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眷村…… [列印本頁]

作者: 49太歲    時間: 2010-4-27 23:05:16     標題: 眷村……

乾媽店

 
1950年代,軍人的待遇菲薄,以一個上尉軍官而言,每月薪餉僅七~八十元,很難維持一家溫飽。在當時普遍缺乏物質的情況下,運用木材與竹子是最普遍的。用竹子圍成竹籬笆,在院中豢養雞、鴨、鵝、火雞等家禽,以雞蛋及鴨蛋替上學的子女添加一些營養。逢年過節或遇賓客上門時,便宰殺雞、鴨,以宴請賓客;巷內的空地上所種植的蔬菜及果樹則是輔助一家三餐的副食。「竹籬笆」一詞遂漸成為眷村代名詞,代表眷村原始、克難精神及自給自足的特殊文化。
1956年制定的「國軍在台軍眷業務處理辦法」中規範,軍眷福利內容包括住宅、醫療、就學及就業。軍眷實物補給除了燃料費及水電費外,每戶尚分配給配偶一口,子女四口(後改為二口)的糧食與日用品補給。當時實行的配給所謂的「糧票」及「眷補」,即以每月配給的糧票,領取固定的米、麵、油、鹽等,按月由車輛運送至社區,以供軍人及眷屬日常糧食所需。
 
作者: dardow    時間: 2010-4-28 01:31:05

乾媽店

還記得    當時軍方來配米麵的情形  

他們用拖車載來米麵     一村的媽媽們

都來領取     當時家中子女眾多    又都是發育期

吃的超多    所以常常先要跟隔壁家借米

借時都是用固定的大碗借   發米時就一碗一碗還

因為大多是南方人   不習慣麵食    後來米不夠吃

媽媽只好漸漸做些饅頭    補米食的不足

《 本帖最後由 dardow 於 2010-4-28 01:34 編輯 》
作者: thejohn    時間: 2010-4-28 06:10:43

當時不只是軍方才配給米  麵  油的
其實早年連一般的公務人員也是如此也有配給米  麵  油的
而且還分成大口   中口  小口  是依年齡來區分
每當月初   家母就拿著糧票到附近的合作社去領米  麵  油等食品
後來漸漸的改為實物代金  也就是說改以現金給你   讓你自由採購
主要的原因是配給的米  麵  油其品質很差   公務人員迭有怨言
因此把公務人員先行改為配給  但軍方人員仍然採實物配給
一直到民國70多年才改為實物代金   從此糧票這名詞就走入歷史
我想早年有當過義務役的充員兵都會有印象   每當月初 行政士都會叫大家
把軍人補給證內頁的糧票撕下以便領取糧食
作者: 阿比兄    時間: 2010-4-28 16:38: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10235237    時間: 2010-4-28 21:39:30

防空洞
我住眷村在前、後大門都各有一過防空洞
那是以前為躲敵機用的
但是慢慢不用
變成我們小孩子探險的樂園
因為大人常說裡面有妖怪不讓小孩去
但是越是禁止我們去我們就越想去
舞龍舞獅
每當過年時部隊就會派出舞龍舞獅的隊伍
他們就會延者眷村來表演
有時伯伯及大媽就會給他一點小費
因為阿兵哥薪水太少了
作者: jackwuno1    時間: 2010-5-8 03:23:31

真好,台灣農民可沒有任何的配給,所以好多村莊的苦姑娘下嫁給老兵當妻子,只求溫飽,歷史的悲傷
作者: thejohn    時間: 2010-5-10 11:05:45

時代的悲劇   想想大家都是蠻可憐的
都是戰爭所帶來的苦難   有些人放棄了原有的家產  事業與親人
離鄉背井到處逃亡   這也不是他們所願意的
大家都相互體諒一點吧  希望不要再有戰爭與動亂了
作者: 49ers    時間: 2010-7-17 10:33:57

眷村對我來說是有很多每好回憶的地方

物質雖然不是很好 但是還是很懷念呢
作者: tank-m1    時間: 2010-10-30 10:44:48

原帖由 jackwuno1 於 2010-5-8 03:23 發表
真好,台灣農民可沒有任何的配給,所以好多村莊的苦姑娘下嫁給老兵當妻子,只求溫飽,歷史的悲傷

這位大大!好多村莊的苦姑娘下嫁給老兵當妻子並不是歷史的悲傷!
很多嫁給老兵的也過的幸福的日子!更多的是殘疾的女孩嫁給老兵
得到很好的照顧!
只因以前沒有節育!小孩生多了無法養育!送給別人當養女!難到也是
歷史的悲傷!
作者: catjohn    時間: 2010-11-1 20:09:44

誠如樓上大大所說~還是以前的眷村比較有人情味!
雖然我不是眷村裡的孩子,但我住眷村隔壁!
常常跟著死黨們去李媽媽.王媽媽.冉媽媽....家裡吃元寶.麵條等等
吃完到門口乘涼話家常~好不快樂喔!
可是現今我們這早已轉變成大樓,人也大都搬離或凋零,每每走過總是想起以前的光影!
唉~
作者: air9j    時間: 2010-12-5 18:26:24

幾個字形容眷村的種種:[竹籬芭內的春天,有歡樂有哀愁]
作者: hot6969lov    時間: 2010-12-7 18:17:41

眷村已是台灣人民共同的回憶了
不管喜歡不喜歡
多多了解總是一件好事
作者: oramge    時間: 2010-12-9 22:33:46

眷村對我來說是有很多每好回憶的地方

物質雖然不是很好 但是還是很懷念呢
作者: air9j    時間: 2010-12-11 19:22:47

幾乎每天都到此地(懷舊柑仔店)一遊,這裡有我太多的回憶,眷村的生活就如同社會的縮影,從自給自足到代工努力賺錢,家家戶戶同樣目標就是改善生活,就如同台灣60-70年代,隨著經濟成長生活富裕眷村改建,人住進高樓大廈,但人與人間少了互動與關懷,卻多了一樣相同的東西[貪婪]和現在社會有何不同.如時間能到帶真想回到那淳僕年代.....

《 本帖最後由 air9j 於 2010-12-11 20:31 編輯 》
作者: 牛牛牛    時間: 2010-12-12 23:04:50

眷村真的就像一個大家庭.哪家小孩做錯事.馬上就會傳到爸媽的耳裡.
但就是像個大家庭.所以對我而言充滿了快樂和溫馨.
那時下了課有一堆同學一起出去玩.這是現在的小孩無法享受到的事.
真是懷念阿!
作者: air9j    時間: 2010-12-16 19:42:28

在通信不發達的60年代常常會聽到擴音喇叭聲:自治會廣播..自治會廣播..七村130號xxx自治會有你的電話請趕快來接 ,這種聲音對4.5.年級的人應該不陌生吧!那就是一個淳樸歡樂的年代

《 本帖最後由 air9j 於 2010-12-16 20:43 編輯 》
作者: fav    時間: 2011-1-1 23:03:34

眷村的小吃最令人回味
因為大江南北的口味都有
真想再吃幾次
作者: a332298    時間: 2011-1-8 17:51:50

我雖然不是在眷村長大    但我那邊也算是一個小型眷村    我爸也是老士官  我常常跟鄰居小孩玩在一起還偷拔地瓜  謝謝你讓我想起那段懷念的時光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