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舞獅--(10} [列印本頁]

作者: 堡主    時間: 2010-4-2 09:09:26     標題: 舞獅--(10}

舞獅俗稱「弄獅」是由漢代百戲中的「曼衍」、「角觝」等發展而來的民間游藝。

  關於舞獅的由來,相傳廣東佛山有雙猛獅肆虐鄉里,村中一名武師為除害與猛獅大戰三天三夜,不分勝負。武師明白一己之力無法戰勝,於是傳授鄉民拳術共同除害,終於戰勝猛獅,後來村民仿照獅子和武師相鬥的模樣來舞蹈,於是變成流傳中國各地的舞獅。

  台灣的舞獅習俗傳自大陸,但由於地域及族群差異而發展出許多不同造型及表演方式。在台灣,以新竹為界,分台灣北部獅、台灣南部獅。在大陸,則是以長江來劃分南、北獅系統。

  目前台灣民間所流行的舞獅種類大約有四種:閉口獅(亦稱蘢獅,台灣南部獅屬之)開口獅(亦稱 仔獅,台灣北部獅屬之)醒獅(廣東獅,華僑地區居多)北方獅(北京獅,常見於舞台、電影上的演出)舞獅的舞法,台灣北部獅以打獅節為主,台灣南部獅以打獅套為主,醒獅以採青為主,北方獅以技藝為主,四種會合總共約有百餘種舞法。

 

一.臺灣舞獅的類別,依民間實際使用狀況,最普遍的是臺灣獅及廣東醒獅兩大類。

二.臺灣獅與廣東醒獅有截然不同的造型、舞法、配樂與背景,茲說明如下:

在造型上:醒獅獅頭有一古獨角,稱「髻」,台灣獅則無。醒獅獅頭為全圓體,華麗花俏;台灣獅頭僅半圓體、面貌威猛,頭頂大多畫八卦圓形,又稱「八卦獅」。
在舞法上:醒獅以特技高椿表演為主,生動花俏。台灣獅則以地面上的手法腳法為主,武術的成份重,較威猛。醒獅頭尾兩人一樣吃重,乃合力表;台灣獅則以獅頭為主,獅尾僅陪襯而己。
在配樂上:台灣獅節奏簡單,粗獷有力;醒獅節奏則較輕快花俏。
在背景上:醒獅於光復後,漸傳入台灣,慢慢才流行;台灣獅在明清時已隨漢人移民傳入台灣社會,成為民間生活的一部分..

 
綜而言之,舞獅可謂是一項綜合了中國民間「遊藝」、「武藝」與「體育」於一爐的民俗活動。

資料來源-----廟會藝陣鑼鼓喧...
作者: 正港庄腳人    時間: 2010-4-2 16:53:13

熱烈迴響

說真的南部地區的陣頭幾乎很少看過弄獅這個部份~反而是以前當兵在台北比較常看到~之前去香港工作啊~他們只要是新開張的店家都要請舞獅團來熱鬧一翻呢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0-4-3 22:44:02

兩人默契也要很好才能表演的精采呀
作者: 楊大千    時間: 2010-4-4 02:18:40

[熱烈迴響]
敲著鑼 打著鼓 鞭炮漫天舞
宗教廟會 歡樂節慶 樣樣少不了
從年少至今 只要看見舞獅陣頭
大多會停下腳步 往表演處觀賞
當致身其中時 聽覺的大肆喧鬧 視覺的高度饗宴
兩者之間交互激盪 溢滿人心的滿足

                                         

《 本帖最後由 楊大千 於 2010-4-4 02:23 編輯 》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0-4-7 23:33:20

不錯耶每到各地的廟宇最喜歡看的就是舞獅的表演呀
作者: a9650739    時間: 2010-4-8 22:16:48

[熱烈迴響]
弄獅也是很特別的民俗技藝阿
看起來很簡單,
可是需要隊友絕佳默契彼此配合,
才能展現出舞藝與武技的麗與美。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