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西廂記裡百家姓 [列印本頁]

作者: asss882001    時間: 2010-3-28 22:30:27     標題: 西廂記裡百家姓

《西廂記》是中國戲曲裡的里程碑。其作者是元代的王實甫,但功勞卻不能全歸老王。

《西廂記》改編自唐傳奇名篇《鶯鶯傳》,作者是與白居易並稱「元白」的詩人元稹。追根溯源的話,元稹是北魏皇族後裔。北魏皇室原來姓拓跋,意思是「土後」,據說跟黃帝是土德之王有關,後來孝文帝改革,姓氏改為元,有「第一」的意思。

金代董解元據此作《西廂記諸宮調》。董姓也是一個古老的姓氏。最早的董姓人是為舜帝馴龍的豢龍氏董父。另一支董姓出自晉國,周大夫辛有二子到晉國,與籍氏一起管晉之典籍,因其職責是「董督晉史」,所以也稱為董氏。王實甫在前人基礎上才完成了這部戲曲史上的名著。

《西廂記》描寫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千金崔鶯鶯的愛情故事。按說這是一樁郎才女貌的美事,可崔母卻百般阻攔。

為何?崔姓出自齊國的姜姓,得姓始祖是姜太公的嫡孫季子,季子食采在崔邑,後來以邑為氏。至唐初,全國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崔姓占了兩家,清河崔和博陵崔,按士族門第排姓氏,有稱「崔、盧、王、謝」,或稱「崔、盧、李、鄭」,都把崔氏列為一等大姓。有唐一代崔姓仍聲威顯赫,有二十三人做過宰相,因此崔姓被稱為「宰相之姓」。門第很高、且是唐時北方士族領袖的崔姓人,看不上窮書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作者: asss882001    時間: 2010-3-28 22:31:50     標題: 《 孽海花 》裡百家姓

《孽海花》有兩位作者,小說署名是「愛自由者起發,東亞病夫編述」。這位老愛名「金天翮」,寫了前六回,後面由老東「曾樸」完成。小說署名很明顯是筆名,不過愛、東兩姓倒是古已有之。

「愛」姓,新莽時期有個起義領袖名愛曾,唐時回紇國相名愛邪勿,唐武宗就給人家賜姓愛,今滿、蒙古等民族均有愛氏。「東」姓,始祖有舜帝七友之一的東不訾,有伏羲氏之後東蒙氏,還有東宮、東郭等複姓改單姓為東的。

小說內容豐富,時間跨度大,主要以狀元金雯青與名妓傅彩雲的婚姻生活故事為主線。男主角影射洪鈞。「洪」姓多是由其他姓氏改姓而來。譬如,上古「共工」後裔,有的姓「共」,有的就加了三點水姓「洪」;唐朝有「弘」姓人為避諱唐高宗子李弘,而改姓「洪」;宋朝翁乾度,生有六子,各個有出息,除三子外,其餘五子均改作他姓,姓氏學者稱為「六桂聯堂」,唯老大姓洪。

傅彩雲即晚清聲名赫赫的賽金花,她從妓女成為狀元夫人、公使夫人,又再次下海,跟洋人還有過密切交往。「傅」姓始祖史書上說起自商代名相「傅說」,據說武丁夢一聖人佐相,後訪得「說」在傅岩築牆,因地名得姓。而《唐書》上還有另一種說法:「出自姬姓,黃帝裔孫大由封於傅邑,因以為氏。」

至於「賽」姓,則是十足的少數民族姓氏。回族、蒙古族和滿族都有這個賽姓。賽金花取這個姓氏,大約只是想領異標新罷了。
作者: asss882001    時間: 2010-3-29 14:39:34     標題: 《老殘遊記》書裡的百家姓

《老殘遊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裡文筆最出色的一篇。其中的百家姓又如何呢?

小說署名「鴻都百煉生」,其實作者就是「劉鶚」,平生涉獵極廣,堪稱晚清的博物學家,所以小說的主角「老殘」也有他的影子。這個江湖郎中不好好混跡江湖,而是在官場上治病救人,真真十分滑稽。

老殘,姓「鐵」名「英」,號「補殘」,人家卻都只叫他老殘。從老殘的姓氏上,我們也可看出劉鶚的影子。

劉鶚有字「鐵雲」,他寫的金石學著作就以「鐵雲」系列命名,其中最有名的是有關甲骨文的《鐵雲藏龜》。

漢族「鐵」姓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的鐵丘,居住在此的商遺民便以「鐵丘」為姓,後簡化成「鐵」,此是以居邑為氏。

回族人裡也有姓鐵的,乃蒙元時期西域色目人後裔,色目人多名「鐵木耳」、「貼木兒塔識」,改漢姓時就姓了「鐵」或「貼」。小說第二回寫老殘「明湖居聽書」,即從鐵公祠進的大明湖。這位鐵公乃明靖難之役中鎮守濟南的鐵鉉,「鐵鉉」就是色目人後裔。

有無「老」姓呢?老姓是現行罕見姓氏,不過其歷史卻很悠久。其始祖有三位,一是黃帝子孫「老童」,二是老子「老聃」,三是宋國司馬「老佐」。史上還有許多很牛的老姓名人,如「老萊子」、「老成子」等,哈哈!大約老有死的意思,後世這個姓氏漸漸衰弱了。

小說極力刻畫了兩位清官:玉賢、剛弼。「玉」姓源頭頗多,有支齊南公玉氏改為玉氏,大約跟這個在山東做官的有關聯吧。有趣的是「剛」姓也源自山東,這兩位清官禍害老家不淺啊!
作者: asss882001    時間: 2010-3-29 14:40:37     標題: 《 官場現形記 》裡百家姓

晚清有四部小說齊名,人稱「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即其中第一部。

小說的作者是李伯元。李伯元名寶嘉,號南亭亭長,小說署名就是這個「南亭亭長」。「李」是個大姓,不用贅述,有趣的是作者的這個筆名││南亭亭長。亭長是官名,劉邦未發跡前就是一個小小的亭長。這樣看,這個署名的姓氏是南方的「南」。

「南」姓起源有五:

其一是周代「南仲」之後,以祖名為姓;其二是衛國公子子郢,字「子南」,後代以祖字為姓;其三晉國高士隱於南鄉,子孫得姓南;其四夏禹後裔有以國為姓,稱男氏,後改南氏;其五滿族、藏族、蒙古族、朝鮮族等都有南姓。

小說的結構,學《儒林外史》痕跡很明顯,描摹了一幅滿清末年官場的百醜圖。小說裡沒中心人物,刻畫角色似有影射,譬如「華中堂」影射榮祿,「黑大叔」影射李蓮英。

「華」姓源頭很多,最早的一支源自「姒」姓,姒乃夏朝國姓,夏仲康封觀於西嶽華山,子孫就以山名為姓了。

「黑」姓是少數民族的姓氏,如突厥、回族、蒙古等都有這個姓氏。

作者說李蓮英姓「黑」,大約是說他心黑吧!

小說裡還有許多古怪姓氏:把女兒獻媚上司的冒得官的「冒」姓算一個。據說冒姓起自蒙古,冒姓人言之鑿鑿說:「先世係出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鎮南王脫歡的後裔。」

冒姓明朝出了許多名人,尤其是明末四大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由於跟名妓董小宛的愛情,而大出風頭,其才情文章、民族氣節卻被人忽視,真是諷刺啊!
作者: asss882001    時間: 2010-3-30 14:21:11     標題: 家春秋裡百家姓

《家春秋》又稱《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那他為何叫巴金呢?有種說法認為巴金早期是無政府主義者,其名取自當時俄羅斯無政府主義理論家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二人。

巴、金都是姓氏。「巴」姓源自水名和國名。上古伏羲氏有後裔叫後照,定居於巴水,子孫有以水為姓。周代有一個巴國,巴國君主後代以國為名。

「金」姓源自五行的金,是上古少昊金天氏之後,按五行學說他以金德王,所以稱「金天」氏。後來金天氏簡化為金氏。歷史上有許多民族以這兩個姓為姓,像匈奴、蒙古、滿族等。

小說描寫的是成都高姓大家族的沉浮盛衰,尤以長房的覺新、覺民和覺慧三兄弟。「高」姓的第一始祖是高元,《呂氏春秋‧勿躬》篇裡「高元作室」,就是指這個高元發明了屋子。

高元之後,西周有高奔戎,春秋初年有高渠彌。他們都是最早的一批姓「高」的人;還有一支高姓源於姜姓齊國,齊惠公有子稱公子高,後代以高為姓,所以高姓還是姜姓齊國的公族。

小說裡刻畫很多性格各異的女子,令人耳目一新,像大嫂瑞鈺、梅表姊、丫環鳴鳳、琴表妹、蕙表妹。其中梅表姊姓氏沒交代,姑且以梅為其姓氏吧。據說「梅」姓來自商代伯爵的梅伯,至商紂王時梅伯為紂王所醢,子孫以封邑為氏。

不過,古傲狂生猜測梅姓應該還跟梅花有關,中國人欣賞梅花,愛之深,這才以之為姓了。
作者: asss882001    時間: 2010-3-30 14:22:06     標題: 京華煙雲百家姓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先生的一篇偉大長篇小說。這篇小說先是以英文寫成的,後翻譯回漢語,其在西方的影響巨大。

小說描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一九○一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三十多年間的悲歡離合與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現了現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

曾家是小說裡的人生舞台代表。「曾」姓源於鄫國。夏少康封次子曲烈為甑子爵,曲烈以國為姓。鄫國綿延兩千年,為莒國所滅,太子巫奔魯,後代將鄫去掉耳旁姓曾。

孔子學生曾參俗稱曾子,相傳是《大學》的作者,號稱宗聖,乃儒家的五大聖人之一,也使曾姓成為與孔、孟、顏比肩的儒家四大姓。

姚家是作者鍾愛的家族,姚木蘭也是作者最鍾愛的角色。

「姚」姓是一個很古老的姓氏。姚姓因桃圖騰得姓,兆者為桃,而女旁說明姚姓很可能母系氏族社會就有了。

古代有「夸父逐日」的傳說,據專家考證,夸父女系祖先就是姚姓,要不姚姓怎麼有「桃」呢?公認的姚姓祖先是舜帝,相傳舜生於姚墟,得姚姓。春秋時還有姚國,為商族後代,其子孫便以國為氏。

「牛」姓始祖是商紂王的庶兄微子,這位也是宋國的創始人。微子緣何成了牛姓的開創人呢?有人說微子隱退之際,時當正午,以午字出頭的「牛」為子孫姓氏。還有人說微子有後人名牛父,所以子孫得姓。
作者: asss882001    時間: 2010-4-1 14:52:50     標題: 《子夜》裡百家姓

《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大概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商戰小說。其中的百家姓又如何呢?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筆名茅盾。據說他衣食無著才開始文學創作,由於心情矛盾,便署名「矛盾」,葉聖陶見了,就在矛上加了草頭,這才成了「茅盾」。

「沈」姓是中國第三十七大姓,出自沈國和沈邑。歷史上有三個沈國,但都出自姬姓,有的還其地不詳,這些沈國亡國後,子孫乃以國為姓。春秋時,楚莊王子公子貞封在沈邑,後代以邑名命姓。

「茅」姓也出自國名。周公第三子茅叔封於茅,建立茅國,滅國後子孫以國為姓。

小說描寫了吳蓀甫與趙伯韜在三○年代上海灘的鬥法,最後民族資本家落敗給了買辦,以悲劇收場。「吳」姓和「趙」姓都是現代中國的大姓,而且在《百家姓》都排名靠前。有趣的是,兩姓還都源自國名。

吳姓源自吳國,為了區別武、伍、烏等同音姓氏,人們一般稱其為口天「吳」。

趙姓源自趙國,甚至更早。趙姓始祖是給周穆王駕車的造父,造父有功封在趙城。趙氏子孫後來成為晉國六卿之一,最後更與韓、魏瓜分了晉國。有意思的是,秦國的始祖原與造父同宗,都是嬴姓,仔細算來,戰國時勢不兩立的秦趙二國,還是一個老祖先。

京劇《趙氏孤兒》裡有個奸臣屠岸賈,小說裡吳蓀甫也有個得力幹將叫屠維嶽,也跟趙家對立。

「屠」姓有三個源頭,一是山東又屠地,一是弦國人的弦姓去邑旁為屠姓,一是屠夫這個職業。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