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文化曙光 [列印本頁]

作者: 49太歲    時間: 2010-6-1 13:17:43     標題: 文化曙光

東北地區圓壇方冢裡,埋藏了玉之精、物之靈

  
紅山文化晚期 玉豬龍
 

七、八千年前,燕山以北、遼河以西,分佈了興隆洼文化,人們流行戴耳飾玦,更用玉、石製作工具及女神像。

到了五、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文化發展達於高峰,除了建神殿供奉巨大的彩塑女神外,還營造圓形的祭壇與方形的積石冢。用美玉雕琢各式動物。或作胚胎模樣,或強調鳥的勾喙、獸的尖齒,更有炯炯逼人的漩渦眼;結合人、鳥、獸於一體的奇特造形,可能意味著古人藉玉之精、物之靈,向神祇祖先祈求庇佑的巫教內涵。

  
黃河下游-拜鳥的氏族
五、六千年前,山東地區居住著會燒製白陶、雕琢玉鉞的大汶口文化居民;四千多年前,這一帶更研發出烏黑規整的鏤空陶藝;結合了北邊燕遼地區玉雕流行的大漩渦眼,以及江南地區「神徽」的「介」形寶冠,山東龍山文化創造了優雅深邃的神祖圖像。他們崇拜飛鳥,認為是上帝的使者;以迂繞迴旋的線條勾勒出的面紋,更開啟青銅時代「饕餮紋」的先河。長江中游戴圓耳環、吐獠牙的圖像,可能與此有關。

  
大汶口文化晚期 白陶鬶
 
   
山東龍山文化晚期 人面紋圭
 

長江下游祭壇上巫師用圓璧、方琮溝通天地

  
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六、七千年前, 江南地區的玉雕已漸萌芽,到四、五千年前發展達於高峰,當時社會分化,掌握大權的巫師在祭壇上手執象徵身份的玉鉞,可能像後世所說的,也以圓璧、 方琮禮拜天、地;有的璧或琮上, 極輕淺地刻繪著「鳥立祭壇」的符號, 玉琮上雕琢小眼、大眼的二元面紋,還有琢有「介」字形的弧刃玉刀,這些都是極其崇高的禮器。


華西地區-黃帝之時,以玉為兵

華西地區包括整個黃土高原,更向南連結至四川盆地。綿密深厚的黃土覆蓋遼闊的華北,滾滾黃河孕育出輝煌的華夏古文明。這兒的居民擅長搏泥作陶,繪出或旋繞,或方迴的繽紛彩色飾帶。相對於東方沿海居民迷戀動物紋樣的風尚,他們創作了氣勢磅礡,樸素無華的幾何型玉器。圓璧、方琮具體落實了「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聯璧與大型玉圍圈迴環運轉的設計,可能隱涵生生不息的「永恆」意念。大量帶刃玉器的存在,似乎印證了漢代典籍所說的「黃帝之時,以玉為兵」的記載。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