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文昌帝君的故事 [列印本頁]

作者: 冰琉塵    時間: 2010-2-3 22:22:22     標題: 文昌帝君的故事

文昌帝君在人們心中,是一位司掌人間功名的神祇之一;每逢考試季節到臨之際,時見父母親帶子女與豐盛祭品,誠心跪求 文帝張恩主庇佑,能賜功名,且讓子女智慧高人一等。這種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讓這位專司功名神祇,在民間廣為留傳與虔誠奉祀。

    在中國民俗信仰中,文昌帝君大致區分為「自然神」與「人格神」奉祀。


「自然神」奉祀方面;係指「文昌」乃北斗七星中之一的「文昌六星」而言,亦稱為﹝文昌宮﹞。據載:﹝文昌宮﹞有二種說法;一說:「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一說則指﹝文昌宮﹞在北斗七星之左,眾說紛紜,然此六星皆各有名稱,且以世間官職來互映;分別是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自周朝起,歷代帝王對文昌奉祀皆非常重視,訂立諸多禮法來祭祀,以表尊敬之意,並以〈司命之祀〉為重要祀典

    「人格神」方面,則指文昌帝君張恩主乃梓潼神所化身,故後人依此緣故尊稱為文昌梓潼帝君。據《清河內傳》所載: 文昌帝君恩主是西蜀越巂人,生於西晉末年丁未 二月初三日,誕生之時,一股祥光照亮整個房屋,且五彩雲籠罩整個村莊,鄉民見此異象,皆嘖嘖稱奇,並言此異象係貴人轉世之好兆頭。其父清河張叟,年近六十方得後嗣,心中甚是欣喜萬分,為此得來不易之子,取名為張亞。 


文昌帝君恩主自幼即比同齡孩童成熟,不愛嬉戲,唯熱衷於博覽群書,體會書中聖賢之理。夜間則喜獨居。且每至名山大澤時,言詞中常語帶玄機,暗喻世人行善積德。有一年,家鄉乾旱成災,民不聊生,村民多次請官吏及道士設壇祈雨皆無所應。文昌帝君恩主不忍見村民陷於困境,想起自己於夢境中,曾任水府判吏一職。是夜,即於夢中以官函下牒河伯令其降雨,翌日,果然天降甘霖,解除一場危機。

    文昌帝君恩主昇遐之後,顯化救人事蹟甚多,故受歷代帝王敕封名號,亦不在少數。相傳,唐玄宗避難四川時,途經七曲山萬里橋, 文昌帝君恩主曾顯化救駕,玄宗為感其恩澤,敕封為「左丞相」。唐僖宗避亂入四川時,途經七曲山親祀 文昌帝君恩主,並加封為「順濟王」。元仁宗延祐三年(西元一三一四年)復又加封聖號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

    在民間,信眾常將 文昌帝 君恩主與關聖帝君恩主、孚佑帝君恩主、朱衣神君、魁斗星君合稱為『五文昌』。而文昌帝君恩主身旁尚有天聾、地啞兩位侍者,此兩位侍者之名,旨在奉勸世人凡事謙虛為重,切勿出風頭。每逢 農曆二月初三 日 文昌帝 君恩主聖誕時,人們必備豐富祭品來祭拜。

    文昌帝君恩主所傳經典,以述說本身經歷、教化人心為主,計有《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應驗經》、《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本願經》、《文昌大洞仙經》、《清河內傳》(以上載於《正統道藏》之內)、《陰騭文》、《丹桂籍》、《蕉窗聖訓》…等。

    文昌帝君恩主第七十二次應化張仙大帝,與豁落靈官王天 君,同為關聖帝 君恩主座前之隨駕神尊,有『文昌應化元皇大道真君說注生延嗣妙應真經』傳世。


資料來源:文昌帝君張恩主

=================心得===================
印象中國中基測前
父母還帶我去過我家附近的文昌廟拜拜
希望保佑能順利考上好學校
結果 ..成績不不如預期的好
我想這跟自己平時在課業方面所做的努力不夠有關;
神明並不是萬能的(但 我們應抱著虔誠的心
唯有自己也要多多努力才是最正確的觀念

作者: sccot    時間: 2010-2-4 20:23:14

  
  
 
  
 
文昌帝君侍童~天聾地啞


主神文昌帝君的兩側有兩位侍童——天聾和地啞,兩童子的塑像是為防止考題洩漏,特意安排這兩位知者不能言,以保天機。可見古代科舉也相當保密,防止考題洩漏或作弊等。考場黑幕的存在探溯本源,天聾、地啞實即原始社會農耕民族信仰中的最大神聖天父、地母地母比天父早出。大地負載萬物,生育萬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生活、繁衍的根本。因此遠古先民特別崇拜大地。受農耕初期母系氏族社會的影響,人們便取大地生育萬物,為萬物之母之含義,稱這位由大地崇拜而產生的神靈為地母。天父是父系社會出現後產生的男性蒼天大神。古人以天為陽,以地為陰,認為陰陽相配才能化生萬物,所以古代神話稱,天父與地母結為配偶,天覆於地,向地下雨,致使地母受孕而滋生萬物。
《地母經》云:地母本是無忌土。包養先天與後天。夫君本是玄童子,他聾我啞配成雙。神與氣合化天地,氣與神合產賢人。真氣為母母是氣,真神為子子是神。陰陽會合真造化,造化天地產賢君。雖然不會人言語,三九二八時時行。子母不離懷胎孕,身懷有孕十年整。
十年胎足卦爻定,胎滿產出六賢君。
天皇地皇人皇氏,伏羲軒轅與神農。
  《禮記》中云: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天地運分晝夜,剖斷四季,覆載萬物,撫養萬物,功勞勛卓,無與倫比。人們信仰天父、地母就是尊其偉大、酬其功勞。但對於人們的尊奉,天地卻既聾又啞,默然無聲,從不居功自傲,誇其偉大。地母也自稱他(天父),聾我啞,所以,人們又稱天父、地母為天聾、地啞。地母聖誕是十月十八日,過去道士多於此日念誦《地母經》,祈禱年豐歲稔,人民康寧。天父、地母被當作文昌帝君的隨童后,其職能形象均已改變。如今偶或有道士在地母聖誕為地母念誦《地母經》,但誰也不記得在這一天去文昌閣為地啞慶祝聖誕。因為在信仰者看來,地母與地啞已經是兩位迥然不同的神聖。

作者: 陳宗益    時間: 2011-8-31 10:52:44

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里選,大比制科, 服色祿秩,封贈奏予,乃至二府進退等等,都歸文昌帝君管理。
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和制度化,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各地都建有 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縣七曲山的文昌宮規模最大。一些鄉間書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間雖時有興廢,但因文章司命,貴賤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 衰。舊時每年二月初三日為文昌帝君神誕之日,官府和當地文人學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 廟宇奉祀,或吟詩作文,舉行文昌會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