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宮】三級古蹟 中山路89號後段、興化巷64號
創建於清康熙23年(西元1684年,即臺灣歸入清國版圖的第二年),為福建興化人所建的「人群廟」,堪稱鹿港第一古廟,距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鹿港地區的興化籍閩人:周、蘇兩位族人,為感念媽祖庇佑,祈求族人興旺安寧,便從福建省迎請天上聖母到鹿港,創建了鹿港地區的第一座媽祖廟,取「興化平安」之意(「興化」係指今福建東南沿海,自仙遊縣至莆田縣一帶),命名為興安宮,俗稱「興化媽祖宮」。而其祭祀之神明為清朝順治年間從湄洲祖廟恭請來的分靈媽祖。
興安宮為鹿港的人群廟之一,「人群廟」係指大陸原鄉某一人群移民到台灣時,所共同興建的廟宇,此人群廟同時兼具「同鄉會館」的功能。興安宮之建成年代雖早,但由於興化移民不多,香火不盛,乏人管理,使其格局始終未有太大的擴展。然而未及大規模整建的結果,也使得興安宮得以保有較多的傳統建築及古物與安宮是興化人的祭祀廟宇。
興安宮整體格局較為狹長,屬於街屋式廟宇。為典型的鹿港街鎮長條型的建築,隱身於民宅之間,廟的格局為兩殿式建築,面寬只得單開間,第一進為三川殿,第二進為拜殿及正殿,全廟使人感覺狹長而深遠。
民國85年興安宮由政府主導修復,其廟宇的彩繪由和美陳穎派匠師施做,興安宮雖已重新彩繪,看似新廟,但匠師的構圖及用色,均依傳統工法,呈現廟宇的彩繪藝術。
興安宮屋簷墀頭處,原有一對石獅,據說在民國76年琳恩颱風的夜晚,此對石獅遭宵小竊取,目前所看到的石獅,為重修時新刻的造型。
三川殿精緻石雕
興安宮由前而後並無獨立柱子以作為空間的隔擋是極為罕見
正殿神房內懸咸豐二年「奠安山海」匾
俗稱「興化媽祖宮」,是鹿港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清光緒13年(1887)興安宮曾局部重修,並由信士柯清泉、柯春榮敬獻「慈航普渡」匾。
【三山國王廟】三級古蹟 彰化縣鹿港鎮順興里中山路276號
鹿港三山國王廟又叫國王古廟,是初期移民鹿港的潮州人在乾隆 2年(1737)創建,是屬於廣東潮州的客家廟。主祀潮州人的守護神,即中山、明山、獨山等三山之神,屬於潮州人的「人群廟」,有會館的功能。
道光24年(1844)時曾有整建。其後因閩粵分類械鬥,迫使潮州人遷離鹿港,三山國王廟因而乏人祭祀與照料,香火並不十分興盛。
現存的鹿港三山國王廟坐東朝西,是座沿街的單開間兩進廟宇建築。歷經多次改建、重建後,外形已脫離粵東風格的原形。正門門扇的雕刻濃密厚實,和其他閩南寺廟華麗流暢刻法大不相同。此外,紅底青邊的顏色搭配運用,也很罕見
鹿港是泉州人群的社群結構,由於客家潮州人的式微,三山國王廟遂成泉州人管理的廟宇,清嘉慶4年(1799)曾將三山國王廟改名為「三仙國王廟」,正殿前方有一只石製香爐,其上有落款「嘉慶四年梅月置,三仙國王弟子王合成叩謝」等字樣,說明了潮州客家人在鹿港勢力的消長。
《 本帖最後由 sccot 於 2011-6-4 17:17 編輯 》
作者: 陸佰 時間: 2009-12-16 22:48:37
看來真是古色古香的宗教巡禮呀
作者: 陸佰 時間: 2009-12-21 12:56:27
看來還真是很有歷史化呀
作者: saloriza 時間: 2010-11-18 17:26:00
這間廟非常的有名喔,很多道教的人士會來參拜,不過都很低調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
Powered by OURSO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