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加分活動)跳鼓陣(11P) [列印本頁]

作者: 虛無飄渺    時間: 2009-5-11 09:43:11     標題: (加分活動)跳鼓陣(11P)


跳鼓陣
 
跳鼓陣為臺灣民間傳統技藝,是早期廟會節慶的重要活動之一。近年來,政府為了薪傳民間陣頭技藝,特別鼓勵中小學列入重點發展活動。
 
所謂「跳鼓陣」顧名思義,乃因於活動時有一人胸前背著鼓,且以背鼓著為活動中心,表演內容著重以跳躍、扭腰的步伐進行各種陣式的變化,故稱之鼓陣。
 
跳鼓陣亦是臺灣最原始的樂隊形式,展演時僅用鑼、鼓兩種樂器,配合頭旗、涼傘等道具貫穿全場,全隊的步伐跑跳、扭姿彎身、陣勢的變化、肢體律動的速度,都以鼓的節奏為重心。
 
傳說跳鼓陣的由來有二:

一說是:明朝名將戚繼光帶兵驅逐倭寇大勝,班師凱旋時正逢元宵節,民眾提著燈、打起傘,夾道歡迎,一時間,鑼聲、鼓聲、旗子、雨傘隨著舞步跳動起來,無形中形成跳鼓陣。

另一說法與鄭成功在臺灣訓練軍隊的陣式有關:當年延平郡王克復臺灣以後,在臺整軍經武,日日練兵,準備反清復明,各方豪傑聞風歸來,時常舉辦博擊比武盛會,在分組進行比賽時,有一、二名及鼓者在旁擊鼓助威,隨比武者跳躍進退,頗受歡迎。後來滿清統領臺灣後,一般不願事清之豪傑,平日多散居於各地墾耕,農閒無事時,便以助威的單鼓作為消遣娛樂,世代相傳,成為現今流行於臺灣的陣頭技藝。

 
因為跳鼓陣是一種非常講究身體律動和節奏感的民俗陣頭技藝,如果害羞或是太緊張,肌肉就會變得硬邦邦的,也就『扭』不出跳鼓陣的韻味了。所以訓練跳鼓陣的第一招便是要從訓練『放鬆身段』練就『扭功』開始。

雖然跳鼓陣跳起來熱鬧有趣,其實練跳起來可是很辛苦的。例如手持『娘傘』扭跳的小朋友,不僅要一邊跳,還要一邊轉娘傘,轉得手掌虎口處都快脫皮了;背著大鼓扭跳的小朋友也不輕鬆,剛開始背的時候,脖子酸得不得了,遇到快節奏扭跳時,偶而還會被鼓捶捶到手掌呢!掌頭旗的,更是整個跳鼓陣的靈魂人物,一點野馬虎不得,舞動著比人高的旗子,虎虎生風,威震全場,但手臂的痠疼豈是他人可知?

練習跳鼓舞陣是不輕鬆的,但在練習的過程當中,可獲得合作、協調及團隊精神,充實童年生活,增進師生情誼,對體能的改善,也有明顯的績效,因此深受家長們的肯定與支持。

十個陣式如下:
一.開四門    二.拜鑼    三.龍門    四.大彩輪    五.插龍喉    六.穿梭    七.八卦    八.七星    九.巡更    十.乾坤


傳統跳鼓陣的組成,一般以九人為單位,分為一人執頭旗、一人執貳旗、一大鼓、二涼傘及四銅鑼。頭旗與隊旗在隊伍最前方,鼓手置中,涼傘手位於鼓手前後,四位敲鑼手分立隊伍四方。
 
 
 
 
 
 


[movie]http://www.youtube.com/v/RuqNfes8CO0&hl[/movie][movie]http://www.youtube.com/v/vKmsWnapl3g&hl[/movie][movie]http://www.youtube.com/v/sXR72Zwc57U&hl[/movie][movie]http://www.youtube.com/v/u_OJ6bBMzTM&hl[/movie]


==============================================================

近年來跳鼓陣亦成為表演藝術創作之素材,成為舞台作品,並隨著專業舞團參與國際舞蹈節的演出,

躍上國際舞台成為台灣舞蹈代表作品之一。舞蹈化的跳鼓陣動作已經修飾美化,道具與空間運用較富變化,

肢體語彙豐富、服飾具設計風格,加上燈光…等劇場元素呈現出跳鼓陣不同的面貌。

如果民間傳統形式的跳鼓陣仿如田間樸實的菜蔬,而以舞蹈創作為主體的跳鼓陣則是一道精緻的料理。




《 本帖最後由 虛無飄渺 於 2009-5-11 09:44 編輯 》
作者: ck5689    時間: 2009-6-1 16:58:59

從圖片文字和影片中看到,喜見有年青男女參予這跳鼓陣,看到他們打鼓,跳舞都很投入,可以預見,這種民間活動,將會是有流傳下去的機會.作為強身健體的運動,值得推廣.
看到他們手持新彩旗,步法有緻,舞動有序,像看戲般的有情節,實在難能可貴.表演者都是小學生,這點我極為欣賞,讓年青的一代多點接觸古老文化,那是最好的教化導善.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