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邑」的涵意 [列印本頁]

作者: sccot    時間: 2009-9-19 13:51:38     標題: 「邑」的涵意

「邑」這個字,在古時好像是用來指縣城的意思

康熙23年(1684):一府三縣
台灣府下轄鳳山(明鄭時期的萬年縣興隆莊、縣治在左營;乾隆51年林爽文之亂,莊大田攻陷舊城,乾隆53年平亂後才移縣治到今天的鳳山)、諸羅、台灣三縣
因此鳳邑也可指今天的左營歐◎

雍正元年(1723):一府四縣二廳
台灣府下轄鳳山、諸羅、台灣、彰化四縣;淡水廳、澎湖廳(雍正5年設)

嘉慶17年(1812):一府四縣三廳
增設噶瑪蘭廳,乾隆53年諸羅縣改嘉義縣

光緒元年(1875):二府八縣四廳
台北府下轄宜蘭、淡水、新竹三縣,基隆廳
台灣府下轄彰化、嘉義、台灣、鳳山、恆春五縣,埔里社、澎湖、卑南三廳

光緒13年(1887):三府一直隸州十一縣四廳
台北府下轄宜蘭、淡水、新竹三縣,基隆廳、南雅廳(光緒20年設)
台灣府下轄苗栗、彰化、台灣、雲林四縣,埔里社廳
台南府下轄嘉義、鳳山、恆春、安平四縣,澎湖廳
台東直隸州


因此能稱為邑的有:宜邑、淡邑、竹邑、苗邑、彰邑、雲邑、嘉邑、鳳邑、恆邑、安邑。
而目前在坊間看到的中邑、北邑、高邑、基邑、桃邑、投邑、南邑、澎邑、東邑、豐邑等等,應該算是會館不知其義而所誤用下的產物。


 



《 本帖最後由 sccot 於 2009-9-19 14:13 編輯 》
作者: 陸戰男兒    時間: 2009-9-19 16:29:17

[熱烈迴響]
     早期的台灣住民都以[一府二鹿三艋舺]來統稱[北中南]三部
  只是其他的地方因為原住民的祖先則都以[平埔族]統稱.
  而開始以邑記載則都是從清朝開始.
  但是當年還是以府城和鹿港以及淡水為三個最主要港口針對大陸.
  只是因為現在歷史已經很少提到以邑稱呼台灣縣市.
  所以我們都不知道這些歷史文化的來源以及資料背景.
  敢謝大大分享.
作者: 夜    時間: 2009-9-20 00:41:35

[熱烈迴響]

平常還蠻常看到各地一些稱為X邑的但對於這些稱為邑都不甚了解

經樓主大大分享的這篇文才較有初步的了解....謝謝分享

以前人稱邑為地方稱呼但現在的人對此好像有些誤解以前沒有的X邑都衍生出來了

《 本帖最後由於 2009-9-20 00:43 編輯 》
作者: 色手座    時間: 2009-9-20 02:51:05

左營雖也可稱之為鳳邑,
但現再為了怕跟鳳山的鳳邑混淆,
所以左營現在都稱之為鳳山城,
因為邑這個字解釋為城池的緣故,
所以現在的縣市鄉鎮都把自己的縣市鄉鎮名後面加個邑字,
雖然有點失去原先真正能使用邑字的縣市鄉鎮的用意,
但若照字面上下去解釋也還是有點道理,
重點是讓信徒能一目就能明潦這是哪邊的廟宇這才比較重要,
至於合不合乎道理也就不用苛求了.
作者: bob721200    時間: 2009-9-20 10:41:52

[熱烈迴響]
在古文字中,邑字上邊是一個方框,表示區域,下邊有一個人跪在那兒
上下合起來,意思就是人民聚居的地方
邑部的字,通常與城鎮、地名有關
譬如邦交的邦字,古文字是田地上栽種樹苗的形象
圍繞邊界四周栽種樹苗,有國家的意思,好像安邦定國。
作者: 陸佰    時間: 2009-12-4 13:28:26

真是感謝提供此資訊給我們知道呀
作者: love55    時間: 2009-12-5 18:30:09

非常感謝大大的無私分享
作者: 三尺寒鋒    時間: 2009-12-5 19:41:24

劣下抖膽一說  現今國學程度是一代不如一代 拜科技所賜 火星文 22世紀文一堆
說文解字 在我小的時候還有老師教  現在那位會查 字典   不懂就給它跳過去  以錯當錯
眾人皆錯 就是對的  你們大家說 是不是阿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