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知識普及] 鄭燮《蘭花圖》:沁人心脾又寒意逼人(清) [列印本頁]

作者: 草薰風    時間: 2009-5-5 12:24:08     標題: [知識普及] 鄭燮《蘭花圖》:沁人心脾又寒意逼人(清)

 


    三叢蘭花,濃墨寫就蘭葉,俊逸多姿;淡墨渲染蘭花,清雅可人,花心用濃墨點出,般配著左下角的題詩:“素心蘭與赤心蘭,總把芳心與客看。豈是春風能釀得,曾經霜雪十分寒。”蘭花的芳心,就在這一刻散發出幽香。

    鄭燮草書入畫 蘭花瀟灑異常

    畫家鄭板橋,名燮(音謝),字克柔,江蘇揚州興化人,“板橋”是他的號。鄭板橋是鼎鼎有名的揚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主張重創新、抒個性的揚州八怪,有著和當時的“正統”畫派完全背離的藝術風貌,他們的作品表現出對現實的關注,因此顯得格外深入人心。鄭板橋善畫蘭、竹、石。在他的畫裏,你常常可以看到書法的筆法,正如他畫的蘭花“蘭葉用焦墨揮毫,以草書之中豎長撇法運之”,儼然融入了草書的筆意,著實使他的蘭花擁有了非同一般的瀟灑。相反,在他的書法中也融入了畫法的筆法,他創造了“六分半書”,縱橫錯落,飄灑有致。

    鄭板橋兼通詩、書、畫,他寫的詩詞多表達對國計民生、人倫道德的關心。他曾說,王維和趙孟頫雖然聞名遐邇,但他們無非就是會寫會畫的普通畫師而已,看看他們平生所寫的詩文,有哪一句說到老百姓的苦痛了呢?任山東濰縣知縣期間,為官清正、關心民間疾苦的鄭板橋,因開倉賑災,被誣告貪贓,罷官歸家,卻由此得到了“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的美譽。回到揚州後,他的書畫聲譽吸引了各式各樣前來索取字畫的人士,疲於應付的鄭板橋不得不張貼出潤格,將自己的作品明碼標價,按質論值:“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他明確表示,無論是送禮物還是送食物,都不如直接送銀子來得實在,至於想賒賬和賴賬,那就一律免談罷。

=====================================================

[知識普及] 千年詩魂醉故鄉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一首清婉纏綿的《卜算子·相思》,奠定了北宋作家李之儀在中國詞壇的地位。他的詩”神鋒俊逸“,書法《汴隄帖》現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見上圖)。在他的家鄉山東無棣縣,其影響力久盛不衰。

    李之儀,字端叔,1038年生於無棣縣信陽鄉李通判村。李通判村原來叫李家莊,因李之儀曾任過原州通判,而改村名為李通判村。現在,李通判村已分成通判一村、通判二村兩個村,村裏李姓大都是李氏的後人。儘管目前保存的李氏家族譜書中已找不到李之儀的名字,但家鄉人對他的崇拜、敬仰、喜愛之情,長期以來有增無減。

==================================================================

三叢蘭花佈局錯落有致,上方與左下的題跋成為了整個畫幅構圖的一部分,獨特而又平衡。
看著勁俏的葉子,你似乎都能感覺到“曾經霜雪十分寒”的逼人寒意,
但正是在這樣的寒意中,那幽雅的香氣才會那樣沁人心脾。

《 本帖最後由 艾涅爾 於 2009-5-5 12:32 編輯 》
作者: markeyy    時間: 2009-5-6 08:42:13

欣賞藝術品,和個人修養有莫大關連,像我等凡夫俗子看這圖,如亂草一堆,毫無美感.個人意見,見諒.
作者: Vampire    時間: 2009-5-6 20:10:49

欣賞了,謝謝!!
鄭板橋的作品在當時書畫界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時至今日仍然具備極高的研究與學習的價值...
其實經常在文具店或藝品店的許多商品上,
看見"難得糊塗"四個字......
這四個字的典故就來自於鄭板橋呢!!
作者: vincent716    時間: 2019-4-17 20:50:09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