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乞富不乞貧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09-11-28 08:33:59
標題:
乞富不乞貧
佛陀住世時,比丘們每日出外托缽乞食,遵照佛陀的規定,次第行乞,一個個,一排排,無論人家
施捨與否,都必須經過。
可是須菩提尊者,他的乞食方式則與大家不同,一離開精舍,他就與大家分道而行,一個人威儀齊
態,行止安詳的去乞食。
大家不久注意到,須菩提總是只撿富家的門去,而那些凡是他知道生活拮据的貧困人家,決不前去
托缽。無論多遠的路程,他都不辭勞苦,否則,寧可餓著肚子也不行乞。
有一次,一位比丘向他詢問,「尊者,您乞食一貫捨近求遠,不會是看不起那些貧窮的人吧?」
「哦,我發願不向貧苦的人乞食,是因為貧苦的人家,自己生活都難以維持,有時是心有餘,但實
在是無力幫忙,即使是有一點食物,我也不想增加他們的負擔。而富人則不同,區區一食之施,在
富者是無所謂的。」
「你不會對美食有所執吧?」比丘又帶著嘲笑的口吻加了一句。
須菩提溫和的向他解釋道:「如果為了好吃,我們也不要出家修行了。」
那位比丘聽了此話,也無話可說了。
在僧團中,與須菩提恰好相反的是大迦葉尊者,須菩提乞富不乞貧,而大迦葉是乞貧不乞富。有一
次,須菩提提問大迦葉:「你乞食的態度和我正好相反,我很無禮的請求你告訴我原因好嗎?」
「尊者須菩提,」大迦葉解釋道,「我們是出家的沙門,受人供養,是給他們增加福慧的機會,我
們守道行法,這就是人間的福田,我向貧窮者乞食,給他們將來的福報,免除今後來世的貧窮,而
富人的福多,也許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須菩提聽了,點點頭。他不強人同己,只是說:「佛法多門,個人以己之悟去奉行佛陀的教示。」
佛陀說:「真正的乞食法,應該是不擇貧富,不分穢淨,嚴肅威儀,次第行乞。」
其實,無論窮於富,一旦來到這個世間,就都一樣的苦,只是受苦的方式不同而已。惟有修煉得道
,才是脫離苦海的唯一的途徑。
──轉自正見網
作者:
阿文ㄟ
時間:
2009-11-28 11:49:29
標題:
回覆 #1 絕對官僚 的帖子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佛法在人心,行為各有所不同~
作者:
指揮官
時間:
2009-11-28 15:54:52
每個人都有他遵行的修行方法
我想
不論富與貧
在佛祖面前
都是所謂施福的對象吧
只要心存善念
人人皆能得到福報的
小小淺見 與各位大大分享
感謝發帖者的分享
作者:
阿拉斯加州
時間:
2009-11-29 15:43:31
佛陀認為,貧者為貧憂;富者為富愁.兩者都是前世業力而來到這世界.
但兩位尊者都是出於慈悲心的托缽啊!
重要的是佈施的人,若是發於內心的佈施,一粒米也能化成萬粒米
托缽於富,是為了貧者而想;托缽於貧,也是為了貧者而想.
兩者都希望減輕貧者的負擔,這是一般人所要學的慈悲心吧!
佛陀覺得眾生平等,無所謂善惡好壞,所以次第托缽.
畢竟,富者並非全為富不仁;貧者亦非全善良百姓.
得到發自內心的佈施才是最好的托缽吧!
作者:
jimmy1130
時間:
2009-11-29 18:59:39
修行最重要的應該是心存善念
只要內心是善良的..做麼做都是修行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