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工藝之家{陶瓷類}~張家興吳玉玲夫婦[18p] [列印本頁]

作者: sccot    時間: 2010-3-30 23:44:28     標題: 工藝之家{陶瓷類}~張家興吳玉玲夫婦[18p]

陶作如人道盡生命體悟

 
 
 


「像手拉坯一樣,一手若推,另一手就得退;假如兩手都推,作品肯定毀了!」張家興將做陶的經驗,延伸到夫妻關係上。他與妻子吳玉玲在美濃一處廢棄的鴨舍成立興陶房,同是陶藝家的兩人卻創作風格迥異,溫雅細膩的張家興與大而化之的吳玉玲,不管在生活上或創作上,憑藉著「一拉、一推」的生活哲學,達成一種和諧又充滿生命力的默契。

 

一推一拉夫妻扶持

國中時就是同班同學的張家興與吳玉玲,同樣對美術有興趣,班上做壁報、教室布置時總被分派在同一組。畢業後張家興讀美工,吳玉玲學美容美髮,最後仍因對藝術的愛好而結合,一起到寧靜的美濃小鎮做陶,過著隱居般的生活。

 
 

張家興學生時期便選定陶藝做為深入發展的方向,因為他認為陶藝集所有藝術於一身,具有多樣的創作性;同時也因從小就喜歡寫書法的他,覺得與製作環節緩慢的陶藝特別投緣。

 
 

退伍後,他便在朋友的介紹下,在美濃小鎮租了一小塊地,與吳玉玲共同創立工作室。吳玉玲也跟著張家興學陶,從此在事業及生活上互相扶持,一眨眼已過了十餘個寒暑。

 
 

學習陶藝創作以來,張家興勇於求新求變,作品廣泛參加各種美展,曾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第一屆金陶獎,也曾連續三年獲得高雄縣美術展前三名,獲得永久免審展的殊榮,並參與十餘次展覽。如今他創作陶及生活陶並重,除了顧及市場接受度,也因為他認為陶器本該用於生活上。

 

樸靜美濃祕密花園

張家興出生在石化工廠聚集的林園鄉,骨子裡卻極度嚮往閒雲野鶴的田園生活,幾乎與外界隔絕的美濃客家小鎮,為他提供專心創作的絕佳環境。他說:「剛到美濃找房子,不想被鄰居打擾,便透過朋友租了一處獨門獨戶、價格便宜的廢棄農舍,然後自己動手整理。」

 
 


「當時的工作室,只能以廢墟來形容!」吳玉玲笑著說,即使最熱鬧的美濃鎮中心,居民都是一到晚上便早早就寢,當時他們又沒有電視可看,每到夜晚只能聽到一片寂靜。吳玉玲曾在百貨公司當化妝品專櫃小姐,從繁華城市到美濃鄉村,一開始令她相當不習慣;但張家興可是如魚得水,在平靜的生活中不斷累積創作能量。


 
 


後來,他們以漂流木、老教室的窗框、朋友贈送的舊門版,將工作室旁的鴨舍改造成作品展覽空間,並在門前整理出一片綠地。如今的「興陶房」,像極一座秘密花園,走進門前綠蔭幽徑,除了可欣賞陶藝品,還能舒適地坐下來,享受一杯張家興、吳玉玲夫婦精心準備的咖啡,聽聽他們從陶藝中體會到的人生哲學。

 

張家興說,就像做手拉坯一樣,如果一隻手推,另一隻手一定得退,夫妻相處也不能硬碰硬。張家興的創作風格較細膩,為了在香爐上陽雕出整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他可以耐心地刻兩個星期;半路出家的吳玉玲偏好手捏陶藝,風格較為豪邁不拘,大型的花器作品,她最多一周便能完成。

作品道盡人生體悟

張家興透露,風格迥異的兩人討論藝術創作時,急性子的吳玉玲會發表較多意見,為了避免衝突,他多半先照單全收,等事後雙方情緒稍微平穩,再平心靜氣地說服老婆:「藝術是絕對的主觀,但不能影響別人的主觀!」

 


「作品是創作者的代言人,作品必須擁有某種精神性,才能讓人記得。」張家興說,年輕時著重製陶技巧,鑽研拉坯難度、細膩度等,甚至追求去除作品的手作痕跡,讓作品看起來不像是手工製品。後來進入另外一層境界,更重視線條與整體感覺,最近尤其喜歡讓作品呈現出寧靜的狀態,「作品會說話,道盡創作者的人生體悟。」

 

篤信佛教的張家興,經常利用做陶過程讓自己平靜下來,每次在外頭受委屈,回到工作室的第一件事便是開始創作,往往能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他說,創作前不會預設作品的走向,而是讓作品自然成形。「順勢而為,做陶很多時候是如此!」
圖片轉自~美濃-興陶房[椰林小築]


《 本帖最後由 sccot 於 2010-3-30 23:45 編輯 》
作者: gavasa    時間: 2010-3-31 18:08:09

熱烈迴響

張家興先生的陶壺作品...
溫潤典雅且書法功力亦屬上層..
彫刻在所製作的陶器上...
無論是佈局或是彫功都有相得益漳之效...
本人賞陶已二十多年還是心儀不已...
真是值得到現場參觀欣賞....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