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窩囊的日軍部隊
[列印本頁]
作者:
驛動的心
時間:
2009-9-14 21:04:03
標題:
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窩囊的日軍部隊
本文最後由 驛動的心 於 2023-10-24 10:30 編輯
2023-8-31 18:51:34 上傳
下載附件
(105.99 KB)
在很多人印象中,二戰中的日本軍隊個個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當時的日軍中有一支以戰鬥力差而聞名的另類部隊,它就是號稱“皇軍中第一窩囊廢師團“的大阪第四師團。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在文章”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中,曾詳細描述了第四師團的各種佚事。有意思的是,這支著名的“弱旅”在戰後竟保留了自己的番號,直到今天,日本陸上自衛隊中仍編有第四師團這支部隊。
大戰前官兵集體裝病,暴怒指揮官坐鎮醫務室
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走商組成,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這支部隊下轄四個聯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然而它成立沒多久,“窩囊廢”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日軍。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
此後,直到抗日戰爭爆發,第四師團再沒上過前線。不過,這並不等於它沒有表現“勇敢”精神的機會。1933年,第四師團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闖紅燈,結果和警察發生衝突,師團長寺內壽一為了“維護大日本皇軍的尊嚴,毅然帶兵砸了警察所,史稱”走出停止大阪事件“,第四師團在日本國內的”武勇“可見一斑。
1937年,因駐華日軍兵力吃緊,日軍大本營將第四師團調到中國東北,劃歸關東軍序列。怎樣才能讓這支部隊煥發戰鬥精神呢?日軍大本營著實費了一番心思,結論是指揮官對於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於是日軍大本營先後調來幾位名將整訓該師團,例如綽號“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擔任過師團長,但他也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師團沒辦法。
精訓兩年後,第四師團終於有了露臉的機會。1939年,蘇聯與日本在中蒙邊界的諾門坎地區發生戰爭,關東軍下令駐紮在偽滿洲國北部的大阪,仙台兩師團緊急動員,增援前線。仙台師團(即第二師團)接到命令後,4強行軍天從海拉爾趕到諾門坎,抵達戰場當天就投入戰鬥,但很快就被蘇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與此相反,第四師團的出動命令雖然下達,卻遲遲不動。原因是動員令下達後,師團內的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滿營都是因為五花八門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動的日軍聯隊長在狂怒之下,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這才勉強組織好部隊向前線進發,“聯隊長改行當大夫”的笑話也就此在日軍中流傳開來。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第四師團的士兵們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極怠工。從海拉爾到諾門坎,第二師團走了4天,第四師團卻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員掉隊。湊巧的是,第四師團先遣隊到達前線的當天,蘇日宣布停戰。消息傳來,掉隊的第四師團官兵彷彿吃了大力丸一樣迅速跟了上來,連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帶病”趕赴前線,一邊還在萬分懊喪地抱怨居然沒有機會打上一仗。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返程的時候,齊裝滿員,精神飽滿的第四師團,成了日軍中最威武的部隊,而率先趕到戰場的第二師團卻丟盔卸甲,傷兵滿營。關東軍負責新聞宣傳的軍官實在看不過去,提起筆把日軍報紙呈上審查的“我無敵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新聞標題改了一個字,變成了“我無傷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拐彎抹角地嘲諷了這支”軟蛋“部隊。
儘管出盡了洋相,但第四師團運氣卻相當好,因為當時侵略華中地區日軍戰事吃緊,急需增援,日本軍部只好放棄追究第四師團,急調其南下增援。第四師團搖身一變,又成了日軍精銳的第十一軍中的一員。
“有第四師團參戰,本來能打贏的仗,也會打輸... ...”
其實,第四師團的名聲,中國軍隊早有耳聞,早在徐州會戰期間,中國軍隊就遇到過一支“奇怪的日軍。”當時,面對日軍合圍,李宗仁指揮四十萬大軍巧妙地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但中國軍隊突圍後已是人困馬乏,重裝備也丟失了很多,戰鬥力銳減。在過魯甦皖邊境一條公路的時候,疲憊的中國軍隊忽然發現路上出現了一支裝備精良的日軍部隊。
因為部隊已十分疲憊,中國軍隊發現敵軍後驚惶失措,混亂地離開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區。奇怪的是,過了很久都沒有日軍追來,中國軍隊的指揮官驚奇之餘派人打探,卻見那支日軍絲毫沒有追擊的意思,相反,日軍還在公路兩側堂而皇之地燒起飯來。這支奇怪的日軍部隊正是第四師團的南進支隊。
由於剛剛跳出日軍包圍,形勢仍十分危險,中國軍隊只好橫下一條心,硬著頭皮橫穿公路而走,結果竟一路平安。事後,南進支隊的部隊長卻以“嚴格遵守作戰紀律”為由向上級解釋道:“沒有得到對中國軍隊進行截擊的命令。”
消息傳到中國軍隊耳朵裡,“大阪的日本兵不會打仗”的說法就流行開來。每次戰鬥,中國軍隊一聽對手是“大阪師團”,往往士氣大增,搶著和第四師團交戰。剛到前線的第四師團猝不及防,接連吃了幾個窩囊的敗仗,甚至牽連了友軍,以至於友鄰部隊向十一軍司令部抱怨:“有第四師團參戰,本來能打贏的仗,因為敵軍士氣大振,也會打輸... ...“
自此,日軍第十一軍指揮官只好讓第四師團專心在後方“待機”了。曾有一次,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不信邪,派第四師團在長沙會戰中打主攻,結果第四師團一進長沙就被趕了出來,全線潰敗。守長沙的國民黨軍隊是薛岳所部精銳,也只有阿南這種榆木腦袋會用第四師團當主攻。
鑑於長沙會戰中的表現,第四師團成了日軍的“喪門星”,哪個軍都不要它,大本營只好將其改為直轄部隊。這下第四師團的兵有的吹了: “老子當兵就在甲種師團,開戰時屬於關東軍-精銳,仗打起來在十一軍-還是精銳,最後十一軍裝不下我們了,只好改大本營直轄... ...”
“保命最重要”成時髦道別語,投降後在美軍營前擺地攤
第四師團雖說窩囊,但畢竟是甲種師團,老兵多。由於日軍作戰損失很大,急需補充老兵,便不時抽調第四師團官兵補充到其他師團。當時,日軍各部的臨別致詞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二師團,戰況較好時就說“武運長久”情況不妙時就說“九段坂見”(靖國神社在東京九段坂)。然而第四師團的官兵告別時,卻常說“禦身大切”,翻譯過來,即“保重貴體”,“身體第一,或者乾脆就是”保命最重要。
後來,日軍在進攻衡陽和芷江時遇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戰鬥一開始,來自第四師團的老兵又故伎重演,從軍官,士官到老兵紛紛入院,消極但合理地拒絕作戰。當負傷的日軍士兵到醫院的時候,那些“養病”的第四師團“前輩”們還要問:“你為什麼要這樣玩命啊?”當被問到自己為何不願意參戰時,這些“病號”卻豪氣衝天地說:“聽說這次出擊我們是擔任佯攻的,這很沒有意思,如果是主攻麼,自然是要好好打一仗嘍。”
1942年4月,第四師團被調往菲律賓,參加對科雷吉多爾要塞的最後攻擊。這一仗第四師團一反常態地進展順利,圓滿完成任務,最終在巴丹半島的美菲軍全部投降。事後才知道這並不是第四師團的功勞,而是菲律賓的美菲軍已被切斷補給多日,靠“鹽和青菜”活著已經好幾個月了,一觸即潰一點兒也不新鮮。此後,第四師團在日軍戰線後方不斷調轉,始終沒有再參加大的戰鬥。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第四師團正在泰國的曼谷附近休整。與其他不肯接受戰敗命運的日軍部隊不同,第四師團的投降與回國進行得異常順利。當全體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的第四師團官兵出現在日本港口時,本土那些營養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驚。統計下來,第四師團是日軍南方軍中戰死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部隊。美軍對這個師團的評價是“愛好和平。”而第四師團回國後,也馬上體現出這一特點來,回國後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軍兵營前,整齊地擺開攤位,兜售起戰爭紀念品來。
大阪商販蔑視皇權,不願充當戰爭炮灰
第四師團為什麼在日軍中這樣獨樹一幟呢?作家司馬遼太郎認為,這是大阪的獨特文化造成的。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會結構是農民依附於擁有土地的諸侯(即大名)而諸侯服從於天皇。這種長期不變的社會結構導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級關係嚴格,富有服從精神的文化特點,也是二戰中日本軍隊普遍狂熱“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礎。
然而大阪卻有些不同,這個地方是著名的商業城市,居民多與商業有關,對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圍繞著苛捐雜稅等問題,大阪人幾百年如一日,不斷和大名鬥智斗勇,討價還價,所謂忠誠,那就更談不上了。於是,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與其他地方不大一樣。雖然在二戰中,出身於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軍國主義的蠱惑,然而大阪人卻不會急著去“為天皇而死,為大日本帝國而死,能不死還是不死。看待上級命令,出身於大阪的官兵也習慣”討價還價“,”斤斤計較,不會像其他部隊那樣閉著眼睛執行到底。甚至第四師團內部還制訂了所謂“無益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則。
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在“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的最後部分,對第四師團做了一小段總結,說得真是有幾分道理,“如果日本的軍隊都像第四師團這樣,大概中日之間也就不會發生戰爭了吧?要是這樣,也就不會有日本的戰敗了吧
附件:
大阪師團.jpg
(2023-8-31 18:51:34, 105.99 KB) / 下載次數 5
https://oursogo.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MxNDg1OTV8NGJjMzhkMWZ8MTc1MzgxOTAyMnwwfDA%3D
作者:
sero760511
時間:
2009-9-16 12:40:18
感覺這隻日本帝國軍窩囊到有剩XD"
看的我都笑到肚子痛~哈哈
謝謝版大po文讓我笑到肚子痛~
作者:
詹世邦
時間:
2009-9-18 21:48:04
板大佩服您~
原來日軍還有這種"精良"的部隊~
可以po到非主流區...舒緩緊張的氣氛~
作者:
MORRISSHIN
時間:
2009-9-22 22:09:33
這文章是從哪挖出來的,太屌了!!!
愛好和平...充滿愛的部隊,我愛
作者:
CoMC
時間:
2009-9-25 16:58:31
真是個窩囊廢...這個真的有好笑到.
跟印象中的日本軍差了十萬八千里.
作者:
123jacky45
時間:
2009-9-26 23:53:35
原來 傲慢的日本軍 也有這一面= ="
愛好和平 這句我笑了˙ˇ˙
作者:
sm-chen
時間:
2009-10-1 00:30:39
好奇特的文章~感謝分享喔!
作者:
ison15
時間:
2009-10-15 13:25:25
笑死我了~~~說真的當其他人在戰場上為天皇拼老命!!
四師團的人卻在醫務所裝病...看見其他負傷的士兵還問他們 你幹麻那麼拼命!! 我笑了~~~~哈哈
真是愛好和平的軍隊阿.....真好笑 笑到肚子痛了
作者:
sswang
時間:
2009-10-17 10:50:28
大阪人的思想 在這麼早 就已經逃脫了 忠君的模式 讚
作者:
戒愛
時間:
2009-11-19 20:37:26
果然是菁英部隊阿= =
帶到他們的長官 應該很想自殺吧@@
作者:
bulleye
時間:
2009-12-9 20:15:36
好有趣的故事,首次聽聞日本軍還有這樣的師團,令人大開眼界。未段談到司馬遼太郎的評論,原來大阪一帶對天皇、大名不是那麼死忠,對大阪要改觀了。
作者:
克翰兄
時間:
2009-12-11 22:09:24
這第四軍團真的窩囔到了一個地步...
看來他們就是被送上陣當砲灰
也會第一個跑離戰場吧
作者:
銀紋
時間:
2009-12-27 18:25:21
每次戰鬥,中國軍隊一聽對手是“大阪師團”,往往士氣大增,搶著和第四師團交戰。剛到前線的第四師團猝不及防,接連吃了幾個窩囊的敗仗,甚至牽連了友軍,以至於友鄰部隊向十一軍司令部抱怨:“有第四師團參戰,本來能打贏的仗,因為敵軍士氣大振,也會打輸... ...“
XD 這段讓我笑翻了 堪稱經典阿~
作者:
學兔
時間:
2009-12-29 00:55:12
真希望中日戰爭時日本軍隊都像第四師團一樣廢
如果真是這樣
歷史將重寫囉
作者:
puice999
時間:
2009-12-31 15:15:44
這真是一支非長屌的軍隊啊 而且是從上級屌到下屬啊
作者:
nanoman
時間:
2010-1-11 17:43:57
“禦身大切”,“身體第一" vs 武運長久”,“九段坂見”
“我無傷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 打仗打到"無傷" 厲害 厲害
作者:
ans0990100
時間:
2010-1-12 20:09:49
的確是100分的窩壤.....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
大戰前夕要把你犁上前線去挨子彈
妳不會想裝病賴掉嗎!?
作者:
as4560522
時間:
2010-1-18 21:18:16
我的天阿!
日本最引以為傲的皇軍..
盡然有這種師團還幫他取了這個封號..
日本第一窩囔費師團!
這師團居然還有這三不要勒!!
"無益的犧牲不要付出" "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 "窮途的敵軍不要追"
那這種師團有審麼用阿= =?
而且美軍還幫他們起了另一個錯號"愛好和平"
真的實在是太利害的"日本第一窩囔費師團" = =
哪個軍官帶到這一團的話...
那軍官會不會切腹阿...
作者:
長大
時間:
2010-1-21 00:57:05
標題:
回覆 #1 黃江河 的帖子
如果他們可以自願守釣魚台列島 我想大概國軍贏一半了@@
作者:
awdxs741
時間:
2010-1-21 19:06:07
哈哈哈 雖然在別的地方就看過了~ 但是還是覺得他們很好笑
作者:
socimi
時間:
2010-1-22 21:56:20
感謝黃江河大大分享這段有趣的歷史
這令我想到二戰日本海軍的掃把星"雪風號"
"雪風"艦在日本海軍可說是大大出名
伴誰誰沉
歷經中途島,雷伊泰,史上最大"信濃"號航空母艦護航
到最後"大和"號沉沒的沖繩之戰幾乎無役不與居然還能全身而退
十八艘"陽炎"級驅逐艦戰後就僅它一艘存活
別人的不幸 成就他的好命
作者:
最愛拖鞋
時間:
2010-1-27 02:18:31
看完我只想說 真是太讚了 其實換個角度想 他們有些方面還真的是有道理啊
作者:
utahboozer
時間:
2010-2-5 16:25:07
標題:
回覆 #1 驛動的心 的帖子
這篇應該是搞笑文吧,如果真的這麼窩囊,應該全體集體切腹自殺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