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岸內糖廠
[列印本頁]
作者:
草薰風
時間:
2010-5-14 10:43:59
標題:
岸內糖廠
岸內糖廠
日治時期鹽水港製糖岸內工廠
照片來源: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2009年5月27日
糖廠,曾經在台灣拼經濟的初期,為台灣的出口貿易帶來一定地位的貢獻。
如今糖廠的沒落,台灣人對它的記憶還有多少?
我出生在新營,在新營成長,直到25歲離開新營。小時候,只要春夏季一到,新營糖廠製糖的味道常常瀰漫著整個新營市。
60年代的新營市,還因為新營糖廠,新營紙廠等主要工業的因素,讓新營市成為當時台灣第12大城市。
直到某一年(2002年7月),新營糖廠不再製糖,就再也聞不到那種淡淡的發酵臭中又帶著淡淡香甜的味道了。如今那種味道,就是在夢中也感受不到,只剩記憶。
而追逐台糖小火車的時光,也讓我一直記憶深刻,因為那是新營囝仔最大的樂趣之ㄧ,也是新營人的回憶之ㄧ。
所以糖廠對我來說,是個成長回憶的地方。一直沒進去過新營糖廠,希望有一天新營總廠能完全開放,讓我ㄧ訪這個對我來說既神秘又親密的地方。
岸內糖廠,日治時期為鹽水街的繁榮帶來不少影響。後來在新營設立工廠後,逐漸的取代岸內的地位。到了戰後,由國民政府營運的時代,成為新營總廠的管轄。由本廠變成轄屬工廠,再變成歷史,經歷百年時光,它的故事不應該被劃上休止符.....
廠區內最珍貴的寶,中規模試驗室。是日治時期留下的建築,紅磚打造,古色古香。
岸內糖廠的創立人:王雪農
照片來源: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作者:
49太歲
時間:
2010-5-27 11:25:02
小弟以前也有去過岸內糖廠,這邊再補充一些資料: 鹽水港製糖會社為岸內糖廠的前身。明治36年(1903),鹽水港製糖會社開始籌設,最初由鹽水港廳數名有聲望的人提倡設立,由於資金的關係,隨後引進台南糖商王雪農資金。明治37(1904)年,鹽水港製糖將日本「元幌製糖會社」壓榨甜菜的機械無償搬運過來,不足的部分,再由國外補充採購,建立岸內第一工廠。明治44(1911)年,由台資轉為日資,再增建岸內第二工廠。
這是廢棄的岸內糖廠員工宿舍。
作者:
blueword
時間:
2010-5-28 11:42:43
看來看去 還是橋頭糖廠的景色比較漂亮
可能是個人的觀感不同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