。
          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
          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
          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許多家長都清楚明白,孩子的人格性情發展與家長給予孩子的教育態度,環境因素有著絕對關係

經常給孩子正面的鼓勵與激發,相信孩子的淺能會是無限

除了給他正確的觀念之外,記得多陪陪孩子.



《 本帖最後由 手邊的幸福 於 2008-8-31 14:57 編輯 》
作者: jcb9999    時間: 2008-9-1 14:08:26

陪陪孩子有時候對於小弟來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小
弟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期不在家中,所以陪小孩這件事情
對小弟來說有時候很有難度,也演變成說小弟常常會想
用物質方面來滿足孩子,常常大小姐說要什麼小弟總是
二話不說的馬上買,有時候也感覺很無奈,但是那種補
償的心態,感覺自己會好受一點,也許小孩要的並不是
這一些物質吧。
有時候一點點的時間陪伴會比如山的物質更讓小孩珍惜
,大小姐問我,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有時候因為工作
的關係不能確定,也回答不了唉!還是那句老話,真的
兩難阿。
作者: 手邊的幸福    時間: 2008-10-10 18:15:41

[尋找親子教育回覆達人]

「比馬龍」定律說的很有道理.

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在父母親眼裡孩子永遠是最棒的.孩子最需要的也是父母的鼓勵與關懷

如果連自己父母都看輕孩子.那這孩子在出發時候就輸人一大段了


《 本帖最後由 手邊的幸福 於 2008-10-10 20:11 編輯 》
作者: jcb9999    時間: 2008-10-10 19:18:46     標題: [尋找親子教育回覆高手]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看起來小弟也是

屬於用錢養孩子的那一群人,如同文中所提到的每

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每天活得像機

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但是真的是兩難的抉擇吧!

沒有一定的物質,生活會好過嗎?養小孩不是只有

理想只有關懷小孩就會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長大,

他也是需要物質的吧!端看於物質需求到啥咪地步

,所以說這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吧!只是看有沒有用

心而已。
作者: fa    時間: 2008-10-11 13:34:49

[尋找親子教育回覆達人]

我有一個滿不一樣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當父母的我們,是不是都把自己小孩看的太"好"了一點,也許是天下父母心,是天性,不過這潛意識中,不但給自己造成了壓力,而這壓力也蔓延到小朋友身上去了,說實話,一個班級,或是一個團體,永遠都只以一個"第一名",但是,每一個小朋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朋友是"第一名",所以除了真正"第一名"的那位小朋友之外,其他的不是用騙的就是得接受壓力,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家裡父母的壓力,雖然說,沒有壓力不會進步,不過在加諸多壓力的同時,我們有開另外一個管道給小朋友舒解壓力了嗎,好像沒有,所以我開始去想,去想自己小朋友的不完美,去想自己小朋友的不"棒",去讓他們知道,當他沒有拿到他該有的成績該有的肯定時,父母這邊,可以讓他稍為喘口氣,也許每個小朋友個性都不一樣,成長環境也不同,適用的年紀也有差別,但是需要舒解的需求應該是不變的...^^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