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族紋面文化
從今日的研究與田野調查裡,我們已無從確切了解「傳統泰雅族」(包括「泰雅族」與「太魯閣族」,本章以下依學術資料原文稱「泰雅族」)為什麼會有文面這項傳統的真實背景。研究者固然可以以原始部落社會中廣泛存在的種種「毀身藝術」理論來解釋:文面被發展及保留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文面符合昔日泰雅族部落社會時期的美感經驗。但是,如此的說法還是難以對泰雅族人文面習俗的起始提出有效完整的推論。然而,從後來各部落之間流傳的種種起源傳說、禁忌和價值觀念中,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無論泰雅族人文面的最初原因為何,在近代與其他文化碰觸之前,泰雅族的文面文化已經超脫於原始的美感經驗,而在部落社會中轉化為一種莊嚴的儀式和規範。文面對泰雅族人而言,有著種種嚴肅的社會功能,是所有泰雅族人生命禮儀中不可缺的一部份,更是泰雅族人共同認知的民族識別,在精神和文化上均有非凡的意義。
紋面習俗功能
族群與系統識別
成年的標誌
美觀
檢證女子貞操
避邪繁生
表彰個人的英勇與能力
通往靈界的祖靈識別
太魯閣族分布區
太魯閣族分佈於花蓮縣秀林、萬榮、卓溪鄉一帶的山區、人口約近20,711人(資料標準日2005/12/31)。原來被認定為泰雅族賽德克亞族東賽德克群,於民國93年(2004)一月經政府認定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二族。傳說太魯閣族起源於中央山脈白石山一帶,祖居於現今南投縣仁愛鄉,因人口增加、耕地不足及尋找新獵場,因而越過中央山脈的奇萊北峰,遷移至立霧溪、木瓜溪、三棧溪流域,在山區建立新聚落。
傳統命名上,父之名字聯於子女名之後,為父系小家庭制結構組織,以男獵女織為主。部落中採行共推方式,舉聰明正直的人為頭目,族內成年男女並有紋面的習俗。太魯閣族為泛靈信仰之族群,相信子孫如遵從祖先的 “gaya”(即祖先的規範與教訓),即會獲得祖靈的庇佑。
額紋:1.5/6.2 頰紋:3.3 唇下:1.0(cm)
額紋:5/1.4 頰紋:3.5 唇下:1.2(cm)
額紋:4.0/1.5 頰紋:4.0 唇下:1.5(cm)
額紋:4.2/1.5 頰紋:3.5 唇下:1.0(cm)
額紋:7.0/1.5 頤紋:2.0/1.4(cm)
額紋:3.0/1.8 頰紋:3.7 唇下:1.5(cm)
額紋:4.7/1.3 頰紋:3.0 唇下:1.3(cm)
額紋:5.1/1.0 頰紋:3.5 唇下:1.0(cm)
額紋:6.0/1.6 頰紋:3.0 唇下:1.0(cm)
額紋:6.0/1.5 頰紋:3.7 唇下:1.0(cm)
額紋:4.5/0.7(cm)
額紋:7.0/1.8(cm)
額紋:5.3/2.0 頤紋:1.5/1.5(cm)
額紋:5.4/1.4(cm)
額紋:7.4/1.6(cm)
額紋:5.9/1.5(cm)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 Powered by OURSO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