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德國唯一下水航母..齊柏林伯爵號(Graf Zeppelin)多p [列印本頁]

作者: blueflow    時間: 2010-6-6 12:37:59     標題: 德國唯一下水航母..齊柏林伯爵號(Graf Zeppelin)多p

 
2006年7月底,一艘航母的「殘軀」現身波蘭海底,經鑑定,它就是50年前德國歷史上惟一的航母———「齊柏林伯爵號」。


1935年,在希特勒的命令下納粹德國開始實施航母建造計劃~由於德國海軍在大西洋的作戰方針以通商破壞為主任務簡單明瞭,加上設計師們自認找出了火炮水面艦最合理的構型(似乎無誤).德國大型艦艇的外型相當固定而呆板..從遠處看來德國重巡洋艦以上者..分不太出來有何差別..當必須設計一艘完全沒接觸過的東西時..其功能美學就無法兼顧~(簡單說就是長得有點鳥)

1936年12月28日,代號"航空器搭載機具A號"的新航母在Kiel軍港的德意志造船廠安放龍骨開始興建.不過在此之前,為搞定這艘長達262.5公尺的巨獸設計圖..德國人冒煙之餘..不得不求助已是海軍大國的日本....要求委派有經驗技師援手及提供重型空母赤城的結構圖.日方人員認為應該發展純航空母艦..除了防空火力外不攜帶其餘武裝免得顧此失彼一團糟..但是德方感到必須要有與敵人巡洋艦級艦艇應戰的自衛能力..搞出一艘龐大.厚甲.載機量不多的英倫風航母..


1938年12月8日..滑下船台開始曦裝工程..以德國飛船之父的稱號命名為齊柏林伯爵..空船基準排水量達到23000噸級..全通飛行甲板244.5公尺..舷寬27公尺..本艦雖裝備八座雙連裝150mm炮.分佈在艦體前後端四個角落..射界卻無法彼此支援..射擊時不能發揮最大效益..船舷100mm厚主裝甲帶..指揮塔150mm裝甲,飛行甲板50mm裝甲(設計標準相當於重巡)..能耐得住中小口徑火炮與250kg航空炸彈直接襲擊..上20萬匹馬力蒸氣渦輪機航速35節

防空武器..六座雙連裝105mm防空炮安置於大型艦橋前後..與二戰多數航母相反它們的射擊管制由四具也在艦橋上的高射指揮裝置負責..包覆於球型裝甲罩內..實際接戰時會由防空指揮所統一節制.尚有22門37mm炮與28
座20mm機砲..較日本航母為佳續航力..以19節巡航距離八千海浬..算是有點腿短~不過對德國的使用模式來說應該算是堪用艦載機部分可攜40架..Bf-109海軍型Bf-109T(主要加寬主翼)..斯圖卡艦用版Ju-87C(主要增加航程,可以摺疊主翼)另外還有Fieseler的兩人座魚雷機Fi-167...與英國對手Swordfish魚雷機相比略勝...


本艦載機不多與英式航母風格類似.飛行甲板前端還有兩具機械式彈射器亦與英國同,不必像老美或是日本航母一樣,飛機緊緊擠在甲板後端死命加速.用逆風幫助升空..不過也因此增加複雜度與占據艦內空間基於種種考量(希特勒有病)和潛艇部隊急需的龐大資源..希特勒在1940年4月下令暫時停工..上述三種戰機最終沒有服役(已測試完畢)..接近完成的本艦..火炮都先被拆下移作他用...7月起本艦成為浮動雜物倉庫..2號艦就乾脆多了直接拆光..


之後的事倒是證明戰爭初期工藝紮實品質與它裝甲結構堅固滴程度.自沉後被蘇聯撈起帶回家..拖往列寧格勒途中觸雷..又撈回去研究後.成為靶艦1947年8月16日在蘇軍的菜鳥們反覆炸射中..中彈二十四枚苦苦支撐(包含兩枚1000kg炸彈)最後由魚雷艇OE-503出手23分鐘後沉沒

性能表:

標准排水量(噸)24,500

滿載排水量(噸)31,367

艦全長(公尺)262.5

艦全寬(公尺)240(飛行甲板)

吃水(公尺)31.5

動力裝置12台鍋爐軸數(軸)4

動力輸出(馬力)200,000

航速(節)34

續航力(海裡/節)8,000/19

主炮8座雙聯150mm主炮

防空兵器6座雙聯105mm防空炮,11座雙聯37mm防空炮,28門20mm機關炮

艦載飛機Bf-109T-12架、ju87c-30架 合計42架

下面是設計圖跟武器裝備

 

 

 

 

 

 

 

 

 

 

 

 

 

 

 

 

 

 

 

 

 

 

 

 

 

 

 

 

 

 

 

 

《 本帖最後由 blueflow 於 2010-6-9 07:18 編輯 》
作者: j784963    時間: 2010-6-6 19:47:21

真罕見的歷史資料
德國的重工業 在二戰前 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作者: ADDRESG111    時間: 2010-6-6 22:47:30

大開眼界了 說真的 我不知道二戰時德國有航母

也沒有發現他的交戰紀錄 以及其他諸元

非常珍貴的資料 感謝分享
作者: bgm    時間: 2010-6-7 14:10:22

德國航母真是頭一次看到呢 船側的舷窗看起來蠻像艘郵輪喔
作者: 天天吃ㄚ鈣    時間: 2010-6-7 21:10:56

我....我.....我眼殘

我看成德國唯一水下航母

還在想說果然跟日本是一國的都搞這套水下武力@@
作者: HNM2738614    時間: 2010-6-7 22:04:09

拍拍手 鼓勵一下
很珍貴的資料
作者: 華南錢莊    時間: 2010-6-8 01:56:51

原來二戰的時候德國也有做航母呀,這資料真是太完整、太棒了
作者: 藍爵    時間: 2010-6-8 13:55:42

德國的工藝真的不是蓋的
挨了那麼多發炸彈
硬是不沉
可見
有多扎實啊!!!
作者: foboylin    時間: 2010-6-8 23:34:39

好詳盡的資料阿~
連工程圖都出來了~

只能說德國可能缺天然資源吧~
把鋼鐵用到其他地方了~
否則應該有更多航母誕生才對~
作者: borkun    時間: 2010-6-9 19:11:18

哇~~~這些照片時在是太珍貴了.想不到德國當時也有造航母
作者: 黑色爵士    時間: 2010-6-9 22:06:03

2萬噸級的航艦 應該類似於日本的翔鶴號與瑞鶴號空母
不過該2艦的艦載機數量是85架  而德國的只有40餘多

值得一提的是2戰末期  日本改至大和級的空母信濃號
艦載機也是40餘多  但是該艦高達7萬噸的船體  能承受
高爆彈及至少10枚魚雷的攻擊(厚裝甲加上不斷注水保持平衡)

相較之下 2萬噸的船體  合理估計只能承受2~3枚魚雷攻擊
因此~我認為此德國空母 是失敗的設計

《 本帖最後由 黑色爵士 於 2010-6-9 22:08 編輯 》
作者: blueflow    時間: 2010-6-9 22:24:25     標題: 回覆 #13 黑色爵士 的帖子

呵... 不同思想下跟時代背景的產物 很難做個比較.. 信濃的船身本身就是大和了...一個是1935年開始搞的第一代.. 一個是1941年搞的不知道第幾代.
魚雷的話~ 記得歷史上是挨了四發..然後沉沒?
這樣比太粗糙了...那無敵號也兩萬多噸也是個失敗的設計了
作者: tofukingki    時間: 2010-6-10 12:33:40

我覺得這艘德國航母並沒有輸太多給其他國家耶
以它的設計以及火力來看,算是相當不錯的產品囉!
作者: 黑色爵士    時間: 2010-6-10 22:20:07

原帖由 blueflow 於 2010-6-9 22:24 發表
呵... 不同思想下跟時代背景的產物 很難做個比較.. 信濃的船身本身就是大和了...一個是1935年開始搞的第一代.. 一個是1941年搞的不知道第幾代.
魚雷的話~ 記得歷史上是挨了四發..然後沉沒?
這樣比太粗糙了...那無敵 ...

呵呵~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啦~
可能是我本身是舊日本海軍的戰艦迷的緣故吧
所以我的立場比較不客觀~
能與您切磋是我的榮幸喔^^
作者: blueflow    時間: 2010-6-10 22:24:40     標題: 回覆 #16 黑色爵士 的帖子

哪裡哪裡~ 只是想說這是不同等級而已~一個是老牌海軍強國..一個是對海軍政策搖擺不定的陸權國家..
日本似乎也有不少未完成的設計~改天來研究一下好了
作者: 黑色爵士    時間: 2010-6-11 20:30:55

原帖由 u6u6u6 於 2010-6-11 19:55 發表
信濃挨了四發魚雷沉沒...
信濃挨了魚雷九小時以後沉沒...
信濃從下水到沉沒只有十天...
信濃不能證明它自身讓日本幾乎破產的價值...

嗯阿~由於在大和與武藏號沉沒前證明  它是可承受10枚魚雷以上的攻擊
但是信濃號在中魚雷後  並沒有採取另一側注水方式保持平衡  再加上中彈
後  仍然以高速航行擺脫美國潛艇 航行9小時後  由於傾斜角度過大  終造成
翻覆  這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以不敗精神自居的日本聯合艦隊  竟也有不少阿
斗在裡面  真是諷刺阿~
作者: wwe788991    時間: 2010-6-13 21:25:26

設計圖真的看不懂= = 太複雜了
作者: nanoman    時間: 2010-6-14 17:47:06

德國的工藝真的驚人
兩伭裝備那麼多門的火砲
果然和美式航母大不同
作者: 風暴三號    時間: 2010-6-24 17:47:39

如果當時德國發展艦母的而且又以艦空兵力攻打英倫三島的話

那麼歷史就得改寫了吧
作者: 小潘潘    時間: 2010-6-25 00:39:52

想不到它的圖片竟然如此完整 ...各位大大真是太強了!
作者: 野戰步兵    時間: 2010-9-20 15:06:33

可惜沒有上場打上一仗
不然威力應該很大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