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陀螺之起源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09-11-4 01:53:16     標題: 陀螺之起源

 陀螺的源起,最早出現在後魏時期的史籍,當時稱為『獨樂』。而目前在一般的書籍或網路資料查
詢當中可得知,在宋朝時就有一種類似陀螺遊戲的小玩藝兒,名字叫做「千千」,類似今日的手捻陀
螺造型,它是象牙所作成,以一個直徑約四寸的圓盤,中央插上一支鐵針為軸心,是古代宮女為打發
時間所玩的一種貴族遊戲,其玩法是將一個長約三公分的針狀物體,放在象牙製的圓盤中,用手捻使
其旋轉,等到快停時再用衣袖拂動它,讓它繼續旋轉,最後,比比看誰的千千轉得最久,誰就是獲勝
者。

至於「陀螺」這個名詞,直至明朝才正式出現,當時劉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中,就
提到一首民謠:「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死,踢毽子…。」由此可見,在明
朝時期,「陀螺」這個名詞已正式出現於詞語上,陀螺成為民間兒童們大眾化的玩具,且從文句中也
可發現,民俗童玩的玩法是具季節性的,打陀螺成為春天的一項流行活動。

而隨著時間的演變,陀螺在台灣也有了嶄新的樣式與玩法,是許多人共同的心靈記憶,更洋溢著真摯
的鄉土情懷,包括筆者在童年時期,陀螺都是我們那一年代最熱愛的童玩遊戲之一,尤其「釘干樂」
遊戲,更是大家最熱衷的玩法,大夥兒們把陀螺的軸心磨成各種形狀,為的就是能把對手的陀螺劈打
成半,而自己的陀螺能繼續旋轉,才是最後的贏家。

目前一般常見的傳統陀螺,大致是用木頭、塑膠或金屬製的倒圓錐形狀,前端大多為鐵製材料,玩者
會因不同方式的玩法,將陀螺釘製作成圓柱形、斧頭狀或尖銳形…,但經時代的演變,科技的改良,
大家玩的陀螺花樣百出,且玩法創意多變,現在已有各式各樣的材質與形狀出現。一般來講,年紀較
小的孩童可先從小陀螺玩起,小的陀螺玩具上面有一根突起小木棒,利用像宋朝那樣的玩法用手來旋
轉;稍大的孩童便玩木製陀螺,木製陀螺的材質十分重要,通常是選用硬材,如樟樹、番石榴樹或龍
眼木等。而打陀螺的繩子則要結實,且不會滑動,一般打陀螺的線是用綿繩或細麻繩最合適。釘子的
種類則是針形的釘子或前端為圓柱體者,最適宜旋轉,也有長菱形的「劍釘」旋轉和劈打都可以,而
三角形的「斧頭釘」則只專用劈打別人的陀螺,自己卻不太會旋轉。目前在「木陀螺」方面,由於成
年人的參與以及年齡層的分布較廣,陀螺愈玩愈大,從數十公克到一百多公斤都有人在玩,若是再結
合其它道具(例如:呼啦圈、飛盤、騎單車、溜冰…等)共同演出,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一般人認為打陀螺都是利用木製陀螺來拋擲,即利用棉繩纏繞陀螺後,用手施力將陀螺拋出後,以陀
螺釘為軸心旋轉的玩具;另外,在大陸地區也有人利用鞭打陀螺的方式,使其繼續旋轉;而有些廠商
為了推廣陀螺技藝,增加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別出心裁,改用其它方式(利用斗笠、廢輪胎、彈簧、
摩擦原理、單頭鈴、齒條…等),製作出許多新穎的陀螺相關童玩作品,而且甚至在陀螺身上加裝電
池及七彩燈炮,讓陀螺旋轉起來,發出絢麗多姿的彩光,以吸引打陀螺者的目光;另一方面,有的廠
商為了使陀螺旋轉時發出響亮的聲音,將陀螺身挖成中空,陀螺側身有一長條狀小空隙,特殊之處即
在這裡,當陀螺旋轉時就可發出蜂鳴的響聲,所以陀螺經過匠工的巧思琢磨,歷經時代的演變,科技
的改良,現在已有各式各樣的材質與形狀出現,所以陀螺經過匠工的巧思琢磨,不只老少咸宜,也更
好玩更臻完美。

檢視傳統的民俗技藝項目,鄉土童玩的種類眾多,例如打陀螺、踢毽子、跳繩、扯鈴、…等,這些自
古流傳的玩具和遊戲,有些被繼續保存下來,有些則隨著時代的演變,經過改良創新變成好玩的益智
玩具。因此,從古至今試做比較,不同年代的童玩發展雖不盡相同,但都帶給孩童們歡樂的童年時光
,增添許多回味無窮的童年記趣。所以,「打陀螺」不僅是健康又快樂的童玩遊戲,且隸屬於「民俗
體育」活動的範疇,目前在臺灣地區,仍有許多學校在發展陀螺此項民俗技藝,而一般的社會大眾亦
有多人參與,甚至在文具店、藝文課程安排的陀螺簡易製作,或在迎神廟會中都會觀賞得到唷!因此
,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將打陀螺活動融入教學更具意義。而陀螺輕便好攜帶,且費用不高,又可達
到運動效果,真正符合「小而美、小而巧、小而好」的精神,可見打陀螺是一個很好的教學、運動與
表演項目,可說一舉多得。

文章來源:民俗彩衣網

作者: qqwwee111    時間: 2009-11-11 18:27:14

陀螺是有一定重量的。當把它豎在平地上時,因為重力和支點的作用力組成了一個力偶,所以只要稍有傾斜就會翻倒。但若使它高速旋轉起來,雖然也受到了力偶的作用,但它不僅不會翻倒,還會圍繞垂直軸作圓錐運動。
  這是什麼道理呢?原來,陀螺在旋轉的時候,不但圍繞本身的軸線轉動,而且還圍繞一個垂直軸作錐形運動。也就是說,陀螺一面圍繞本身的軸線作“自轉”,一面圍繞垂直軸作“公轉”。陀螺圍繞自身軸線作“自轉”運動速度的快慢,決定著陀螺擺動角的大小。轉得越慢,擺動角越大,穩定性越差;轉得越快,擺動角越小,因而穩定性也就越好。這和人們騎自行車的道理差不多。其中不同的是,一個是作直線運動,一個是作圓錐形的曲線運動。陀螺高速自轉時,在重力偶作用下,不沿力偶方向翻倒,而繞道支點的垂直軸作圓錐運動的現象,就是陀螺原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