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人家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08-10-12 21:15:05
標題:
人家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
『人家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
兒子正在讀高二,考了一道歷史題: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公元哪一年死?最遠打到哪?
"第二問"兒子答不出來,我幫他查找資料,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
是打到現在的匈牙利附近。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美國世界史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
它的題目是這樣的: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當初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
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
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那麼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
後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
但是六百多年前,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
如果沒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
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
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
如果沒有文藝復興,西班牙、南歐就不會強大,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
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夠強大,盎格魯─撒克遜會提早 200年強大,日耳曼會控制中歐,奧
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
教師一看,說:「棒,分析得好。」
但他們沒有分數,只有等級,A! 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
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總是同我們在歷史問題上產生糾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
生的教科書。
他們的教師給高中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
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
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我們叫甲午戰爭),
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我們叫做抗日戰爭),
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
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
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
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臺灣回到中國以後,有一場激戰。
臺灣如果回到中國,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
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
這樣,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
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上中國南海,跨臺灣海峽進東海,
到日本海,這是石油生命線,中國政府如果把臺灣海峽封鎖起來,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婺g過,
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馬上就會上場,那就打!
按照判斷,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間,這場戰爭可能爆發。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
我看其他學生的判斷,也都是中國跟日本的磨擦,會從東海開始,從臺灣海峽開始, 時間判
斷是 2015年至2020年之間。這種題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
撇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道題,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
翻開我們的教科書,題目是這樣出的: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簽訂的叫什麼條約?割讓多少土地?賠償多少銀兩?每個學生都
努力做答案。
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什麼時候割讓遼東半島,
什麼時候丟了臺灣、澎湖、賠償二萬銀兩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
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背得滾瓜爛熟,都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
那又怎麼樣,反正都賠了嘛!銀兩都給了嘛!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
人家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
天啊!不能完全責怪孩子,應該反省的是我們大人。
天啊!當頭棒喝嗎!
........................................................................................
一直以來我們「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都為我們所污垢病的。但我們卻又無力反對;而且根本
就是它的支持者。以前師長加諸於我們的;我們唾罵。現在卻反而加諸於下一代身上。從書本
上教條式的重複類知識的課文,到數理科學,祗重公式不求理解的內容。真不敢想像幾年後,
孩子的競爭力在那裡?
作者:
知世郎
時間:
2008-10-12 23:51:48
原帖由
絕對官僚
於 2008-10-12 01:15 發表
『人家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是在灌輸知識。』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當初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
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這個帝國大家都在意測,因為這個帝國已經沒法用馬匹管理,妳認為窩闊臺的死亡關係了歐洲的戰局
但是拔都呢,他也是征服俄國英雄,若沒有他那就沒有忽必烈的元朝了,其實說成吉思汗的版圖,還不如
說中國人的反抗性.誰征服了中原誰就倒楣.
作者:
宇婷
時間:
2008-10-13 09:38:16
[尋找親子教育回覆達人]
我記得小學時,老師都叫我們<講光抄>~
老師教什麼,我們就記什麼,似乎都沒有人會詢問一個歷史的後續發展或延伸問題,
大家只記必考題是什麼,重點要劃哪裡,好像只是為了考試而上學,
不知現在的小孩是否有比較改善些.......
作者:
fa
時間:
2008-10-13 12:16:06
[尋找親子教育回覆達人]
嗯嗯,個人覺得我們的社會把"分數"看的太重了,分數的高低往往是由努力或是"背"來決定,這只會培訓出一堆"績優"的學生"而不是"資優"的學生,但現在的社會卻往往把"績優"的學生"看成是"資優"的學生了,所以培養出一大堆"讀書機器"或是"兩腳書櫥",其實對國家社會競爭力的提升幫助不大.我喜歡報告,我也喜歡聽別人報告,一份好的報告會讓我覺得對方真的"懂了",或是對方對這件事了解的深淺,這是從分數上看不出來的(因為有時候往往一題就25分,一錯就掛了),讓學生自己去組織自己所看到的去消化自己學到的,然後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吐"出來給你看,這好像往往會比臨時抱佛腳考個高分來的有意義多了...
作者:
jcb9999
時間:
2008-10-13 13:54:11
標題:
[尋找親子教育回覆達人]
死背活背就是我們以前所接受的教育方式,相信
五年級六年級甚至是七年級生的受教育都是這一
個樣子吧!
反正考試就是考這個,你學其他的也沒有用處對
你的成績也不會有幫助,能力是你自己應該去培
養的,給你知識就很不錯了。
現代學生的教育方式有了一點變化,但是還是沒
有跳脫以前的思維,因為這些老師還是以前的教
育所培養出來的,所以還是沒有很大的變化,教
育改革十年了,真正改變的是啥咪呢?增加更多
補習的機會吧!
作者:
aa7006
時間:
2008-10-14 05:09:35
大家都在講教育要改革
我說改革..首要要將第一..二..三名改掉
若像版主所提的出題方式..老師根本無從給分..
因為它的範圍太廣..且給分數這方面..往往無法讓家長與學生信服
我曾經為了讓學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提到考試不應拘限於筆試..研究報告應也可以做為成績依據
但受到大家的質疑..懷疑會有成績不公的現象
因此..不了了之
我常在想..這是不是科舉制度所造成的後果
皇帝為了箝制書生造反..因此..考試以背誦為主
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掌管教育方針的長官
也應該想想該如何規劃才是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