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偃竹圖---王紱(明)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0-6-16 07:25:22 標題: 偃竹圖---王紱(明)
偃竹圖---王紱(明)
紙本 墨筆 縱93.7釐米 橫26.7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王紱(西元1362-1416年),一名芾,字孟端,號友石,江蘇無錫人,曾隱居九龍(今惠山),自號九龍山人。洪武時生員,永樂初供事文淵閣,官中書舍人。以墨竹名天下,筆致縱橫灑落,能於運勁中見姿媚,得文同、吳鎮遺法。山水多學王蒙,風格蒼盛,平遠之景則近瓚。能詩,著有《書畫傳習錄》、《友石山房集》。
此圖寫倒竹一枝,姿態秀妍,頗有臨風弄月的風致。其墨竹,繼承文同、柯九思和倪瓚等的傳統,著重表達蕭散清逸的意韻。此圖用筆在運勁中出姿媚,縱橫外見灑脫,開元末明初畫竹的新風格。董其昌評為“國朝畫竹中,王中秘(紱)為開山手”。自題“九龍山人王紱寫”。字體規整謹嚴,近他晚年的書風,據此推斷是其晚年所作。圖上並有莫旦題五律一首。莫旦字景周,號鱸卿,吳(今蘇州)人,宣德四年(西元1429年)登進士科。裱邊還有清黃易題簽,翁方綱、王聘題同觀款。經明項元汴、清鄧氏收藏。
轉載洛神藝術網
作者: ck5689 時間: 2010-8-15 01:37:37
倒竹一枝,是此畫的靈魂所在,由一枝竹樹的主體,倒生出一枝下垂的橫枝,也由這下垂的橫枝,讓整幅畫的生氣帶出了來.
植物是向太陽光生長的,也就是向上生,這枝垂竹,畫出它是向下垂而生長,似乎違背了植物的生長自然本性,但是畫作者將下垂竹枝的竹葉,朝天而寫出生長度,將自然定律誠守,也能揮出這畫的特色與生氣.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
Powered by OURSOGO.COM |