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工藝之家{木器類}~施金福先生[11p] [列印本頁]

作者: sccot    時間: 2010-5-5 20:59:31     標題: 工藝之家{木器類}~施金福先生[11p]

傳統雕刀捕捉現代意象

 


從小對美術有濃厚興趣的施金福,國中畢業後,投入鹿港木雕名師尤水木門下,由於天賦過人,很早就提前「出師」。經過三、四十年的歷練,施金福巧妙融合中、日傳統和現代藝術,並逐漸走出一條寬廣的創作道路,是一位相當有個人風格、特色的工藝家。

 


聰穎少年一年出師
國中畢業後,施金福考上離家不遠的鹿港高中,基於升學率、家中經濟考量,他打消繼續升學念頭,希望早點自謀生路。不過,當年鹿港的就業機會有限,一般國中、小學畢業生,不是到工廠當黑手,就是當木雕、竹器學徒,由於個人對美術工藝相當有興趣,就在母親的奔走、請託之下,到鹿港名師尤水木的家中習藝。

 


當時,師傅尤水木承接很多國內雕刻(內室花堵,又稱公媽龕、神龕、神轎、廟花堵)訂單,施金福就從內室花堵入門。天資聰穎,加上肯學、吃得了苦,師兄弟要三年四個月才出師,施金福只花了一年的時間,就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服兵役之前,施金福曾經跟著哥哥施森學做「日本欄間(欄仔堵)」,隨後又到台中做「欄仔堵」,退伍後,則改做日本神社的花堵。直到三十歲,他才自立門戶,專心接「內室仔」(內銷)的訂單。

  


拜師練字融會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雕刻經常需要題字,施金福為了雕出好看的字型,特別向鹿港名師粘文意學習書法,並從最簡單的隸書開始練起。為了練就漂亮的毛筆字,他一有空就提筆寫字,每天至少練四個小時的書法,持續時間長達四、五年。如今,施金福不只寫了一手漂亮的隸書、楷書和篆書,寫起草書也得心應手,這對他的木雕事業和創作,都有不小的幫助。

 


然而,受到開放大陸投資、產業外移等因素影響,台灣傳統木雕工藝市場逐漸萎縮。施金福開始利用剩餘的木頭,賦予它們新的生命,於是寶劍、蘭花、如意等結合木雕的傳統工藝作品紛紛出現,並進一步投入藝術創作的行列。

 


為了跳脫神佛、歷史英雄人物的創作窠臼,施金福的木雕,儘量不和別人重覆,因此,他的作品以現代人物和半抽象的居多,甚至涵蓋所謂的公共藝術。施金福強調,神佛、古代人的五官,有一定的比例、形狀,加上一般人沒親眼見過,對他來說,挑戰性比較低;反之,現代人的肢體、神韻,要打動人心更不容易,所以他在材料的選擇和技法的操作上,必須不斷創新突破。

 


工作空間處處生機

在施金福木雕工作室旁的空地,除了保留一小塊菜園,給老媽種菜之外,他特別開闢一個公共藝術空間,還擺了六件大型的木雕作品,充分展現出多元創作的一面。最特別的是,連工作室的水溝蓋木板,都經過雕飾,圖案包括麒麟、蝙蝠、大象、青蛙以及魚等等,讓原本平淡無奇的水溝蓋,都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作者: 阿文ㄟ    時間: 2010-5-5 21:09:09

 
這感覺有點給他恐怕~!

 
而這感覺比較像聖母瑪利亞,比較不像觀音~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