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巴洛克時期-普桑﹝Nicolas Poussin﹞ & 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 [列印本頁]

作者: 冰琉塵    時間: 2010-2-4 08:11:00     標題: 巴洛克時期-普桑﹝Nicolas Poussin﹞ & 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

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 ~ 1665﹞
 普桑是法國畫家。他的風格以第二楓丹白露派﹝School of Fontainebleau﹞為基礎,再加入法國皇家收藏的古代及義大利文藝復興作品的影響。1624 年赴羅馬,在這段早期奮勵努力期,他曾在多明尼基諾﹝Domenichino﹞的工作室作畫,而深受其明快構圖與冷靜色調的影響。

  1629 年左右普桑得了一場重病,成為其風格的轉折點,他不再追求流行的巴洛克風格,而轉向較小的作品。在這段時期,他嘗試了很多實驗,其中之一即為對威尼斯美術的興趣,並因而融合了古典形式與絕美的威尼斯色彩,例如那件在羅浮宮的《詩人的靈感》﹝lnspiration of the Poet﹞即是。同時主題亦由宗教轉向古典的、神話的或詩人塔索﹝Tasso﹞的作品。但是這個輓歌調的階段為期甚短。到 1633 年,他繪製具有戲劇性姿勢的群像作品,形成敘事性作風。威尼斯派色彩的影響也變為固有色的使用,而拉斐爾﹝Raphael﹞與古代的風格也成為最主要的影響。

  普桑晚期的作品,有著面無表情、僵立的人物,與早期作品相較,顯得呆板而多慮,他認為一幅畫必須包含最高的道德內涵,並表現在一個能傳達其知性內涵的結構中;圖本身必須是令人愉快的。



 
聖母昇天
﹝The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
1626 年
油畫‧畫布,134 x 98 公分
國家藝廊,華盛頓﹝Washington DC﹞,美國
說明:
  畫面左右有兩支雕刻溝紋的古代圓柱,柱上留有深濃的陰影,垂直地高聳於天空。下方有包裹屍體的白布露在前面,配上簡潔石棺。這種配置物形成的框架對於應召上天的聖母動態帶來衝擊的效果。此圖雖採用巴洛克的表現手法,然而在背景中即可看出嚴格的抑制,由於此種精巧的結構,使這幅畫脫離了十七世紀多數繪畫共同的戲劇背景式之表現,並得成為復活古代美術端莊感的普桑藝術之規範。由於本圖類似歸吉諾﹝Guelcino﹞作品,故其製作時間被視為普桑深受威尼斯派繪畫影響的時代,亦即他初赴義大利、定居羅馬的 1620 年代。


       
 
戰勝的大衛
﹝Victorious David﹞
1627 年
油畫‧畫布,100 x 130 公分
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Madrid﹞,西班牙
說明:
  這幅畫是普桑最出風格的一個例子,是他把各種來源的教益加以知性過濾及混合溶解之後的成果。普桑在這個時期的泉源乃是提香與拉斐爾,他又透過對古代雕刻的研究,進一步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這幅畫的構圖曾經過慎重考慮,遂能取得均衡。在人物群的姿態及手勢的組合中,有一種平行及傾斜關係的明顯骨架,同時為著達到他個人追求的明確形式,又加以單純化。源自十六世紀威尼斯派的色調十分華麗,其明朗的組合造成的春日氣息是本圖最迷人之處。
       

       
 
有三人點綴的風景
﹝Landscape with Three Men﹞
1645 ~ 1650 年
油畫‧畫布,120 x 187 公分
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Madrid﹞,西班牙
說明:
  普桑應用了有關「體裁」的理論、及根據文學規範而形成的古典「樣式」理論﹝英雄的、悲劇的、牧歌的等等﹞。風景再仿照義大利的先例。普桑的畫面結構早有定評,圖中以近景右邊的殘株到左邊樹幹之弧線為基礎,並在其凹處裝入好幾重的風景、或慢慢走向白雲下的遠景中去的風景。這幅風景誠然充滿靜謐的氣氛,尤以中景右側凹處的水面特別值得注意。

       
-------------------------------------------------------------------------       

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1602 ~ 1682﹞
 克勞德‧洛蘭出生於法國洛林地區。他的家境貧寒,兄弟姊妹共 5 人。他 12 歲時成為孤兒,只得到德國的弗萊堡依作為木雕藝人的長兄生活,後來他到過羅馬,從 1619 年至 1621 年在那不勒斯做畫家高弗里德‧瓦爾斯的學徒,1625 年 4 月回到羅馬,做畫家奧古斯丁‧塔西的學徒,他在遊學過程中可能經歷過幾次事故,後來回到洛林,作為洛林公爵、畫家卡爾德爾旺的助手,一年後又到南錫為教堂繪製天頂畫。

  1627 年,他回到羅馬,為本蒂沃里奧主教繪製了兩幅風景畫,受到教宗烏爾班八世的讚賞並成為他的保護人,大約從 1637 年開始,他已經成為知名的風景畫家,他和普桑成為好朋友,兩人經常一起去羅馬郊外寫生,雖然兩人都是風景畫家,但風格不同,普桑將風景作為畫中人物的背景,但洛蘭則將人物放到次要的地位,主要描畫風景,有時他經常邀請其他畫家為他的風景畫添畫人物,他向客戶指明他賣的是風景畫,其中人物是免費贈與的。

  為了防止作品的重複,也防止有人假冒他的作品,他每賣出一幅畫就將其中主要構圖和主題用淡彩畫在一個紙本上,共保存了 6 本,他稱之為「真本」﹝Liber Veritatis﹞,這些小圖後來被木刻印刷出版,成為學習風景畫學生的重要參考資料。

  洛蘭在當時的畫家中是對風景最感興趣的,他畫了許多速寫和草稿,但在當時的氣氛中他畫的風景大部分也要點綴些人物,或城堡、建築等,即使海景也要在港灣中,同時他也畫了大量的肖像、古代英雄、聖人、神話等。可能是應顧主的要求。但他無疑是當時最優秀的風景畫家。



 
港灣與麥第奇別墅
﹝Port Scene with the Villa Medici ﹞
1637 年
油彩‧畫布,102 x 133 公分
烏菲茲美術館 ,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
說明:
  洛蘭一心想使現實昇華,將一些真實景觀與理想的新構思結合起來。在這幅畫中他將現實的建築與幻想中的大廈結合,創造了一個奇幻的海市蜃樓世界。 也為他豎立起自己的名望。
       
       

 
風景與阿波羅看守艾德梅塔斯的牧群
﹝Landscape with Apollo Guarding the Herds of Admetus﹞
1645 年
油彩‧畫布,55 x 45 公分
多利亞龐菲利畫廊,羅馬﹝Rome﹞,義大利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