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台灣民間醫神——保生大帝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09-4-5 17:05:41     標題: 台灣民間醫神——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又名大道公,是台灣民間信仰中善男信女的健康守護神。以保生大帝為主神供奉的廟宇全省有上
百座之多,其中在台北地區以大龍峒保安宮最負盛名,每年農曆三月舉辦一系列宗教藝文活動,吸引大批
民眾共襄盛舉。


世代積德

相傳保生大帝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俗名吳本,字華基,號雲東,生於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 (西元979年)
,歲次乙卯年三月十五日。大帝先祖原是周代秦伯皇帝後裔,建國吳縣,因戰亂逃亡,遷徙臨漳,代代禮
佛,相繼九世。


真人轉生

宋太祖乾德元年(西元963年),大帝父母遷居福建同安白礁村,農耕捕魚為業。 據傳大帝降生乃因其母黃
氏於睡夢之中,有感一只白龜由口入腹,故懷聖胎。分娩時更有太白金星、南陵使者等諸神前來祝賀,宣
告大帝為天界「紫微星」轉世,語畢,大帝誕生,豪光燦爛,滿室異香,只見屋外紫氣滿庭,天上祥雲朵
朵,街坊鄰居嘖嘖稱奇,嘆為觀止。


行醫濟世

大帝自幼聰明,身材魁梧,天文地理無所不通,醫術一道尤有研究。十七歲時經異人引導入崑崙山,習得
西王母所授之驅魔法術,下山後更加潛心醫道,修心養氣,戒殺持齋。由於其醫術高超,待人親切,各種
疑難病症皆迎刃而解,有當世神醫之稱。


米船賑災

宋仁宗明道元年(西元1032年),漳、泉兩地久旱不雨,飢荒嚴重,大帝向鄉民預告十日之內必有米到,隨
即開壇作法,不出十日,果有大船運米入港,糧食月餘不缺,災民無不感恩戴德。


善化眾生

傳聞某日一隻虎精因食婦女, 喉嚨被女人頭上髮針刺傷,疼痛難當,化作人形求助於大帝。 大帝訓斥牠隨
便吃人,不願救治。 虎精自知闖禍,後悔不已, 大帝見其有痛改前非之意,遂施以醫藥。從此虎精戒去吃
人習慣,跟從大帝到處行善,民間稱牠「黑虎將軍」,此即大帝廟宇亦有老虎雕像的由來。


得道昇天

宋仁宗景祐三年(西元1036年)五月初二午時,大帝修煉得道,駕鶴昇天,享年五十八歲。大帝畢生德高望
重,懸壺濟世,歷代為人所敬仰。每逢農曆三月天,保生大帝祭典已成為台灣善男信女心中一大宗教盛事。

作者: wujt    時間: 2009-7-25 16:11:50

保生大帝,本名吳夲(音韜),

歷代朝廷對保生大帝的追封

  1171年(宋孝宗乾道七年)賜──大道真人

  1195年(宋寧宗慶元二年)封──忠顯侯

  1208年(宋寧宗嘉定元年)封──應惠侯

  1227年(宋理宗寶慶三年)封──康祐侯

  1235年(宋理宋端平二年)封──靈護侯

  1239年(宋理宗嘉熙三年)封──正祐公

  1240年(宋理宗嘉熙四年)改封─沖應真人

  1245年(宋理宗淳祐五年)封──孚 惠真 君

  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封──孚惠妙道普佑真君

  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封──昊天御史醫靈真君

  1425年(明仁宗洪熙五年)封──恩主昊天金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的神蹟

  醫虎喉:吳夲於山中採藥時,遇一白額金睛老虎,因食人而骨哽咽喉,痛苦難當,遇吳真人乃垂首趨附,求其救治,真人心有不忍,乃斥責其惡,見其知悔,乃以符水施灌,化骨入喉,此虎感恩遂化為吳真人座騎。故保生大帝廟龕之下,多祀奉有老虎神像,稱為「虎爺」、「黑虎大將」。為台灣虎爺信仰的重要來源之一。

  點龍眼:有蟠龍患有眼疾,化為老者,請求真人醫治,真人以符水醫治。

  泥馬渡康王:傳說宋高宗為康王時,入金國為人質,趁隙脫逃,逃至崔子廟內,苦於金兵追趕,無力擺脫,忽聞馬鳴,廟前竟有良駒停駐,遂乘馬疾奔南方,金兵隨後亦策馬追趕,逃至江岸時,康王胯下座騎竟飛馳過江,擺脫追兵後,座騎化為泥馬,經高宗派人四下探訪,始知為保生大帝施力救助。(另一說非保生大帝,而是 崔府 君崔玨)

  絲線診脈醫國母:相傳明成祖年間,孝慈皇后患有乳疾,求訪天下名醫莫救,突有道士自稱住白礁鄉名吳夲,自稱能醫治皇后重病,並言能以絲線診脈。成祖先以絲線繫於皇后玉鐲、貓身,皆被真人識破,成祖驚異,乃命內侍繫絲線於皇后手腕,斷為乳疾,並隔屏指示施以針灸,乳疾頓消。成祖欲賜予官爵財寶,皆辭不受,騎鶴而去。皇后感其恩德,乃立國母獅於福建白礁慈濟宮廟庭之內。

《 本帖最後由 wujt 於 2009-7-25 16:14 編輯 》
作者: 陳宗益    時間: 2011-9-11 20:42:19

保生大帝為中國閩南、潮汕地區及台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醫神,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

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夲」音ㄊㄠ滔非「本」字),生於979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卒於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登山採藥時,失足落崖,享年五十八歲。家鄉為福建泉州同安明盛鄉積善里白礁村,今屬漳州市龍海縣角美鎮。

父名吳通,母為黃氏,貧病早逝。吳夲初習捕蛇、採藥,後學針灸、湯藥,醫名逐漸傳播民間,宋朝楊志《青礁慈濟宮碑》記載其逝世後鄉人私諡為「醫靈真人」,供奉為地方神祇,於青礁龍湫坑畔建立「龍湫庵」奉祀,為廟祀之始。

(宋)楊志《青礁慈濟宮碑》記載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吏部尚書顏師魯奏准朝廷於青礁建廟,因此成為官方認可之正神信仰,青礁為吳夲生前煉丹施藥、羽化之處;(宋)莊夏-《白礁慈濟宮碑》亦記載:[歲在辛未(1151年,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肇剏祠宇],說明了白礁的建廟年代。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賜廟額"慈濟"。因神蹟傳說流布,及歷代朝廷追封,遂成為閩南地區重要民間信仰。而隨同安移民遷徙,也成為台灣、東南亞同安籍人士信奉的鄉土保護神。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