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地球暖化嚴重~許多地方即將消失(上)[50P] [列印本頁]

作者: 夏迎春    時間: 2010-4-24 01:09:44     標題: 地球暖化嚴重~許多地方即將消失(上)[50P]

-亞洲篇-[25P]

爲迎接今年的地球日,美國《新聞周刊》日前選定並公佈了因地球變暖而從地球上消失或因地形出現大變化而隻能留在人類記憶中的100處名勝景區。本圖集爲這份榜單的亞洲篇。


 
印度古吉拉特邦。古吉拉特是印度最重要的棉花和食鹽産地,還是聖雄甘地的故鄉。然而在2005年和2006年,季風帶來的連續降雨引起了嚴重的洪災,造成超過千人死亡,對當地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産都造成了破壞性的影響。預期氣候變化将帶來越來越多無法預期的暴雨和洪災。


 
馬爾代夫。馬爾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由星羅棋布的1200個小島組成。潔白的沙灘、搖擺的棕櫚樹、繽紛的珊瑚礁和無盡的陽光,旖旎美景令遊客目不暇接。馬爾代夫80%的國土海拔不足1米,如果聯合國對全球變暖下海平面上升速度計算準確的話,最快下個世紀這些島嶼將被海水逐一吞噬。


 
泰國曼谷。曼谷坐落於湄南河三角洲,人口約800萬,是泰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及最大的城市,東西方文化的交彙也爲曼谷帶來了豐富的曆史積澱。曼谷地勢低窪,在季風季節經常面臨洪水的威脅。此外由於地質松軟、過度城市化及濫採地下水,曼谷地面沉降很快,到本世紀末曼谷的大部分都將位於海平面以下。


 
印度乞拉朋齊。乞拉朋齊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大的地方之一,終日雲霧繚繞,遍地瀑布流水。但從3月至10月的八個月的降水量佔了乞拉朋齊每年平均降水量的98%,在11月至2月的四個月中的降水量很少。當地也沒有儲存雨水的水庫,由於近期的氣候變暖、污染、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等因素,幹季時,當地居民連生活用水都得不到保證。


 
印尼科摩多島。科摩多島周邊的海域以斑斓的熱帶魚和珊瑚礁著稱,是潛水員心中的朝聖之地。科摩多島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科摩多龍的家園,這種巨蜥成年可達3米多長。海平面的升高威脅島上的紅樹林和沙灘,而海水的酸化和溫度變化可能殺死周邊的珊瑚。


 
黎巴嫩阿爾瑪卡麥爾山。黎巴嫩的平原和山丘曾經到處覆蓋着高大的黎巴嫩雪松林,這種高大挺直的常綠喬木被視爲黎巴嫩的國樹。如今隻有在黎巴嫩北部的阿爾瑪卡麥爾山上才能見到這種森林的遺迹,随着氣溫的上升和降雨量的下降,這些僅存的雪松也面臨威脅,貧瘠的山坡将失去吸引力。


 
孟加拉恒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蔓延65000平方英裏,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發源於中國的雅魯藏布江)帶來的肥沃土壤千百年來滋養著恒河三角洲的人民,約3億人依賴這一地區出産的稻米生存。該地區曆來飽受季風和洪水的侵襲,氣候變化將增加當地的降雨量,帶來更爲嚴重的災害。


 
日本東京。東京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整個東京都會區總人口高達3375萬,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區。巨大的人口、繁忙的交通和發達的工業帶來了“熱島效應”,汽車尾氣和工廠排放的溫室氣體使當地氣溫高於週邊地區。如果全球氣溫持續升高的話,東京這樣的大城市也會日益受到高溫侵擾。


 
哈薩克斯坦天山(西端)。天山腳下的農牧業早在3000年前就已經興起,中亞的農牧民世代依賴山上冰雪融水從事生産。但在過去的50年裏,天山上的冰川已經融化了36%。如果氣溫繼續升高,當地將會出現水源匱乏,這種情況與人口增長帶來的用水需求增長相結合,將引起嚴重的危機。


 
日本釧路濕地。在北海道的釧路濕地生活著1200隻丹頂鶴,丹頂鶴是世界上第二珍惜的鶴類動物,它們在此繁衍、徜徉、舞蹈(求偶)。隨著大規模人類開發、森林采伐和海平面的上升,釧路濕地日漸萎縮,丹頂鶴的生存空間也隨之縮小。

 
緬甸丹老群島。海上吉普賽人——莫肯族在海上堅守著遊牧式的自給自足生活,居住在丹老群島的800多個海島上,擅長潛水,每天在海灘上搜尋安達曼海給他們提供的生活必需品。不過隨著氣溫上升和海平面的變動,他們賴以生存的珊瑚礁生態系統可能遭到破壞。


 
巴基斯坦印度河。印度河起源於喜馬拉雅山的冰川融水,蜿蜒3000多公裏,滋養著沿途的森林、平原和村落,是巴基斯坦主要的灌溉水源。青藏高原冰川的融化和降雨量的不規則變化可能加劇水資源缺乏問題。


 
中國北京。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和政治、經濟、交通、文化、教育中心,有著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850餘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産最多的城市。但沙漠越來越逼近,北京深受來自內蒙古的沙塵暴的侵襲,2005年的一場沙塵暴向北京傾瀉了36.4萬噸泥沙。氣溫的上升和越來越難以預測的降雨可能爲導緻水源缺乏和沙漠化的加劇。

 
斯里蘭卡奴娃拉伊利雅。這裏的山坡天然適合種植紅茶,因爲這兒一年四季降雨均勻、溫度適中且日照充沛,錫蘭紅茶聞名世界。但隨著氣溫升高、且天氣變得越來越幹燥,當地可能出現幹旱,茶葉將嚴重減産,農戶和茶莊都會遭到巨大損失。不規則的暴雨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是山體滑坡。

 
俄羅斯貝爾加湖。貝爾加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是世界上年代最長(25,000,000年)和最深的(1,637米)湖泊,其蓄水量超過了北美五大湖的總蓄水量。該地區的冬季持續時間較長而且溫度較低,貝爾加湖的物種多樣性因而也與之適應。但是在過去的數十年裏,該湖的水溫開始逐漸上升。如果溫度繼續如預測那樣上升的話,貝爾加湖的整個生態系統將大受影響。


 
馬來西亞蘇祿-蘇拉威西海。蘇祿-蘇拉威西海位於太平洋西部,是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島間海。曆史上,巴夭族人在這個熱帶季風氣候地區過著水上遊牧的生活。但是傳統的生活卻變得越來越複雜。過度捕魚和如炸魚、毒魚等其他非法的捕魚方式,都對當地的珊瑚礁造成嚴重破壞。海面溫度上升和酸性增加也進一步惡化了當地的環境問題。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位於越南的最南端,是越南最富饒的地方。也是越南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這裏河網密布,是越南最大的稻米、蔬菜和水果生産區。湄公河三角洲現正受上遊修建大壩和污染的影響。此外,預計海平面上漲將導緻鹹水倒灌進入該地區的淡水池塘和稻田,同時還會造成洪澇災害,導緻耕地和林地面積減少。


 
沙特阿拉伯魯蔔哈利沙漠。魯蔔哈利沙漠式世界上連續沙漠地區中最大者,佔沙特阿拉伯領土的1/4以上。面積約650,000平方千米。多個世紀以來,貝多因人社區一直生存在這個廣袤的荒野中,其飼養的牲畜主要是依靠當地植被分佈的香草植物、灌木叢和野草餵養。但是當日敏感的生態系統卻因爲氣溫逐漸升高而變得特別脆弱。


 
蒙古巴彥烏勒蓋省。今天,約300萬的蒙古民眾中有一半仍然是牧民,過著遊牧的生活。他們在全國範圍內遷移以尋找更好的牧草和駐紮地點。但是溫度上升和降雨規律變化將使戈壁沙漠擴張,從而威脅他們的遊牧生活。


 
約旦安曼。安曼是西亞國家約旦的首都,位於該國北部,爲約旦全國最大的城市,人口達300萬。安曼座落在7個山頭之上,山下有富饒的山谷,附近是幹燥的沙漠,其主要的飲用和灌溉用水均來自於約旦河。但是最近幾十年來,約旦河的水流呈下降趨勢。溫度升高和降水減少預期將增加水資源的緊缺性,導緻該區域內緊張局勢升級。


 
俄羅斯阿爾泰山脈。阿爾泰山脈的俄羅斯段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産目錄》,其主要原因在於當地的植物物種豐富,其範圍包括了從幹草原到混交林到高山植被。從上世紀開始,該地區的氣溫持續升高,預計在接下來的數十年內,永久凍土將大量減少,從而對這個獨特的自然棲息地帶來威脅。


 
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薩迦瑪塔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尼泊爾語名爲薩迦瑪塔。這片雪域上生活著雪豹、麋鹿和小熊貓。喜馬拉雅山三分之二的冰川已經大面積的融化,並有可能使得冰川湖泊的快速擴張,從而導緻洪水災害和山體滑坡。


 
中國長江。從青藏高原到東海,長江全長6397千米,是亞洲第一長河。由于西藏冰川的不斷融化,未來長江的水流在旱季的時候可能會逐漸減少,降低中國大部分地區全年淡水的供應,并減少稻谷的收成。


 
不丹珠穆朗瑪峰(南坡)。數百年來,不丹人依靠珠穆朗瑪峰的冰川融水灌溉他們的農田。但是隨著氣溫升高,融化速度加快,快速增加的水流將造成嚴重的威脅。



《 本帖最後由 綠油精 於 2010-4-24 02:41 編輯 》
作者: 我愛北極熊    時間: 2010-4-24 03:18:45

我想台灣也是在裡面囉~~
作者: 青仔    時間: 2010-4-24 11:53:37

自然的災害是擋不住的
人們的野心才是要控制住的
想想以後都會死那還生存有意義嗎?
想想以後改變現在才是生存之道


意義是殺小. 林北之聽過意氣 .沒聽過意義
作者: aginking    時間: 2010-4-25 02:56: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ms0229289    時間: 2010-4-25 11:37:48

在這種環境當中,青蛙會是最早被滅絕的...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