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4大教養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 [列印本頁]

作者: 該亞    時間: 2008-11-7 15:25:36     標題: 4大教養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

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

思,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怎麼這麼浪費、不惜福?」「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然而此

一時彼一時,研究指出,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愈容

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雷同的迷思如「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會軟弱依賴」、「不要太滿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會需索無度」「不能太尊重孩子,孩子會目無尊長」「不要讓孩子凡事作主,孩子會

自私自利」。

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小孩自覺被愛、被尊重,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約束,發展同情心,

並且願意承擔責任。「那些調適最好的孩子,總是擁有最豐厚的父母之愛」。

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教養迷思三:「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把孩子送到才藝班、送進補習班,把孩子的時間幾乎填得滿滿,

理由是「為了增加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父母做這些是為孩子好,還是安自己的心?

處心積慮為孩子未雨綢繆布局人生的父母,應該警覺,自己可能變成「直升機父母」,

隨時盤旋在孩子的左右,過度保護和介入,就像正在雕刻一尊完美的孩子雕像而不是真

正的孩子。



父母迷思四:「親子相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

親職作家游乾桂形容品質不好的親子相處時間,就像在做「噩夢」,但不只要有品質還

要有時間,時間投入愈長,愈有益建立親子親密關係,就像為親子情感帳戶增加存款。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而且愈小的孩子愈是需要。孩子在6歲之前與父母的關係,和孩子

未來會不會藥物成癮,或會不會成為一個負責的人,以及未來會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等

都有相關,「安全的依附經驗,是無法等到父母有空了再回來陪伴,」



多人感嘆,生了孩子,才知父母難為!別急著搶當直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左右。



 


看了以上這四點,還真的有很多父母都是這樣耶∼

做父母的總是很喜歡拿自己和孩子做比較,認為自己怎麼做,孩子也應該怎麼做

但有時卻又強迫小朋友做很多事,而這些事卻是自己小時候也不想做的

而藉口總是一句"我是為了你好",卻從沒想過孩子的感受!

唉∼看來做父母的真的要好好檢討一下了∼

作者: 朱朱七重天    時間: 2008-11-10 03:03: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宇婷    時間: 2008-12-14 00:57:29

[慶耶誕回好文]NO4
我也曾跟小朋友說過<我就是這樣長大的>,這句話,
結果小朋友回我<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當下聽到這句話時,是滿火的,
後來想想,好像也有點道理,畢竟年代不同,面對的事物也不盡相同,
所以就比較能諒解了.
作者: 的確    時間: 2008-12-14 13:55:21

[慶耶誕回好文]NO6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小時候,我父母也常跟我這樣講
常讓我覺得不可理喻,我雖然能體會他們小時候的環境
但是現在的環境不比之前,不能相提並論
每當我父母跟我這樣講時,我都很不服氣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我媽常用客語說一句話:「寵子就是害子。」
雖然她嘴巴這樣說,但是她還滿疼我的

教養迷思三:「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
我父母也時常用這句壓我,常說:「我不會害你。」
但他們應該仔細思考,孩子要的是什麼?
值得深思!!

父母迷思四:「親子相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
我認為應該質量並重,若是父母花時間陪孩子做沒意義的事
我覺得沒有什麼效
作者: 九閃龍天使    時間: 2008-12-14 16:4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