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話端午[16p]
[列印本頁]
作者:
sccot
時間:
2010-6-11 23:56:37
標題:
話端午[16p]
端午節,俗稱「五日節」,是三大民俗節慶之一。
端午節起源甚早,但目前都以為端午節是在紀念屈原。其實,端午節可能源自古代驅除瘟疫的習俗。台灣的端午節按民間流傳習俗而言,多與驅瘟除疫有關。五月又是夏季之首,俗諺「未吃五月節粽,破裘不敢放」,意味端午之前氣溫多變,度過端午節才算正式進入夏季,被子、棉襖才能收起來存放。夏季天氣炎熱、蚊蚋孳生,瘟疫疾病易於流傳。民間就以插菖蒲、艾草、掛香包、喝雄黃酒等各種儀式,來達到袪瘟辟疾的目的。
其次,就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而言,龍在中國象徵雨露水源。所謂:「龍從雲,虎從風」。在農業社會中,雨水無疑是主導農事生產的重要因素,為祈求風調雨順,於是產生祭龍王、賽龍舟的習俗。其目的應在期待糧食生產而非尋找屈原遺體。台灣賽龍舟之前所舉行的「祭江」儀式,旨在祭祀水中的「好兄弟」(水鬼),並祈求江河不再氾濫,更與屈原無關。
台灣端午節習俗與大陸南方相似,其中包粽子是最重要的一環。粽子源自古代的「角黍」,是以蘆葉包黍米煮熟而成。台灣地區,大體以糯米與各種豐富餡料包製。習俗中,家有喪事者不可包粽子,需由親友饋贈,謂之「送節」,具有守望相助彼此關懷的意義。
端午當天家家戶戶在門楣兩側插掛菖蒲、艾草和榕樹葉。菖蒲形如利劍,象徵斬除妖魔;艾草可驅除蚊蟲;榕葉則有避邪功能。
端午節亦盛行配戴香包驅邪,香包多縫成香囊,其中以老虎造形最普遍,俗稱「虎仔香」。此地習俗,新娘在第一個端午節要準備香包贈人,街坊都爭相索取,讓孩童佩帶以求「好搖飼」。
端午節尚有飲雄黃酒驅邪除瘟的習俗,因「白蛇傳」中,白素貞誤飲雄黃酒現出原形,加深雄黃酒可驅邪印象。目前多半以紹興酒、黃酒、花雕代替,但其目的仍在驅邪袪瘟。
端午節正午的水稱為「午時水」,據說也具有袪除疾疫之功。台灣民間在端午節正午通常會取水飲用並擦拭身體,期能袪除百病。
據傳唯有端午節正午豎立雞蛋、硬幣可使屹立不倒,許多人在端午節午時嘗試豎雞蛋、硬幣。依個人經驗,只要抓住平衡點,並非端午節午時才能豎立,平時也能使雞蛋直立不倒。
端午節是中國三大重要傳統節慶之一,又稱做“端午”、“端陽”、“重五”,相傳在戰國時代,屈原「以忠被讒,見疏於懷王,投汨羅江以死」,後人便在 五月五日 繫粽子投江以弔祭他,感懷屈原的忠誠。故事流傳至今,屈原的冤屈似乎已遭世人的遺忘,反而在每年 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佳節時,有賽龍舟、掛艾草、飲雄黃酒、吃粽子等習俗的傳承,而粽子也變成約定俗成的應節食物。
作者:
m4840
時間:
2010-6-13 11:55:28
而且我聽說
以前的台灣人都是插榕樹
不是插菖蒲艾草
只是被影響了
所以改成現在這樣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0-6-14 00:02:07
看來最精采的就是划龍舟合立蛋呀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