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五代】 荊浩.關仝.董源 [列印本頁]

作者: 草薰風    時間: 2009-12-16 08:48:26     標題: 【五代】 荊浩.關仝.董源

荊浩﹝Jing Hao﹞﹝855 ~ 915﹞
  荊浩,字浩然,生卒年不詳,五代後梁畫家。荊浩曾經說過:吳道子的山水畫有筆沒有墨;項容有墨沒有筆,我應該要取兩人的長處來畫我自己的畫。因此他吸取兩人的經驗,自己創立以墨筆為主的山水技法,成為北方山水畫的開創者。




 

匡盧圖
五代
絹本‧墨筆,185.4 x 106.8 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匡盧圖﹝局部﹞
五代
絹本‧墨筆,185.4 x 106.8 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雪景山水圖
五代
絹本‧設色,138.3 x 75.5 公分
堪薩斯市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美國


....................................................................

關仝﹝Guan Tong﹞
  關仝,生卒年不詳,五代後梁畫家。早年拜荊浩為師,對荊浩作品「刻意力學,寢食都廢」,終於達到荊浩的境界並有創新,在當代出名。其所創造的山水號稱「關家山水」。

  關仝的山水畫描寫西北關中一帶的山景,喜愛畫秋山寒拂、村居野渡的情景。關仝名下的作品有《關山行旅圖》、《秋山晚翠圖》等,上述作品由於筆法都不同,難以證明為真蹟。




 

關山行旅圖
絹本‧設色,橫 56.8 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關山行旅圖﹝局部﹞
絹本‧設色,橫 56.8 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秋山晚翠圖
絹本‧設色,140.5 x 57.3 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秋山晚翠圖﹝局部﹞
絹本‧設色,140.5 x 57.3 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


董源﹝Dong Yuan ﹞﹝約937 ~ 962﹞
  董源,字叔達,五代南唐畫家。他曾擔任南唐中主李煜的北苑副使,故又別號為董北苑。董源擅長畫山水,也擅長畫牛、虎、龍、水。董源的山水畫,以淡墨輕嵐寫出江南的平淡天真,山水多是江南真山,而不是奇峭之筆。董源特別擅長用披麻皴,線條圓潤細長,如麻線下披;並綴以點子皴,描繪出江南山巒土後林茂、草木滋生的特色。





 

龍宿郊民圖
絹本‧設色,160 x 156 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洞天山堂
絹本‧設色,183.2 x 121.2 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瀟湘圖 ﹝局部 1﹞
絹本‧設色,141.5 x 50 公分
故宮博物院,北京,中國

 

瀟湘圖 ﹝局部 2﹞
絹本‧設色,141.5 x 50 公分
故宮博物院,北京,中國


 

瀟湘圖 ﹝局部 3﹞
絹本‧設色,141.5 x 50 公分
故宮博物院,北京,中國


 

瀟湘圖 ﹝局部 4﹞
絹本‧設色,141.5 x 50 公分
故宮博物院,北京,中國


 

夏山圖﹝局部﹞
絹本,311.7 x 49.2 公分
上海博物館,上海,中國

 

夏景山口待渡圖﹝局部 1﹞
絹本,320 x 50 公分
遼寧省博物館,瀋陽,中國

 

夏景山口待渡圖﹝局部 2﹞
絹本,320 x 50 公分
遼寧省博物館,瀋陽,中國


 

寒林重汀圖
絹本‧墨畫,181.5 x 116.5 公分
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東京,日本


作者: 指揮官    時間: 2009-12-16 13:12:10

還是古人的畫作看來味道比較十足
如同荊浩自己所言
一個有山
一個有水
它山之石可攻錯的
融合它人之經驗
進而累積成己身之經驗
當然囉
這也要自己有一點功力的人才行的囉
作者: 冰琉塵    時間: 2009-12-16 14:14:09

比起現代畫和西洋油畫

中國的山水畫的確令有一種神秘感

顏色方面雖然沒有運用的那麼多

但是畫工方面就顯得仔細多了

仔細看看山.水.雲的描繪

其實中國畫也是不賴的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