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商鞅變法 [列印本頁]

作者: 寒冰神話    時間: 2009-2-7 01:14:49     標題: 商鞅變法

日前曾注意有關三國時期之討論
或許是因以三國時期為背景之遊戲始終未退其熱潮
近來在下看了電視演出大陸所拍攝之大秦帝國
而想到關於春秋戰國時期之討論寥寥可數
故而提出戰國時期秦國如何因變法而由弱轉強並吞併其他六國之討論
因或許資料不似三國之多
版友們或可先抽空找些相關資料

附記.在此純討論該時期情勢.其變法之優缺點.或對其歷史人物之評論
且莫帶有關於國籍.民族.政治.甚至仇視.鄙視.挑釁等意味之情緒加入討論或回覆
為了版區和諧與乾淨.還望請各版友們配合
在下先感謝之
----------------------------------------------------------------------------------------
商鞅
原姓公孫  為衛國君後裔  名衛鞅
後入秦得孝公重用  變法十餘年圖強於秦
秦孝公將商地賜予鞅  故後稱商鞅  敬稱商君  其變法史稱商鞅變法

鞅生具高傲性格 崇尚真正實力較量
年少即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法治學問  以他的天賦  對各國的法令典籍無不倒背如流
並不斷揣摩沉思  寫出十篇(治國法書) 若公諸於世  一朝成名是輕而易舉的
然鞅的心志決不僅僅在青燈黃卷的著書立說  他要將自己的思慮變成一個活生生的強大國家
鞅入秦後實施變法  令當時尚窮且弱的秦國在十餘年之內強大  首戰魏國即獲大勝

鞅一切思考全放於國家利益其實並非缺點  因他知如此能使秦真正變法成功進而強大
即使他最後受車裂極刑  其實鞅知道以自己之死能換得秦國利益  死有價值
因鞅之死而能促使秦君除老世族之復辟  更進而舉進山東六國
鞅即便受刑之前  心仍繫國事  對新君問及其身後私事何以為助  仍答了無一事  而後從容赴刑
其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之大無畏精神  古至今有多少人能做到
鞅一生之志 不在名利  而在於將其志向  所學  與自己之所有全付之實現  使一個國家能因其真正強大

以上為個人所知之心得
再次提醒  切莫涉及國籍 民族 政治 仇視 鄙視 挑釁等言論回覆
再次感謝
------------------------------------------------------------------------------------------
原帖由 OAKLEY3961 於 2009-2-9 02:24 發表
上面的心得,是引用文章嗎?....一一a


抱歉  閣下誤會了
在下所有回覆或發帖都是自己打的
只是在下會多為修飾用詞  並慎重選其正確用字  儘可能減少錯別字出現
且在下發帖甚少  若是引用文章  現在在下所發之帖應該不僅如此數目
但感謝閣下所提疑問  畢竟本版即是討論之用
若閣下有商鞅變法相關資料  亦歡迎閣下一同與諸位版友分享之
2009-2-9 18:58
-------------------------------------------------------------------------------------------
原帖由 OAKLEY3961 於 2009-2-9 21:33 發表


看得出來你的用語十分嚴謹...

現在的人很少這麼做....

另外請問你看得「大秦帝國」是濃縮版的嗎?...最近重播的都是濃縮版...



對閣下指教  在下感謝並虛心受教
因此為討論版  當與一般聊天或玩樂討論不同  但皆能以輕鬆之心交流
堅持儘少令錯別字出現  可使閱覽者明白易懂

在下看的該是濃縮版  第一部五段  在下皆有看完
因有興趣而另上網查找相關資料
發現濃縮版之中少了許多完整版才有之情節  甚感可惜

以往在下曾看完三國演義  對三國故事略有熟悉  卻反較未吸引在下
當看大秦帝國一劇  即吸引在下將其看完  並想起對戰國時期之事尚屬陌生
或許是該劇內容及鞅之角色吸引在下
三國演義一劇之戰爭場面較多  反之  秦劇戰爭場面較少  內容的確有別
2009-2-9 22:37
------------------------------------------------------------------------------------------
2009-04-17 18:19  編輯合併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09-4-17 18:20 編輯 》
作者: 神采飛揚    時間: 2009-2-7 01:43:31

大秦帝國這影集日前與近日也在電視上常看到

個人認為實為優秀!

商君就好比我們管員一樣,制定規定須嚴格執行?

或許有好有壞!

某些時候覺得商君或許過於固執,處事太強硬

但?看到最後嚴行峻法所得到的結果將背負莫須有罪名

犧牲將可換來反制舊權值得嗎?

或許有種種的疑惑見仁見智吧!
作者: 寒冰神話    時間: 2009-2-7 02:04:26

商鞅的變法當然仍有其缺陷之處
但不可至否
該變法對於當時的戰時法治社會有著相當程度的效用
且對於後來的局勢.社會與制度亦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只可惜雖然商鞅雖執著於法治應大於人治
卻仍無法完全改變執行法治的仍是在"人"
天下之大
真能如商鞅執掌國政之時做到完全法治的人又有多少?
所謂法.理.情
或許商鞅變法的缺陷就在於..過於不近人情
因而變法時的做法有其利亦有其弊
只是商鞅最後的下場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作者: cwo0511    時間: 2009-2-8 03:45:53

商鞅變法是數千年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政軍經改革成功例子,一個位於中國西方蠻荒的秦國,落後而貧窮,面臨當時超級強國魏國的強勢威脅,能維持現狀,不被蠶食鯨吞,已經是十分慶幸啦!哪還能夢想稱霸華夏,一統天下?所幸,在兩個了不起的政治家-秦孝公與商鞅精誠搭配下,只用了十九年的時間,讓歷史改寫!使處於半野蠻狀態,內部腐敗,民生窮困以及軍備落後的秦國,各個層面徹徹底底改變!由弱轉強,猶如一個侏儒變成一個巨人!成為實力雄厚的唯一超級強國,雄視當時的中國大地,歷史告訴我們,處於競爭激烈的巨變世界中,人才決定國運!有能力徹底改變的國家,一定愈來愈強盛!改變而不徹底的國家,局勢一定長期混亂不堪!拒絕改變的國家,則繼續沒落直到滅亡....
作者: Dino    時間: 2009-2-8 23:12:36

中國不論是大陸的中國或是台灣的中國,都太過於講究"情"這個字.
也喜歡並且非常努力的引用各種歷史典故來為"講究情"這件事情做辯解.
甚至於到今天仍有絕大多數的 國人都選擇向"情"這個方向傾斜.
可是環顧古今歷史,卻只有完全講"法"的治度下,才會有機會"國富民強".
過去的大秦帝國,今日的新加坡,都是絕對信奉"法"的典型.
秦只不過實施"法治"短短十餘年,躍居列國霸主之尊,最後統一天下.
新加坡重"法治",也在短短數十年成為亞洲四小龍中國民平均年收入最高的國家.
反觀,中國有富饒的資源與廣大的土地,卻因為不重視"法"卻藉口重"情"來放縱個人的私慾.
因此空有這麼多豐富的資產,卻是一代不如一代,至今仍舊無法與西方新興國家相提並論.
重法或是重情的優劣其實顯而易見.
只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有限度的克制個人的私慾,放棄部份的"小利",去謀求達到群體強大的"大利".
如果整個中國社會都像新加坡一樣的重"法治",那麼中國人走到哪都是人敬人怕的.
商鞅,在個人看來,唯一的缺點就是一切的思考都完全放在國家利益上,為了這個目標有點不擇手段.
到最後連自己的老命都賠掉.
這樣的"變法",在當時的時代背景或許是不得已的做法.
可是這種精神,卻仍然是後世都該肅然起敬的.
真希望台灣能變成一個完全的"法治'社會.這樣子的環境才能讓人真正的安居樂業.
PS.個人對人權的認知是守法者才有資格講人權,犯法的人是沒有資格談人權的.
因此,重典重刑是我一貫支持的主張.擴大死刑的裁判範圍,才能有效的嚇阻降低罪率.
這樣多數善良守法的人,才能有所保障.
作者: OAKLEY5910    時間: 2009-2-9 02:24:04

上面的心得,是引用文章嗎?....一一a
作者: OAKLEY5910    時間: 2009-2-9 21:33:34

原帖由 寒冰神話 於 2009-2-9 18:58 發表


抱歉  閣下誤會了
在下所有回覆或發帖都是自己打的
只是在下會多為修飾用詞  並慎重選其正確用字  儘可能減少錯別字出現
且在下發帖甚少  若是引用文章  現在在下所發之帖應該不僅如此數目
但感謝閣下所提疑問  畢 ...


看得出來你的用語十分嚴謹...

現在的人很少這麼做....

另外請問你看得「大秦帝國」是濃縮版的嗎?...最近重播的都是濃縮版...
作者: LIJONGFEN    時間: 2009-2-9 23:21:45     標題: 小弟淺見...

這部歷史句一共有52集.
小弟已全部收視完畢...
以下幾點心得各位大大卓見...

1.國力之大小在於民,政府只是輔助角色,官員的定位是在凝聚國力與發揮國力.
2.嬌兵必敗,媚國必亡.國家的方向必須不斷調整.安於現狀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3.政客與政治家的差別,在於對國家與人民的責任.任何一個國家的強盛也在於政客與政治家的比例.
4.情理法與法理情之間的爭鬥只有中國才這麼明顯,但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就有情理法的優先順序的進步概念語徹底實踐令今日的我們多麼的汗顏.

請各位大大卓參...
作者: OAKLEY5910    時間: 2009-2-10 14:13:31

原帖由 寒冰神話 於 2009-2-9 22:37 發表



對閣下指教  在下感謝並虛心受教
因此為討論版  當與一般聊天或玩樂討論不同  但皆能以輕鬆之心交流
堅持儘少令錯別字出現  可使閱覽者明白易懂

在下看的該是濃縮版  第一部五段  在下皆有看完
因有興趣而另上網 ...


小弟看得是首播的完整版

我也建議大家去找「完整版」來看,因為「完整版」內容對商軮變法前、後過程交代較為完整

而「濃縮版」只有1/3而以,容易錯失一些重要細節
作者: 渠樑    時間: 2009-2-11 04:11: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ckz024182    時間: 2009-2-12 03:01:02     標題: 回覆 #4 cwo0511 的帖子

大大= =你用柏楊的文章耶><

本來我想拿來用的說= =
作者: 359359    時間: 2009-2-12 19:19:25

提起商鞅  讓我也同時想起了張居正
商鞅的變法成功讓秦後來有了滅六國的實力
張居正的萬曆新政讓明朝中興富庶
可是這兩個人後來的下場卻都讓人唏噓感嘆
作者: 梅石    時間: 2009-2-18 17:57:07

商鞅之後秦國繼續施行商鞅之法,其後才六國一統.
作者: 馬龍白蘭度    時間: 2009-2-18 19:31:57

原本最有機會統一6國的應該魏國
誰叫龐娟小心眼.不然魏國就有上將軍龐娟.丞相衛鞅.軍師孫繽.夢幻的陣容搞不好稱霸世界
結果龐娟先送走孫繽又放棄衛秧龐娟真是小心眼到家的.
作者: 真希兒    時間: 2009-7-30 12:33:42

原帖由 馬龍白蘭度 於 2009-2-18 19:31 發表
原本最有機會統一6國的應該魏國
誰叫龐娟小心眼.不然魏國就有上將軍龐娟.丞相衛鞅.軍師孫繽.夢幻的陣容搞不好稱霸世界
結果龐娟先送走孫繽又放棄衛秧龐娟真是小心眼到家的. ...

就算有這種夢幻組合.打不進函谷關一切都是空話
齊魏趙楚戰國四公子這種組合還不夠夢幻嗎!?
蘇秦掛六國相印集六國兵力為一身還不夠強嗎!?
六國猛將軍事人才不會比秦國少.有樂毅.吳起.孫臏.帶陀.兒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以倍於十倍之地百萬之眾.但秦軍只要躲進函谷關不出.六國就自己亂了
我也能說只要趙國出個好國君將全部軍力交給李牧.還不打個贏政滅國
只要楚懷王聽信屈原的話.不中張儀的連橫之策.天下"橫則秦.縱則楚"少說50年不變.統一天下哪論得到贏政..
但只要秦軍不失函谷關.就能累積實力.天下遲早還是秦國一統.秦國倚靠函谷關的天險.東拒六國.西打河西.累積實力.縱使六國擁有孫武在世的軍師.慶忌一樣的勇士.管仲一樣的賢臣.百萬的雄師.萬乘的戰車.彼此消磨下.天下依然是秦國的
只要函谷關不破.秦國穩如泰山.項羽一破函谷關.秦國沒多久就滅亡了.何況函谷關還是章邯自己投降的.項羽還打不下來咧.

《 本帖最後由 真希兒 於 2009-7-30 12:34 編輯 》
作者: 真希兒    時間: 2009-7-30 12:41:39

秦國.成也商秧.敗也商秧
商秧那一套不能吃一輩子的
秦始皇的律法比商秧更嚴.比商秧更有執行力.還不是種下滅亡的禍根
戰亂之後的社會是不能靠嚴刑峻罰搞連坐跟嚴密保甲來管理的.人心未定.又遇波瀾.不跟你拼命才怪咧
遇到什麼情況就要改變方法應對.一套吃一輩子!?等死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