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工藝之家{玻璃類}~李文福先生[9p] [列印本頁]

作者: sccot    時間: 2010-3-26 18:28:26     標題: 工藝之家{玻璃類}~李文福先生[9p]

精藝吹製揉合功能美感

 


李文福在新竹玻璃產業中奮鬥四十多年,不像是「出世」的藝術家全職投入創作,反倒是「入世」許多;他平日白天是一個上班族,埋首中科院理化玻璃工作,到了下班後和假日時間才能專心玻璃藝術創作;也因此,李文福在創作時都會思索將玻璃的藝術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就如同他的兒子所說,「其實比起埋首創作,有時候我爸爸還比較喜歡接觸人群,跟大家有互動」,所以李文福熱愛從事玻璃教學,希望讓玻璃之美傳承下去。

 


進修激盪開創風格

「我很忙喔!如果你不能早上七點以前來,就要等到晚上六點我下班以後。」一下班後,李文福立刻奔回工作室忙於創作,但他不見疲態,一位幼稚園老師擔憂彩色吸管危害小朋友,前來探詢用玻璃管代替的可能性,李文福馬上放下手邊工作,找出各種口徑的玻璃管,一一裁切、磨平切口,就怕任何小粗糙傷到小朋友的嘴,還不忘提醒老師來拿的時間。

 


李文福國小畢業即進儀器廠當學徒,跟玻璃結下不解之緣。他進入中科院從事理化玻璃工作後,公餘開始嘗試藝術玻璃創作。1996年,新竹文化局舉辦「國際玻璃藝術展」,來自各國琳琅滿目的玻璃藝術品,給了李文福很大啟發,「原來玻璃的用途這麼廣泛!」也因此挑起他的決心,遠赴澳洲、日本學習玻璃藝術,到現在仍堅持每隔一、兩年就出國進修,藉此激盪新的靈感,開拓不同創作風格。

 


李文福早期作品以具象的水果、瓜類為主,擅長空心玻璃吹製技法。例如他先製作大型高腳杯為主體,添入奪目色彩,加上擬人化的昆蟲,使杯子不再是靜物,彷彿捕捉住瞬間動態。這類作品讓他於2005年以「瞬」獲得第五屆國家工藝獎。

 


兼顧藝術和實用性

「五福臨門」則是歷經多次失敗,才大功告成的作品。李文福表示,「五福臨門」製作過程繁複,由於纏繞的藤蔓必須予人柔軟的感覺,製作時力道必須控制得宜,否則將顯得僵化;盤旋而上的藤蔓完成後,再逐一拼黏葉子與花朵,「葉子與葫蘆的位置、花朵的安置,比例不對就不美了!」

 


將玻璃與金屬結合並加入光的變化,也是李文福創作主力之一。立體霓虹燈系列作品中,「馬上封侯」是在雄赳赳、氣昂昂的奔馬背上,放上一隻擺出孫悟空遠眺姿態的逗趣猴子,霧面玻璃體中置入霓虹燈,閃閃發光的活潑造型,瞬間讓周圍氣氛生動起來。新竹市文化局元宵節點燈,連續三年採用李文福此系列作品。

 


李文福的作品也兼顧藝術和實用性,SARS疫情襲台期間,有理化玻璃背景的李文福運用氣喘噴霧器的原理,發明薰香系列作品。他說,「這些作品外觀漂亮又實用,可以將精油霧化,非但不破壞精油成分,還可以將精油震盪成更小分子,透過玻璃可以看到瓶內霧化的精油,宛如一縷清煙飄出,均勻擴散至空氣中形成瀑布效應」。製作精油器時,為了不讓玻璃在攝氏千餘度高溫下融化破壞,必須掌握極短的黃金時間,迅速型塑器體。李文福以純熟的技法,讓精油器兼具功能性和視覺美感。

 


夫妻共創玻璃王國

李文福的妻子黃寶雪曾獲薪傳獎,是他玻璃創作背後的推手、也是他的學生,她婚後才跟著李文福學玻璃工藝,共創兩人的玻璃天地。1976年夫妻倆共同經營「正一玻璃」,從事理化玻璃儀器、藝術玻璃與玻璃飾品的製作與經營,並舉辦戶外示範教學與DIY活動逾三十年。

 


為了回饋社會,李文福、黃寶雪夫妻致力傳承玻璃之美,開班授課外,還幫桃園職訓中心辦理玻璃創意飾品課程,幫助失業者培養第二專長。他們不斷的努力、奮鬥,為的是傳遞「空心美學‧實心人生」的創作精神。

作者: samsungkk    時間: 2010-3-28 02:42:43

[熱烈迴響]

360行 行行都會出狀元 感謝 sccot 大 一系列的分享

我都會看過的 也會 留存

不管是什麼行業 總是看出這些人 腳踏實地的可貴

還有 樂於助人 的 善良

空心美學‧實心人生 道出了 這些作品的 內涵

有靈魂的東西 才值得 成為藝術 好美的作品!!
作者: a81703    時間: 2010-3-28 02:46:50

熱烈回響
玻璃藝術真的很漂亮
看似我們生活中常用到的原料
再經過藝術家的巧手與靈感之下
都變成很棒的作品
真的很厲害啊~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