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加分活動)桃花過渡陣(10P) [列印本頁]

作者: 虛無飄渺    時間: 2009-5-13 20:59:21     標題: (加分活動)桃花過渡陣(10P)


 

桃花過渡

   「過渡仔陣」亦稱為「桃花過渡」,以前是民間非常流行的民間小戲,也是膾炙人口的民謠,在鄉下是家喻戶曉的戲碼。「過渡仔」,由一男兩女以對唱及「答嘴鼓」方式,唱七句聯的勸善歌,別有一番趣味。

    過渡仔陣是敘述一位「撐渡伯」與丼姊妹之間的「打情罵俏」,透過對唱與「答嘴鼓」,以一年十二個月不同季節變化及情境,呈現出詼諧逗趣的場面,並以七句聯的勸善歌加入其中,在逗趣中達到勸世教化功能。
  


     在對唱中,要以不同的樂器伴奏,包括:鼓、響板、鑼、鐘、殼絃、大廣絃、月琴、橫笛等,此外,歌詞多以傳唱方式流傳,是民間寶貴的智慧財產。由於年輕人已不願學習這些民俗藝陣,目前都由老人擔綱,而老人家對該藝陣又樂此不疲,在傳承中自得其樂。

 

關於桃花過渡的起源,一般都以為它是車鼓戲裡的一齣小戲,事實上它另有源流,只是被車鼓戲裡的一齣小戲,事實上它另有源流,只是被車鼓戲吸收而已。河洛語系的桃花過渡何時傳入台灣很難查證,目前能找到明確的佐證是一百四、五十年前清道光年間刊印的「歌仔本」。
桃花過渡和過渡仔陣的趣味性生動活潑,演出桃花過渡戲「撐渡伯仔」,拿著槳的「撐渡伯仔」一路搖晃,讓人感覺旱地行船也暈船,打情罵俏的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觀賞者無不會心。

桃花過渡大抵有兩種型態:一是「行路過渡」,一是「坐船過渡」。「行路過渡」基本上仍是車鼓戲,在地面表演,位增添熱鬧,「桃花姊仔」增加二至三人,皆由小姐裝扮,以嬌豔漂亮為原則;而「撐渡伯仔」則一副老頭模樣,雙手持槳,表演時就一面划槳一面吃桃花姊仔的豆腐,動作亦扭亦跳,時而打情罵俏,時而眉目傳情,充滿野趣。

桃花過渡乃敘述一位撐渡伯手搖槳與一對姊妹持扇間之言詞打情罵俏,透過詞曲唱對一年十二個月四季不同,詞曲呈現出詼諧逗趣的場面。通常桃花過渡的前奏為「五五四」,第一首為「吃菜歌仔」,最後一首為酬謝神明保佑之「拜謝神明」。常表演之曲目有:送仔歌、水車歌、吃菜歌仔(食菜歌)、郭子儀、車鼓歌、打菜歌

 
 
 
 
 
 
 
 

[movie]http://www.youtube.com/v/uUt590mqt6M&hl[/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5mUg6nLo7P8&hl[/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7hG8O7xubjs&hl[/movie]


=========================================================

傳統的"桃花過渡陣"成員很簡單,一旦一丑加上一兩個樂工,

演的戲碼是描述渡船的老鰥夫調戲搭船的桃花娘子,兩人以歌相互對答,誰接不上腔誰就算輸。

在這樣的打情罵俏下也活絡了廟會的慶典,為廟會增添了不少熱鬧的氣息!


作者: ck5689    時間: 2009-5-31 21:29:37

桃花對唱,值得推崇.借對唱的形式和規則,推廣詩詞文化,以七句聯做到勸世教化功能.
所以古老文化,確實有存在的價值,感謝貼者提供.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