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台南土庫-竹馬陣 兩百年民俗瀕失傳{11P}
[列印本頁]
作者:
孤星雨
時間:
2010-3-31 00:16:16
標題:
台南土庫-竹馬陣 兩百年民俗瀕失傳{11P}
竹馬陣是
台南縣新營市土庫里士安宮(主祀田都元帥雷海清)的專屬陣頭
,「
竹馬陣
」或叫「
竹馬團
」,是一個以
12生肖
為表演形態的南管陣頭,主戲是「
陳三五娘野春仔告御狀
」,表演有唱、舞和口白。
有關其緣起,據說清雍正9年(1712)有位唐山師傅奉迎田都元師來此落腳後所教,最早還曾在屏東「
水底寮
」訓練過一團,因在「
水底寮
」未受禮遇,才轉移來到「
土庫
」;不過,此陣在1985年於台南縣立文化中心表演過後,因成員陸續凋零,又後繼無人,便未再出陣,連平常的聚集練習,也是有一次沒一次的;直到1995年在地方與學校努力下,於「土庫國小」成立「學生竹馬陣」,延續了 「
竹馬陣
」的香火。
「
竹馬陣
」的12生肖扮像,最早是各依角色穿掛竹製道具,開面著古裝,如同騎竹馬,所以才叫「
竹馬陣
」,後來因製作不易又嫌麻煩,便捨棄道具而以戲服象徵,但仍維持開面,計分5旦7生,各有兵器,靈魂人物是
「老鼠頭」(師爺),掌頭旗,其餘依次為:(2)牛魔王(宰相),拿芭蕉扇;(3)山軍(老虎;武將),搖鈴鼓;(4)兔娘(娘娘),執扇:(5)龍王(帝王),敲「四塊」(四寶);(6)蛇精,執扇;(7)白馬(小生),持「起霸」(象徵馬的道具);(8)羊婆,執扇;(9)齊天大聖(小丑),打空拳;(10)鳳雞,軌扇;(11)狗頭(知縣),拿拂塵;(12)盤古豬,持「尾掃」(三角旗)。
其中旦角為
兔、蛇、羊、雞、豬,
而
蛇、羊、雞又扮為「奴嫺」。
通常,「老鼠頭」一出場,先來個點名,眾生肖便一一現身,各依自己的本性踩踏舞步,並來段自我介紹的開場白……。
土 庫 「 竹 馬 陣 」 相 傳 始 於 清 朝 雍 正 九 年 ( 一 七 三 二 年 ) 由 中 國 大 陸 一 位 竹 馬 陣 師 傅 帶 著 「
田 都 元 帥
」 神 像 轉 由 山 東 抵 達 臺 灣 , 先 落 腳 於 屏 東 , 最 後 定 居 於 土 庫 , 當 地 人 興 建 土 安 宮 奉 祀 神 像 , 這 位 師 傅 則 授 以 竹 馬 陣 技 藝 。
竹 馬 陣 的 命 名 單 取 十 二 生 肖 的 「 馬 」 , 代 表 祈 祿 馬 交 馳 , 大 富 大 貴 ; 最 早 是 以 竹 子 編 製 成 十 二 生 肖 模 型 , 再 糊 上 紙 和 彩 繪 , 由 人 穿 戴 在 身 表 演 , 但 這 種 模 型 技 術 已 經 失 傳 , 現 任 竹 馬 陣 團 長 、 高 齡 六 十 八 歲 的 林 宗 奮 說 , 他 也 從 來 沒 見 過 竹 具 模 型 。
現 在 的 竹 馬 陣 表 演 , 都 是 以 現 代 服 飾 代 表 , 表 演 者 出 場 前 先 化 妝 穿 戴 成 十 二 生 肖 的 模 樣 , 配 以 樂 聲 表 演 , 林 宗 奮 表 示 , 外 場 表 演 者 固 定 是 十 二 生 肖 十 二 人 , 內 場 吹 打 樂 器 人 數 不 定 , 大 約 十 人 。
這 項 民 俗 技 藝 受 限 於 僅 能 傳 授 給 當 地 土 庫 人 , 所 以 罕 為 人 知 , 林 宗 奮 指 出 , 直 到 七 、 八 年 前 土 庫 國 小 的 竹 馬 陣 到 外 地 表 演 , 才 被 臺 北 學 者 專 家 重 視 , 國 立 藝 術 中 心 還 曾 派 人 南 下 考 據 , 去 年 大 陸 五 省 民 俗 技 藝 團 來 臺 聯 誼 演 出 ,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 會 還 曾 請 土 庫 竹 馬 陣 參 與 , 極 獲 重 視 。
但 因 竹 馬 陣 有 不 傳 外 人 的 規 定 , 使 得 現 在 的 竹 馬 陣 成 員 都 是 高 齡 演 員 , 有 些 人 年 紀 太 大 不 願 表 演 , 林 宗 奮 還 得 四 處 找 人 臨 時 演 練 填 補 空 缺 , 他 說 , 目 前 竹 馬 陣 成 員 年 紀 最 大 的 有 七 十 餘 歲 , 年 紀 最 小 的 臨 時 表 演 者 四 十 餘 歲 。 林 宗 奮 表 示 , 竹 馬 陣 成 員 正 努 力 傳 授 技 藝 給 土 庫 國 小 學 生 , 雖 然 校 方 也 組 成 三 隊 竹 馬 陣 , 但 學 生 畢 業 後 零 星 四 散 , 不 再 練 習 , 竹 馬 陣 可 能 失 傳 的 困 境 還 是 沒 有 改 變 。
作者:
TOYOTM
時間:
2010-4-1 21:15:19
標題:
熱烈迴響
竹馬陣 宋江陣 白鶴陣 ‧‧‧眾多的陣頭技藝
都是台灣先民 代代代相傳的傳統文化
老一輩口耳相傳 這些陣頭技藝 皆是當時保家衛民的好功夫
隨著時代性的變遷 農工商‧‧‧社會的脚步越來越快
人興人之間 反而淡了 又早期淡看輕視 地方文化
人慢慢來 滴 散了 散了 再回頭都已白髮蒼蒼了
有心沒力了 唉 要加油 囉 再加把勁 才會有可能性 吧
謝謝你的好帖 分享 致上 感謝 之意
作者:
gavasa
時間:
2010-4-2 16:16:10
熱烈迴響
地方民俗藝陣的瀕臨失傳...
在居民年齡層日顯老化鄉下已不是單一個案...
只是因土庫竹馬陣的稀少性....
且自我規定限制而更顯危機...
就土庫的所在位置地點來說...
它位於台南縣新營市的近郊並不是交通生活不便之處...
但是仍有這樣情況發生.....
那其他的鄉村聚落的民俗藝陣應岌岌可危了....
其實地方政府對地方藝陣的已是普遍性的重視...
剩下的就只是地方的民眾及外出的遊子是不是還有心支持....
不然如果只望外力的挽救是無法再撐多久的...
作者:
正港庄腳人
時間:
2010-4-2 20:13:22
熱烈迴響
小弟個人對樓上兩位大大的言論舉雙手贊成~我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日本為維護他們傳統技藝所做的努力~例如:學校方面開班授課~地方上舉辦慶典為傳統加分~如此一般的努力跟用心實在是台灣所望其不及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咱們SOGO文傳社能為台灣傳統~盡一份心力
作者:
Taro桑
時間:
2010-4-2 20:42:47
熱烈迴響
看到樓主的介紹中,竹馬陣幾經波折,瀕臨幾次失傳的危機,
到現在原始的竹馬陣陣頭服飾已經失傳了~!!實在是非常可惜
雖然現在的竹馬陣是以現在的服裝及化妝來演釋12生肖
雖然原始的福是已經失傳,
卻也以另外一種型態傳承下來
也貼近現代的民俗習慣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0-4-2 22:59:55
看都是老一輩的在表演呀都沒有年輕人呀真是可惜呀美好的傳統文化千萬別失去呀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