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劉備曾錯過的四大猛將 [列印本頁]

作者: 艾斯    時間: 2009-6-30 18:35:44     標題: 劉備曾錯過的四大猛將

劉備曾錯過的四大猛將
一.太史慈
他和劉備在早期為救孔融的時候,就相識了。《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太史慈得脫,星夜投平原來見劉玄德。施禮罷,具言孔北海被圍求救之事,呈上書札。玄德看畢,問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東海之鄙人也” 只是那時劉未對其產生如趙雲一樣的情感。試想若當時劉能對其如對趙雲般器重,想當時其必會傾心相投。



二.張遼
劉備及關羽都對其很是敬佩,早在與呂布同守徐州之時,便已有相識。試想劉備若能把其當成與關、張一類的兄弟,其對劉也一定很是感激,到曹操收伏呂布時,劉若能對曹言之及自家如關、張一樣的兄弟,想曹也未必會殺他。之後劉自然可與其在一起了。



三.張任
張任文武全才,只可惜死得太早。若劉備對其不因其殺龐統而痛恨其,而是對其禮賢下仕,如張飛義釋嚴顏一樣,再對其動之以情,想其必定死心投降。那時蜀漢豈不又多了一員大將?



四.龐德
龐德原為馬超部將,因其生病所以才未被派去救劉璋,不然,後必隨馬超降劉備了。其實縱然其當時因病未有收降,若劉備有收其心,想也不難。只要讓馬超暗書一信,再潛人與張魯手下的楊鬆,使反間計,想必能使其來投劉備的。


各位請想,若劉備五虎將加魏延再加上這四員大將必定聲勢大震。孔明坐震成都,然後派張任、嚴顏、魏延等守把西川南部,以拒南蠻。派馬超、馬岱、龐德等守把漢中,以拒羌兵。派張遼、關羽等守把荊州,以拒東吳。進攻派關,守城留張。以張遼的沉穩和謀略,未必會被東吳偷襲。最後留張飛、趙雲、黃忠、太史慈做為進攻長安救援各路的援兵。這樣一來,何愁天下不定?
作者: 艾斯    時間: 2009-6-30 18:36:31

即使劉備得到了那四位將軍歷史也不會改變
蜀漢畢竟還是會滅亡吧
第一:就算劉備真得到了那四位大將,也才不過四位而已   
人家魏國有多少將軍跟軍師阿!這怎麼比較
況且我相信萬箭齊發之後,沒有人還可以活潑亂跳

第二:
為什麼這麼多人要加入曹操陣營而沒有加入劉備
這一定有他的道理存在,曹操想必也是很重視人才
況且當初龐統由於其貌不揚的關係,劉備沒有很重用他

第三:
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勸征討東吳
結果戰敗於東吳,還害死一大半的賢才將士
不過劉備還真的挺聰明
死之前改緊託付諸葛亮想辦法復興漢室
諸葛亮當時會哭的原因,我想大概是因為心理想著你是在開玩笑?


本版已全面禁用注音文
代為修正  以後煩請注意

                            -寒冰神話-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09-7-9 06:05 編輯 》
作者: 咦_有流星    時間: 2009-6-30 20:08:45

桃園三結義 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 但願同年同月同死 想必劉備要去東吳報仇  一定很難抉擇吧
好像是因為 張任用箭射死龐統 龐統坐劉備的馬的盧才死  我想龐統因劉備而死  劉備阿 (有失必有得 好好的想唄)
關 張 若沒先死  劉備也不會跑去被東吳殺的病死 我想天下未必是曹賊
作者: mangrove    時間: 2009-7-1 21:47:00     標題: 回覆 #2 艾斯 的帖子

嗯嗯~

說的好!!   


最後那一點   的最後一局劃   很好笑也很貼切XD
作者: 最愛拖鞋    時間: 2009-7-4 02:13:03

有多這四個喔  或許會有不同的場面會出現啦    但我還是覺得不會改變多少
作者: jabbar    時間: 2009-7-17 14:06:35

張任我比較不贊同.是張任百般不願投降.不是錯殺.而另三人只有龐德最有可能招降.舊主馬超只要一封家書.應該可以招降
作者: sosol812    時間: 2009-7-18 15:13:24

蜀國國力不強
並非少數名將即可扭轉
國力弱對錯誤決策的承受程度相對比較差
弱肉強食下 出局的機率相對高了
作者: 才子    時間: 2009-7-18 18:02:46

不可能的,以猛將論猛將:

張任是不可行的,堂堂一個副參謀長兼入蜀軍參謀長,硬給他老人家射成刺蝟,劉皇叔留他一命如何安將士之心?
龐德就別說了,他故主馬超兄弟和他老哥都給昭烈皇帝打工,真的一封信就招得來,他就不會拿毒箭射關二爺了!
張文遠那叫沒法子,打扁呂奉先之時,原以曹爺為主,劉皇叔再禮賢下仕,也爭不過曹爺嘛.
至於太史子義,那倒真是錯過了.

再說: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黃漢升,馬孟起,魏文長,又豈會輸於此四位?
作者: emht1521    時間: 2009-8-11 00:43:29

同意2F大大的說法

尤其是最後一點

光是劉備不聽諸葛的勸說就足以滅國了

有將而無兵 依然是無法挽回大局

兵將是一體的

(以下胡扯@@)

實際上並不存上的偉人 妮布可拉斯凱吉曾說過的名言

有兵有將有勝仗
作者: evance826    時間: 2009-8-13 17:02:50

劉備攻吳算是最大敗筆
也使國力大大減半
所以我認為多幾個也沒用的
作者: Mogel    時間: 2009-8-13 18:51:25

基本這四個人,並沒有多大的可能歸順劉備
首先是太史慈和劉備最多在北海一起救過孔融而己,之後再見則赤壁之戰的事了,反觀趙雲在公孫讚帳下,劉備來歸附公孫讚,兩人己同事了,更別說劉備幫助田楷抵抗袁紹時,公孫讚就派趙雲為劉備的隨從了。試問一個謹見過一面的人和一個之前是同事之後變隨從的人,那個和劉備感情會比較好?

而張遼,各位都搞錯一件事,張遼是自願投奔曹操的,並非戰敗被俘的。

至於張任是戰死沙場,他根本沒被劉備俘虜過,另外嚴顏在史書上張飛放他走以後,並無記載嚴顏歸降之事

最後是龐德,正史記載馬超並未救援劉璋過,況且也沒記載龐德當時有生病,曹操攻漢中時,張魯是先跑去巴中後降曹的,龐德當時大可去找馬超的,但他卻自願投奔曹操,之後被關羽俘虜時,關羽也曾拿「馬超在劉備底下做事」說其投降未成

太史慈和劉備根本不熟、張遼和龐德則自願投奔曹操的、而張任直接戰死沙場,所以說這四個人幾乎和劉備沒什麼錯不錯過的事
作者: z134679852    時間: 2009-10-15 22:28:44

其實真的要比人才的話 蜀漢並不比曹魏還少
只是劉皇叔知不知道知人善任而已
他把大權只集中在自己信任和跟自己最久的人身上
其他後來的降將和謀士只是禮遇他們 並未有給他們什麼實權和表現的機會
後來的御駕親征東吳更是一大敗筆
將多少的良臣猛將斷送在吳越之地

可憐的白眉馬良 沙摩科等
作者: n540712    時間: 2009-11-25 00:57:10

唉.千金難買早知道.不然歷史早就改寫好己次了
作者: 才子    時間: 2009-11-26 10:12:30     標題: 回覆 #12 z134679852 的帖子

馬良是病死的,這能怪玄德公嗎?

東吳可是不能不打的呀,這一節已在從前討論[夷陵之戰]一文中說多了,
最多也就是說劉備打過了頭而已.

正如我家公司一位小妹妹的話:
劉備太講義氣了!
因為講義氣,他非取孫權人頭以祭關公不可,
才會給陸遜找到火燒連營的機會吧了!
作者: Dino    時間: 2009-11-26 18:04:04

我只知道三國演義純粹只是一本小說,正如同現代的金庸小說一樣.
除了部份的歷史背景和人物之外,書中的章節內容幾乎都是作者杜撰而來的.
為了一些子虛烏有的小說情節去爭辯,有意義嗎?
要說書中劉備這一生當中最成功的一件事莫過於死前托孤,
讓諸葛亮為了劉禪這個扶不起的阿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個人的假仁假義的偽君子面具能一路演到人生的終點,也確實不容易了.
如果劉備真的是仁義之君,
絕不會在死前玩托孤這麼一手政治技倆.
而是直接在死前就禪位給諸葛亮.
當老子的哪會不了解自的兒子是怎麼一副德行.
傳位于子,只是誤國誤民,說穿了就一個自私,哪來的仁義?
所以,所謂的仁義,只是一種欺人耳目的手段而已.
作者: 才子    時間: 2009-11-28 11:05:12     標題: 回覆 #15 Dino 的帖子

劉備起兵爭天下最重要的賣點,
在於他是劉家皇族(雖然遠了一點).
所以,他可以打正旗號,
把漢獻帝禪讓曹丕視為非法!
傳位給他兒子,也一般是皇族後人,
這法統和血統是吵不掉的.
換了諸葛,便缺了這號召天下的名份,
搞到後來,還不是和曹丕一樣受禪於皇帝?
夷陵敗戰,基本上隆中對己經破局,
再少了[復興漢室]的宣傳口號,
豈非事更難為?

再說,若是臥龍先生繼位,
那他該把自己擺在哪裡呢?
在前線和司馬仲達爭鋒嗎?
朝廷的奏章誰批?
兵兇戰危,萬一有個怎樣,豈非拿天下開玩笑?
坐朝理政嗎?除了他老人家自己,
誰有本事領著大兵團和司馬宣王開戰?
嘿嘿,諸葛武侯才智固然史上罕有,
可是他老人家也不會分身術呀.

當然,話說回來,永安遺詔那一句:
[君可取而代之也.]
實在說得有點不上道.
有此一話,劉禪再不像樣,
諸葛亮也不好意思有啥子大動作;
如果說給諸葛廢後主另立新帝的監國大權(伊尹,周公,霍光皆是先例),
那縱使諸葛領兵在外,後主身邊的小人也不敢亂抽後腿,
否則武侯換個皇帝,黃皓之流還有啥好混?

《 本帖最後由 才子 於 2009-11-29 08:25 編輯 》
作者: 克翰兄    時間: 2009-11-30 16:58:04

太史慈的確可惜
當初劉備義助北海太守孔融
必能給予太史慈留下好印象
而孔融也一定會希望能讓太史慈投往明君帳下

張遼也是可惜
之前在看東森台的三國志動畫
張遼原本要走向行刑臺
最後是關羽力勸他活下來
本應有很大機會能投入劉備帳下
火鳳中原本張遼也一心求死
而最後讓劉備言語感動


張任比較不認得
似乎就是在落鳳坡埋伏劉備而誤殺龐統之人

龐德也確實可惜
當初龐德先被曹操遇上
曹操看上了他
並將他納入帳下
一出征便遇上關公
而最後遭以斬首...
如果龐統能先遇見劉備想必也能加入劉皇叔之麾下
作者: amg    時間: 2009-12-2 02:06:52

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屯兵敗夷陵.馬謖拒諫失街亭..
三個關鍵的軍事敗筆.早注定了蜀漢無力回天.隆中對永無實現之日..
諸葛臥龍堅持復興漢室的理想遠景.更為了蜀漢不被併吞.不得不帶領弱小的蜀國傾全國之力做北伐的最後掙扎.六出祈山.以攻擊即是最佳防禦之戰略.不能而示之能..三國演義兵法謀略的精彩演繹.是誰技高一籌.在虛虛實實之間.略可窺見.
劉備錯過四大猛將? 見仁見智.許是浪花淘盡英雄罷了..
是非成敗轉頭空??然青山依舊在.卻幾度夕陽紅..就予後人濁酒相逢.茶餘飯後吧....

《 本帖最後由 amg 於 2009-12-2 02:25 編輯 》
作者: 才子    時間: 2009-12-6 18:20:52

依我看,劉皇叔欠的不是大將,而是謀士.
馬季常,龐士元,法孝直死後,高級參謀便剩下諸葛一人,
他老人家不會分身術:
顧得了取西川,便顧不到助關二爺守荊州;
穩得住巴蜀,便顧不到助先主找東吳晦氣.
如果馬龐法三人不死,徐元直不去,
呂子明只怕白衣渡不了江;
即或失了,雲長翼德二公也未必就會死;
至低限度,伐吳也不會打過了頭,
讓陸伯言一支番仔火,燒掉八百里連營,
也燒掉中興漢室的希望.
作者: 學兔    時間: 2010-2-9 00:39:34

如果又再加上這四大猛將的話
蜀國的實力會更強
但最主要還是在劉備身上
如果統領的不好也是枉然
作者: 真希兒    時間: 2010-2-9 02:03:29

我個人是覺得.就算這四個人加入.在諸葛亮帳下作事恐怕也只落個魏文長一樣的下場..
再說龐德.當馬超歸入劉備帳下時.關羽張飛是怎麼對馬超的.搞的馬超惶惶不可終日.最後憂鬱而死..臨死前還不時拜託諸葛亮跟劉備一定要好好照顧馬岱.深怕馬岱會有萬一.
所幸劉備.諸葛亮二人有義氣.給馬岱一個後勤押糧官.免上前線爭功.不然恐怕也落個馬超一樣的下場.
想必然也.龐德會例外嗎!?
當關老爺對龐德說:馬超也在劉備底下作事..的時候..龐德必定咬牙切齒.恨不得吐槽他
"我的舊好主子.好兄弟被你兩兄弟都攪到得憂鬱症了.你還好意思拿這來說服我喔!!"
作者: utahboozer    時間: 2010-2-9 17:30:23     標題: 回覆 #1 艾斯 的帖子

我也認為劉備得到那四名猛將,也改變不了蜀漢覆滅的事情,劉備攻打東吳那件是造成蜀漢國力蕭弱有關。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