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驪山老母
[列印本頁]
作者:
zh9258
時間:
2009-9-23 16:06:28
標題:
驪山老母
驪山老母聖紀
(照片攝於林口北旨大鎮靈濟聖道院)
驪山老母先天號曰— 九靈太妙中天梵炁斗姥大至尊,簡稱無上元君或斗姥元君。應化九皇辰君九天玄女,化炁投體成胎為女媧氏,人類的始祖。教化人民食衣住行,也是我大中華道教,供奉的一位至高無上的女神「女皇」。
女媧氏,風姓,因有聖德,被尊封為:「三皇」之一。漢書『山海經』云:女媧,古神女而帝者。漢『淮南子』亦云:女媧氏,風姓,名女媧,與伏羲、神農氏並稱「三皇」。
陜西臨潼是古驪戎(部族)的舊址,驪山一帶,是原始人群,居住生活的主要地區之一,有山硐。
南宋『路史』云:女媧氏立治於中原,即中皇山之原,繼興於驪。在北宋『長安志』,亦有驪山女媧治處,今驪山老母殿即在其處的記載。漢書,『律歷志』將女媧氏稱為驪山玉女,也是因其生活在驪山一代之故。書曰:驪山玉女亦為天子,逐次為女仙,上八仙之一尊曰老母,『小浮梅閒話志』云:驪山老母亦有其人,立天地之道,法大無邊。
古書上有關驪山老母—女媧氏的聖蹟記載頗多,她曾煉五色石補天,搏黃土造人,為人們制定婚禮等等。她又是『元始一炁』化生之神。在唐朝,李笙曾在驪山下逢一老母傳授『陰符經』。上有至道;中有妙術;下有正法。她扶持正義,逞罰邪惡,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富國佑民。
自古以來,驪山及陜西關中一帶民間,每年農曆正月二十日過,開始為補 添補地節,家家戶戶麵食做餅,以示紀念。六月十三日,為 驪山老母的古廟會。屆時,登山祭祀者,絡繹不絕、滿山徒眾,其中向 老母求子、賜祠,有求必應,抽籤問事者甚多。臨潼、陜西、陜北中一帶地區民間,還有遇久旱不雨,向 老母祈雨降福,無不靈驗,這些事蹟甚多。廟會神事活動,不僅在臨潼地區以源遠流長,同時西南、西北、華北、東北,廣大地區的信仰群眾,也時常不斷的來這裡祭祀 驪山老母—女媧氏古神仙女。驪山係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華清池上古稱九曲蓮華池是也。
我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古神仙,廣傳妙道、普濟東林、功德浩大,護朝衛國、道法堪欽的始祖,建祠『驪山老母殿』,正其源而誌其德也。
《 本帖最後由
zh9258
於 2009-10-15 20:47 編輯 》
作者:
陸戰男兒
時間:
2009-9-23 19:27:25
[熱烈迴響]
原來驪山老母就是女媧娘娘.
那大概是因為兩岸宗教使用稱號的不同.
所以才會讓我絕得大大介紹的三位女性神仙.
為什麼我好像都不認識一樣原來稱呼有些差別.
其實現在兩岸宗教交流很多或許慢慢的再稱呼上大家就會一致.
感謝大大分享.
作者:
assc16
時間:
2009-9-24 01:24:02
[熱烈迴響]
我記得好像在中國西安近郊的臨潼縣有個香火鼎盛的『驪山老母殿』,此殿初建於唐朝(公元763年),廟中有個老母尊,老母乃先天女神,應天地之 氣化胎成人,為『女媧氏』,在驪山一帶繁衍人類,從此東土成立,人民漸漸成群,自古驪山一帶是人群居住生活的主要地區,後廳漸漸向外移出,在西安一帶繁榮;產生帝王、官吏來統治人民。
以上是小弟的一些見解
作者:
陳宗益
時間:
2011-8-30 15:40:25
樊梨花大將軍
樊元帥俗名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兄長樊龍、樊虎協助鎮守。樊梨花自幼隨驪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道法高強,不僅具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法術,更配有銖仙劍、打神鞭、混天棋盤、分身雲符及乾坤圈等各種寶物。唐初西涼國興兵作亂,進犯邊境。監國殿下李治(太宗駕崩後登基為唐高宗)出兵救援。殿下李治即任命薛丁山(薛仁貴之子)為二路元帥領兵增援,解鎖陽城之危。後兵至寒江關時,樊梨花遵從師命開關降唐,並與薛丁山結為連理,協助大唐繼續平西。於薛仁貴身亡后,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高宗時加封為威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