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過年習俗介紹~
[列印本頁]
作者:
手邊的幸福
時間:
2009-1-10 09:49:55
標題:
過年習俗介紹~
農曆過年習俗∼快到過年在這介紹一下農曆過年習俗:
年獸是隻可怕的動物,牠都在歲末的時候出來吃來,所以全家團聚吃頓豐盛的晚餐,等待死期,後來沒被年獸吃掉,而且發現年獸怕紅色,所以以後都在家門口貼紅紙,避年獸,才演變成過年的習俗。
十二月三十或二十九是一年最後一天,俗稱過年,是一年最重要的節日。在農耕的社會與作物的收穫有關,在殷墟甲骨文上,「年」字亦可能解釋為「收穫」,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穀熟」,所以古代過年與今日原住民的豐年祭相似,表示一年的結束並慶祝作物的豐收,神人同樂,另一方面,祭祀神靈,感謝其護佑,並祈求來年好運。
農業社會的過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俗稱「入年關」是大致上從十二月廿四日開始至正月初五。
(一)送神(農曆十二月廿四日)
原來這天所送的是地界眾神,所準備祭品較豐富,有茶果牲禮,後來俗傳送「灶君」,因此人們準備甜點,一早將司管人間的灶神送回天上,向玉皇大帝報告各家各戶的善惡,等到初四才接神。為了能多放幾天沒「神」監視的日子,通常「送神早,接神遲」而且希望駐在家裡的神能多說幾句好話,所以都用甜料(以麥芽糖、湯圓甜為祭品)「吃甜甜,說好話」來祭拜,並在神像兩旁貼「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送神之後就準備過年,所以有「廿四送神,廿五挽面」,接著廿六日就舉行大掃除,俗稱「拂塵」,將家內刷洗一新,意味著除去舊年的一切晦氣。此時各種服務業,像:理髮、美容、計程車等,都會開始增家服務費(漲價),一般民眾也會同意隨俗多給一些錢,因為這些人終年辛勞,可沒有年終獎金啊!近年來消費意識投頭,通常只在除夕前二、三天才准許有「加價」的行為。送神之後也開始賣春聯和過年可用的吉祥裝飾品,時代越進步,飾品也多以塑膠為多,不過「花市」的各式各樣應景的「金棗樹」、「金桔樹」等也都粉墨登場,準備到各家增添喜氣。
(二)蒸糕(吹粿)
通常十二月廿五日、廿六日開始蒸年糕,傳統口味有甜、鹹,有以下幾種:
1.甜粿(甜年糕):
甜的年糕一定要有,因為「吃甜甜,好過年」。甜粿是用糯米做的,吃年糕有「年年高」、「步步高升」的含義
2.菜頭粿(蘿蔔糕):
蘿蔔糕就是菜頭粿,因為「菜頭粿,好彩頭」,而「菜頭」是當季最盛產的蔬菜,最符合經濟效益。菜頭粿是用再來米和蘿蔔一起蒸熟
3.發粿(糕):
因為它的形狀像一朵花,而且發糕有「發財」的意思,因此有「發粿發
財」一說,發糕以前會加紅朱膏(紅色色素)是為了和春節的紅春聯的
紅相互輝映討吉利,但是現在人為了不吃太多色素,大都不使用色素了
4.芋粿、包仔粿:
芋粿是用芋頭加糯米做成的糕點,具有「護(芋)護(芋)孫」的意思;而包仔粿則有「鹹的包金,甜的包銀」的吉祥意義,它也是糯米的製品
(三)辦年貨
包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應俱全,因為農業社會常常都是初五以後才開張營業,所以要儲存較多的食物,大過年的才不會食物匱乏;而近年來,工商業發達,大家過年的氣氛較淡,大年初一超級市場就開張營業,所以就不必準備許多食物,而且加上營養觀念的開放,食物新鮮才能吃得營養又健康。
(四)除夕
1.拜天公:
除夕當天一早,備好鮮花、素果祭拜玉皇大帝,感謝一年來庇佑,祈禱來年順利、平安。
2.辭歲:
除夕當日午後,各家張燈結綵,每家備牲醴、菜碗、粿類祭祀祖先和神明,供品中一定會有發粿和年糕,表示年年高、步步高,事業發達。還有飯上插春花,稱為「春飯」,春和「剩」諧音,表示「富裕」,另外加一碗「長年菜」,這些供品都有吉祥的意義。通常對除夕當天下午祭祀吉祥的意義。通常對除夕當天下午祭祀祖先的儀式稱做「辭年」或「辭 」
歲除夕祭祖是民間大祭,有宗祠的要開宗祠。祭祀前的門聯、門神、桃符均已煥然一新,並要點大紅色蠟燭,全家按長幼順序拈香。除夕的祭祀是感謝神明和祖先一年來的庇佑並求來年多福。
3.貼春聯:
春聯相傳是由桃符演變而來,而桃符則是用桃木板在上面畫上門神的圖案,後來則用紙畫門神,也有貼上吉祥圖案的年畫。年畫通常在大陸地區較盛行,較負盛名的是楊柳青年畫。春聯是一種結合文學與書法的民間藝術,家家戶戶在門楣上貼各種適合自家的春聯,從春聯可以看出主人是經商、務農或書香門第等,如: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三羊開泰,五福臨門」
「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春風春雨春常在,宜室宜家宜放懷」
除了長長的春聯,小型的紅紙條寫著各各樣的吉祥話,也貼滿家裡各個角落,因位置不同內容也各異如下。
ぇ神桌--「春」、「福」
え大門--「大家恭喜」、「恭喜發財」、「招財進寶」、
ぉ米缸--「滿」、「五穀豐收」
お廚房--「山珍海味」
か豬圈、雞舍--「六畜興旺」
が商店--「日日見財」、「財源廣進」
4.圍爐~年夜飯:
祭祀神靈之後,一家大小圍坐一桌吃年夜飯,俗稱「圍爐」。古人席地而坐,圍著爐子吃飯,有桌子之後,將爐子放在桌下,不忘古人圍爐的習俗,並在爐的四周攤舖制錢,象徵財旺。圍爐時所備的菜也都有吉祥意義,如菜頭取意好彩頭,長年菜取意長壽。魚圓、肉圓和蝦圓取意三元及第,魚取意年年有餘,吃的時候越慢越好,取意長久,菜中唯獨魚不能吃完,要留下才有剩餘。
5.壓歲錢:
圍爐之後,長輩分壓歲錢,將爐周所攤的制錢或另用紅線穿的銅錢一百個( 取其長命百歲 )作為壓歲錢,現在則以紅紙包紙錢,俗稱「紅包」。
6.守歲:
就是「守長壽歲」,分過壓歲錢後,一家人圍坐爐邊,歡談達旦,稱做守歲。民間認為守歲具有為父母祈壽的效用,替父母守住長壽,祈求閤家平安,是孝道的表現。守歲到午夜十二時後,大 家放爆,竹迎接新年。
哈~過年習俗...看這些習俗介紹..小時後的回憶一幕一幕浮現
家家戶戶大掃除.貼春聯.穿新衣.當小幫手陪著提年貨.
領壓歲錢~說吉祥話給長輩拜年~每年都免不了這般模式
農曆年~樣樣習俗都有它的涵義.研究下增添點樂趣~
作者:
l785634121
時間:
2009-1-10 11:15:07
記得小時候每當春節要來之前,
父母及鄰居的長輩都會忙著蒸糕,
有年糕、蘿蔔糕、發糕等,
這些都是過年應景的祭祀神明的貢品,
不過剛蒸好的食品,
大人怕小孩燙到,
都說小孩不能先吃,
至今似乎還是記憶猶新,
只不過現在很多食物都是直接購買了,
少了一些傳統過年的熱鬧氣氛。
作者:
耍寶的貴
時間:
2009-1-10 16:18:46
牛轉乾坤~迎新年NO7
總覺得,過年的氣氛慢慢淡了,使因為工商社會大家都忙,忙到一切效率第一,會日太像歐美看齊,耶誕節比過年重要呢,我想不出,但有那淡淡的感傷,回想小時候回阿公家,真的是人潮洶湧,鄉下地方吃飯還得分輩分,不同的輩分吃不同桌,曾幾何時年夜飯變的跟生活中的任何一餐一樣,沒有他的特殊性,也不再回鄉過年,反而是找旅遊景點遊玩,拜拜沒人拜了,春聯意思意思的貼大門,守歲守在牌桌上,壓歲錢怕比較來比較去已經不互相發了,也許,時代真的變了
作者:
九閃龍天使
時間:
2009-1-11 07:0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隨心所欲
時間:
2009-1-14 05:36:08
牛轉乾坤~迎新年NO.31
過年習俗很多.經常都需要長輩提醒.那些要注意.那些要買.拜拜要說什麼.
何時送神.何時迎神.清忳要注意那些事情.好比神明桌上不能有女人上去.
拜天公的時候mc來的要迴避.要口唸那些禱詞.這些年輕人我看都不會.當然還有很多.
大家一一去發掘回想吧!
作者:
citycity
時間:
2009-1-14 10:56:33
牛轉乾坤~迎新年 應該四十多了吧
總之 每一年就是春 福 貼門口 還要倒貼 表示春到福到
客廳要放銀柳樹 表示銀兩 抽屜要放發糕 表示會發會高
春聯還要自己想自己寫 好不好看沒關西 自己用的才是重要
還要守夜賭博 這是過年一定要做的事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