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清明節[5P]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文ㄟ    時間: 2010-4-3 13:42:54     標題: 清明節[5P]

清明節的起源

(一)早在夏朝之前五百多年的黃帝時代就有「寒食」節,這是古代的傳說,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周禮「司炬氏」就是負責在仲春,用木鐸警告人民小心火燭,以免天乾物燥發生火災及森林大火,後來演變為禁火一個月,徹底防患火災,因此在這個月內所吃的食物都是乾糧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
 
 
(二)後來又發現人民吃一個月的寒食,有害健康,人縮短為三天,所以又叫「三日節」或叫「古清明」,在冬至後,第一百零四天至一百零六天為寒食節。必須早上拜公媽,再到墳上祭祖,這一天是為「死」人而祭,所以叉叫「死節」。

(三)直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由於河洛漢人逐漸被胡人逼到南方,祖先的墳墓也隨之南移,漢人一直想打回北方故土,每年祭祖也就格外重要,尤其為了分辨「漢胡」,加強掃墓祭祖,使掃墓習俗成為大規模的集體行動,於是寒食節演變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傳說

相傳晉文公焚林求介之推,介之推則抱木而死,文公哀之,後世始有寒食之風俗,原來是一個月,後乃改為三天。但當時也不過僅有寒食而已。如《莉楚歲時記》所說的:「作乾粥」而已。直到唐代始有寒食掃墓的風氣。
 
清明節的意義

我們以為清明節的活動,當不止於形式上的墓祭家祭,而應由宗親長老,講述本族的源流和租先的志業,使後輩子孫能獲得充分的瞭解——慎終追遠.銘刻肺俯,並從而啟發家庭間的孝悌親情,加強宗族間的互愛聯繫,更擴大到國族的精誠團結,奮鬥不懈。
 

資料來源:學習加油站


[movie]http://www.youtube.com/v/UEy4oAKrmKE&hl&rel=0&color1=0xcc2550&color2=0xe87a9f&border=1&autoplay=1[/movie]

《 本帖最後由 高梁58℃ 於 2010-4-3 13:57 編輯 》
作者: samsungkk    時間: 2010-4-3 21:08:34

[熱烈迴響]

清明節在台灣 也算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

當然可能跟 有放假 也很有關係

通常 有放假 的節日 小朋友 比較會去記

如果 變成沒放假 可能 久而久之 很多節日都會忘記了吧!!

唉!!
作者: jimmy1130    時間: 2010-4-3 21:29:59

我們是掃墓完回家做春捲吃
從小就是這樣
我是想啊..應該是掃墓祭祖的菜肉
剛好很適合拿來當作春捲的材料吧
作者: a9650739    時間: 2010-4-7 23:26:42

[熱烈迴響]
在台灣習俗的幾個日子中,
反而覺得春節與清明比較是家族團聚的日子,
然而這兩個節日卻是有不同的感受。
春節是歡樂的、是有紅包的,
但是清明在男丁來說卻是要幫忙掃墓,
常常會累到不行。
大家族來說還可分工,以後少子化就慘嘍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