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加分活動)草編(9P) [列印本頁]

作者: 虛無飄渺    時間: 2009-5-4 13:11:57     標題: (加分活動)草編(9P)


草編


[movie]http://www.youtube.com/v/rfvjNzrRDbM&hl[/movie]

葉編.風車


[movie]http://www.youtube.com/v/EOuusynENi8&hl[/movie]

草編蚱蜢


[movie]http://www.youtube.com/v/Y8IY1nMAQiw&hl[/movie]

草編玫瑰

[movie]http://www.youtube.com/v/GDeIdFrTFqA&hl[/movie]
過去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孩子遊玩於土地鄉野中,編草弄葉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如今,生長於都會中的小孩會做的已不多了。僅在名勝古蹟周遭或許還能看見或是一些民俗團體中現做現賣。希望能藉由網路來推廣及保存我固有的傳統文化!老一輩的人總在農忙閒聊之餘,將隨手可得的葉子,編出一些可愛的造型,做為孩童的玩具,你多久沒看到草編了?你編過草編嗎?我們有提供師資及材料,讓您體驗一下其中的樂趣,回味過去的童年生活!讓您全身上下沾滿童趣。
在過去農業的年代裡,一片葉子就可以編成一隻栩栩如生的蚱蜢。草編蚱蜢不僅拙樸可愛,且生動有趣,深受大人與小朋友的喜歡,不過,這可需要相當的熟稔的技藝。因為椰子樹葉取材不容易,而且做好的草編蚱蜢容易枯萎變乾,所以我們做好的做品,都會噴上一層透明漆,讓做好的草編蚱蜢製作不容易壞,也讓您的草編蚱蜢栩栩如生。

草編蚱蜢顏色不是綠色就是褐色系,草編蚱蜢是早期農村小孩自製的童玩編織蚱蜢需要一些技巧例如頭與身體的比例要適當,蚱蜢才能做得漂亮;它除了是一種童玩之外,也能激發小朋友的創造力,可任憑天馬行空轉化成各式各樣的立體造型,並可訓練小朋友的手部肌肉及審美觀。用天然葉子編織有個缺點,因為等到新鮮的葉子乾枯,原來的造型就會改變,顏色也不若原來鮮綠,因此編織蚱蜢的保存是令人腦筋的。許多人在鄉下長的都知道, 在廟會時都有人會用椰子葉編蚱蜢來販賣或是玩過鬥蟋蟀、踢毽子,或當廟會時,總有歌仔戲的演出,還有流動的攤位在教人編蚱蜢、中國結、捏麵人、畫糖,多樣化的傳統風俗,編織了臺灣多彩多姿的文化。


在現代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一些台灣鄉土味的傳統風俗卻漸漸枯萎了!讓我們再一次把這些傳統發揚並且讓更多的人來體認。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編蚱蜢,透過您的巧手,一定可以做一支。

(一)準備材料:最好用椰子葉。

(二)將主脈由基部量起約6公分與葉片分離。

(三)主葉脈往後折,將葉片一左一右套入主脈並拉緊用手按緊。

(四) 將葉片一左一右套入主脈重覆動作三至六或八次。

(五)將剩下的椰子葉尾穿過主脈後折所形成的圈內,並將主葉脈拉緊。

(六)用可愛的小珠子當眼睛,就完成一隻草編蚱蜢了。

為大家介紹完草編的製作方式,不彷利用您生活周邊的落葉,嘗試看看,你也可以做一隻可愛的草編蚱蜢。

 


草編工藝  
   
    草鞋、草繩、草席,這些都是臺灣早期社會生活很重要的用品,說到草席一定會聯想到大甲,大甲正是臺灣近代草編工藝的開始處。清雍正年間,居住在現在臺中縣大甲一帶的原住民蒲氏魯禮和吶希烏毛兩位婦人採集大甲藺草乾燥後,編製草編製品。而除了大甲一帶,臺灣各處也都普遍有草編工藝的存在。

    草編工藝產品大致可分為:一、生活用品:草繩、草鞋、草帽、草席、草墊。二、草編童玩:草刀、草馬、草蜢籠...。三、祭祀用品:排灣族五年祭仍使用刺籐球、草編花圈。四、工藝品:現今各社區積極推廣將草編製成工藝品。

    草編的材料,早期臺灣大都使用天然纖維,如棕梠科植物黃椰子,現在也有人使用人造纖維替代,宜蘭童玩節的展覽就分成兩類材料。一、天然纖維(1)棕梠科植物:黃椰子、蒲葵、可可椰子、華盛頓椰子??;(2)禾本科植物:五節芒、稻草、白茅草;(3)大甲藺草;(4)露兜樹科:林投、露兜樹;(5)麻纖維:黃麻、苧麻;(6)薑科:月桃。二、替代材料(1)打包帶;(2)PP緞帶;(3)紙纖。


    不管使用哪種材料都一樣沿襲傳統的編織技法,傳統的草編流程為:編製→紮扣→縫拼→穿插→纏繞→分割→染繪,編製的方法有:十字起底法、井字起底法、十字結起底法、十字穿套、井字穿套等。目前臺灣有許多人積極從事草編藝術工作,例如:觀音鄉的王承德老先生就以當地的稻草為素材,創作了許多具創意的草編工藝,也有許多社區積極推廣草編工藝,較著名的有: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臺中寶山社區、宜蘭珍珠社區,相信在社區人士的努力下,臺灣草編工藝一定能再現風華 。
  
 
 
 
 
 


=========================================================

草編,除孩童玩的草編炸蜢,尚有草鞋、草繩、草包。草鞋、草繩是利用乾稻草為材料編製;

草包則專屬農人使用的,利用山區所產的桔梗蘭(山菅蘭、竹葉蘭)來編織,

錐形體、凸字形的立體編織外形,內包米,蒸炊過後,可攜至農田中用餐,不但省時又具環保功能。

日竹編器與草編品已愈來愈少見,編織技術亦逐漸流失中,如果不再加以保存與發揚,或許將來難再見到傳統的編器了。

民俗的傳承很重要,也要有心去學才行,希望我們的草編民俗能一直代代相傳。



《 本帖最後由 虛無飄渺 於 2009-6-5 12:29 編輯 》
作者: ck5689    時間: 2009-6-5 11:17:51

草編是難度高的手藝,需要一段日子學習,才有所成,所以現在越來越少見到這種手藝了.
曾經有次,在街上見到草編的蚱蜢,圍觀者眾多,其中不乏外國人,全都對草編的蚱蜢穩奇和讚嘆,可惜!!!肯拿錢出來買的人,不多.
作者: air310    時間: 2009-6-5 15:02:04

草編超級難的
要學好 除了手巧外 還要必須要技術
之前看過有人在編作
當下有買了兩隻小蚱蜢  真的很可愛
不過可惜 不知道 是不是 上面大大所說的那樣
看的人多 買的人少
現在已經看不到有人在製作了
只剩下兩隻小蚱蜢 站在我的書桌上 陪我了
作者: abing    時間: 2009-9-24 16:50:51     標題: [熱烈迴響]

草編工藝 在台灣歷史佔很重要地位,因為它有兩種重要用途, 一為生活用途例如草鞋、草繩、草席等,在光復後甚至於外銷賺取外匯,也為台灣經濟發展做了不小貢獻。另一用途就是小孩童玩的製作材料,在40~50年代幾乎每個小孩多會編製幾種動物或玩具。隨著歲月我多已遺忘,現在在這裡看到許多人努力來回憶與重新喚起大家的中視,我大力支持。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