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機會教育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09-2-18 02:07:43
標題:
機會教育
某天參加一個聚會,看到一對母女坐在前面,那個女孩不斷的打著媽媽,或許是要引起媽媽
的注意。那是一位年輕媽媽,但是她卻連理也不理,或許她知道她孩子的習性吧。旁邊有人
跟女孩說不可以打媽媽,她還不斷噘著嘴巴一臉不悅的表情衝著那個人擺臉色,而她的媽媽
依然毫無反應,甚至連看也沒看,更不用說勸阻及告誡。
或許是媽媽對孩子沒輒,無法管教。因為可能孩子從小是祖父母或外公外婆帶的,寵慣了。
也或許父母自己也寵,捨不得。認為孩子還小嘛!大一點再說或是想長大了就會乖。其實那
個女孩已經上小學了,再不及時糾正,壞習慣養成就難改了。寶貝孩子不捨得管教,該處罰
不處罰,越來越大只怕想教都難,更遑論管教了。
曾有一位朋友提及她孩子小時候,曾去隔壁雜貨店看到一個喜歡的東西,就四下張望確定沒
人看到就順手牽羊了。其實這一切全看在他媽媽的眼裡,可是他媽媽當時並沒有制止,還滿
臉笑意的說當時孩子東張西望的表情好可愛。天啊!這是現代母親教孩子的方式嗎?其實她
真的錯得太離譜了。我們知道孩子是可以有犯錯的機會,因為從錯誤中學習也是一種方法。
但是要把握機會教育才能讓孩子從錯誤中成長。其實因為她的錯失良機,之後讓她常在孩子
的矇騙中受煎熬。
當然我是不贊成打罵的教育,但是我也不反對採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因為重點不在打罵本身
,而是當教育者需要採用打罵方式時,要讓受教者真正明白錯誤在哪裡,及為何要受罰和處
罰的方式等,這些都要在彼此理性的狀態下做好溝通的。道理是講給人聽的,對受教者的尊
重也是教育者的智慧風範。如果把受教者當低下的人,就無法平等對待,也就無法達到教化
人心的目地了。
教育的困難在於人是活的,人有自己的思維;人有個別差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
教育也就更重要了。因為人的可塑性,所以教育可以改變人的行為表現,可以感化人的內在
思維,當受教者對教育者產生認同時,教育的深耕就開始長苗頭了。
機會教育的重要乃是受教者需要及時修正的根本。錯誤的出現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他本身
的內在有一個誤區,需要教育者以正確的好辦法及時伸出援手助受教者一臂之力。
好的傳承是人類生生不息永續延伸的基礎。每個人都是從幼小到成人,都是由不知到能知。
這一段光陰的故事都是每個人生命的紀錄,其中有對有錯有好有壞,生命由錯誤到正確;從
壞到好,正是生命的昇華。人生的經驗是選擇而來,希望在生命的終點站下車時,我們都能
輕鬆的說「我無悔此生了」。
把握機會教育好孩子們吧!當選擇的機會還在我們的手上時,才能有機會教育。而當他長大
後,我們也能放心的放手看他飛了。
....................................................................................
少子化的結果,造成父母過度寵溺小孩。而不再注意機會教育,對孩子影響之鉅。孩子一定
會犯錯,若不透過誘導、教育來導正他,會讓他一直錯下去。適時地提點糾正,使要偏離軌
道的孩子,即刻的回歸正軌。是每個父母最基本的工作。
作者:
gn00786811
時間:
2009-2-18 05:36: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阿叡叡
時間:
2009-2-18 20:48:11
現在有許多人都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學校的教育體制
卻不知其根源是要從家庭教育做起
也許真是少子化的結果
現代的小孩真是受盡寵愛
卻也導致他們為所欲為、是非不分
小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學習
他們最基本的學習方式
就是不斷的測試父母所能容忍的底限
當他們所做的事,父母可以容忍時
就理所當然的視為自己的行為是對的
因此當子女的行為偏差時
家長一定要立即糾正,才能加以導正
所謂的養育子女
不但要養他,更要教育他
只知道要養卻不去育
就不配為人父母
作者:
faith_426
時間:
2009-2-23 23:52:38
人其實都有一種欺善怕惡的隱性
所以我習慣讓小孩知道我是個性格很爛的人(!?)
這樣他們就會比較乖了...XD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