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硬幣都不見了
[列印本頁]
作者:
草薰風
時間:
2010-4-16 09:20:16
標題:
硬幣都不見了
硬幣都不見了
民國六十二年九月我小學五年級,台灣發生了一件怪事:在市面上硬幣都不見了。那時台南市公車一趟七角,我得在家旁的彌陀寺站坐17號公車到天仁兒童樂園去,拿一元買票老闆找二顆糖柑仔代替三毛錢。然後一元的硬幣也都不見了,台灣銀行印了一元的紙鈔來應急。
牛伯伯的這張漫畫反映那時的窘況,少了一元硬幣恐怕紅色公用電話也要收攤了!
昨天在幫父親整理文件,不經意在畫框後看到這份62年的自立晚報,不禁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也回憶起這35年前塵封的往事!
作者:
thejohn
時間:
2010-4-16 14:59:29
你提的這檔事 我倒沒什麼印象
那時我讀專三 天天搭公車去學校
可能是用學生月票 不知這種事情
原來版主也是台南人
對了 臨時想起有一陣子買東西找零時
都是用小額郵票來替代 但卻想不出是哪個年代
與什麼原因造成
作者:
liveemai
時間:
2010-4-20 20:38:48
乾媽店
說來話長~ 民國六十二年一元硬幣短缺嚴重.剛開始大家把以前發行的一角輔幣.每十個一落用透膠帶黏在一起當成一元,付錢找錢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串兩串.但這種情況沒多久後.就連一角也沒了.
民國六十二年.新台幣發行二十多年後.為了刺激出口.早已貶值多次.導致民間傳言.一元硬幣的價值早已超過面額.拿來當廢鐵賣還比當錢用划算!
在惡性通貨膨脹的壓力下.坊間謠傳硬幣比紙幣更能保值.一元硬幣遂被民眾搜括一空.傳言還說1971年版(硬幣上印著民國60年)的一元硬幣成色不同.價值較高.消息傳開後.持有這種硬幣的人更是不肯花掉!
沒硬幣打公用電話怎麼辦?電信局只好委託中央銀行鑄造電話專用銅片(代幣).在11月初大量供應.以代替一元硬幣專用於打電話!
後來調查局逮補了在台北市設立地下工廠的女子林XX.手藝 社負責人林XX與金銀加工業者陳XX三人.他們從1969年起.就不斷將一元硬幣銷毀滲入白銀.製造白K金耳環.戒指、胸針.項鍊.髮針.袖扣等飾物.原來他們是以98%的純銀.加入2%的黃金.鈀金(黑金)或白銅鑄造飾品.但在金價上漲後.用黃金或鈀金不划算.加白銅則容易變黑.所以他們改用鎳.但台灣並不產鎳.有錢也買不到!
於是就以純銀加入10%的銷毀硬幣.這樣鑄造出來的飾品有三個優點.一是亮度好.不變色.二是硬度高.不變型.三是黏合緊密.據估計.台北市當時從事這種地下珠寶首飾加工者有一千餘家.台灣省約有一千五百餘家.估計每月共需熔化一元硬幣三十萬枚!
你說能不缺硬幣嗎?
作者:
eallen
時間:
2010-4-20 20:47:02
標題:
回覆 #4 liveemai 的帖子
原來這主題帖的硬幣不見了
是有此緣故 恩恩
回家告訴阿媽
作者:
最愛拖鞋
時間:
2010-4-21 11:00:37
乾媽店
原來還有這回事喔 真的不知道勒 我還以為之前看到德國硬幣荒想說他胡扯勒
沒想到台灣也發生過 真的是上了一課了
作者:
dardow
時間:
2010-4-23 01:13:19
乾媽店
那一年缺硬幣時 有一種事最方便
就是買散煙時 當時還很小
買不起整包的 零煙是最好的選擇
好像依稀記得 5角一隻 所以零錢不是問題
好像當時的小店也有以零煙當零錢找
聽說如此培養出不少小煙槍
作者:
漢林
時間:
2010-4-24 07:34:59
我只記得當時有5元的跟1元的硬幣 喔那種5元的比現在10元的跟50元的都要大
小時候都跟爸媽要錢 就會拿5元的跟1元的但是 都穿制服的褲子 好多次都是
帶太多錢 結果太重褲子的口袋就破了 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吧
作者:
馬文愛舔油
時間:
2010-4-24 12:42:58
[乾媽店]
這件事我有印象~~雖然我當時還沒出生
但長輩有提起過~~說錢幣的價值遠高過面值
大家都不花掉開始囤積賣給銀樓加工廠..
而我家當時附近很多銀樓加工廠...
樓上大大提供了詳細的背景資料~~
只能說:原來如此!!真相大白!!
作者:
ywhshing
時間:
2010-4-24 23:15: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肺結核
時間:
2010-6-12 23:15:57
因為這次的硬幣短缺~中央印製廠又以民國38年伍角和50年壹圓(壹圓的版銘寫的是臺灣銀行印刷所)的刻版重新印製了一批紙幣~不過因為是平版印刷~圖案線條比較粗~號碼也不一樣~
這是跟第一版紙幣不同的地方~
作者:
大車
時間:
2010-6-13 00:57:21
這件事我有印象
當時缺少的是一元硬幣
生意人也有找零錢拿郵票應急的
一般民眾把十個一角鋁幣用透明膠帶黏在一起用
作者:
63531974
時間:
2010-6-14 18:37:27
以前還用過一元大的印幣現在應該沒了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